前言
花草樹木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其中梅蘭竹菊不僅在詩詞中常見痰憎,也是國畫創(chuàng)作中慣用的素材,被大家尊稱為四君子票髓。今天,老街就簡單聊一聊四君子之一的梅花铣耘。
一說起梅花歷朝歷代的詠梅詩洽沟,估計每個人都能吟誦幾句,不用費力去想就可脫口而出:驛外斷橋邊蜗细、疏影橫斜水清淺裆操、寒梅著花未、她在從中笑......
最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梅的形象炉媒,到了南北朝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詠梅詩踪区,后來有很多詩人酷愛詠梅,我們能看到不少詩人有動輒百首的組詩吊骤。老街隨便挑幾首不同年代的詠梅佳作缎岗,一起看看哪一首詠梅詩最好?是否值得代表梅花與其他花草一爭高低呢白粉?
一传泊、南北朝詠梅詩 格律詩的雛形
《梅花落》(樂府詩集)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鸭巴。秪言花是雪眷细,不悟有香來。
上郡春恒晚鹃祖,高樓年易催溪椎。織書偏有意惯豆,教逐錦文回池磁。
這首詩來自于《樂府詩集》奔害,這本書記錄了漢朝楷兽、魏晉、南北朝民歌的精華作品华临。從這首詩的體式來看芯杀,五言八句,講究平仄四聲,應(yīng)該是南北朝齊永明以后不標準的格律詩揭厚。
看了這首詩却特,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王安石的《梅花》正是從此詩中化出:
墻角數(shù)枝梅筛圆,凌寒獨自開裂明。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太援。
怪不得南宋文學家周紫芝說 :自古詩人文士闽晦,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北宋的黃庭堅也表達過同樣的意思:老杜作詩,退之作文提岔,無一字無來處仙蛉,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碱蒙。
另有一首陳叔寶的《梅花落》值得注意荠瘪,這是一首標準的五言律詩:
春砌落芳梅,飄零上鳳臺赛惩。拂妝疑粉散哀墓,逐溜似萍開。
映日花光動喷兼,迎風香氣來麸祷。佳人早插髻,試立且裴徊 褒搔。
在南北朝后期已經(jīng)有了大量的格律詩阶牍,不過這些詩中”失黏“現(xiàn)象比比皆是,像陳叔寶這種標準的五言律極為少見星瘾。注:佳人早插髻走孽,三仄尾在唐格律詩中也是常見的變格。從《題破山寺后禪院 說起 唐詩中竟然有這么多的三仄尾琳状。》
二磕瓷、唐朝的詠梅詩
初唐詩人盧照鄰把一首詠梅小詩寫出了盛唐的氣象,《橫吹曲辭 梅花落》:
梅嶺花初發(fā)念逞,天山雪未開困食。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翎承。
因風入舞袖硕盹,雜粉向妝臺。匈奴幾萬里叨咖,春至不知來瘩例。
這首初唐五律仍舊有失黏現(xiàn)象啊胶,2、3句垛贤,6焰坪、7句兩處失黏,這是初唐格律詩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聘惦。甚至到盛唐時某饰,李白、韋應(yīng)物的近體詩也偶有失黏的情況善绎。
梅花落是樂府古題露乏,屬樂府橫吹曲調(diào),傳為西漢李延年所作涂邀,別名《落梅》瘟仿、《落梅花》等。因此很多有”梅“這個字的詩詞比勉,其實寫的是吹笛而不是寫梅花劳较,例如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浩聋。黃鶴樓中吹玉笛观蜗,江城五月落梅花。
古詩中梅和雪的意象常常一起出現(xiàn)相互襯托衣洁,如唐代張謂七絕詩《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墓捻,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坊夫,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砖第。
同是雪和梅,杜甫的詠梅詩就沉郁深刻得多环凿, 詩中不僅僅詠梅梧兼,而是借詠梅暗藏憂國憂民、傷時感世之愁智听∮鸾埽《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到推。此時對雪遙相憶考赛,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暮莉测,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颜骤。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悔雹。
三复哆、宋朝的詠梅佳作 暗香疏影的故事
說起詠梅詩一定不能漏了林逋的《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腌零。疏影橫斜水清淺梯找,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益涧,粉蝶如知合斷魂锈锤。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闲询。
其中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久免,暗香浮動月黃昏)化用了前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扭弧。
林逋將竹影阎姥、桂香改為了疏影、暗香呼巴,這兩個詞語后來被南宋騷雅詞派代表人物姜夔所用,姜夔自己作詞作曲創(chuàng)作了兩首著名的詠梅詞:暗香御蒲、疏影衣赶。
第一首《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厚满,梅邊吹笛府瞄。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碘箍。何遜而今漸老遵馆,都忘卻、春風詞筆丰榴。但怪得团搞、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多艇。
江國逻恐。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峻黍,夜雪初積复隆。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想憶姆涩。長記曾攜手處挽拂,千樹壓、西湖寒碧骨饿。又片片亏栈、吹盡也台腥,幾時見得。
第二首《疏影》
苔枝綴玉绒北,有翠禽小小黎侈,枝上同宿∶朴危客里相逢峻汉,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脐往。昭君不慣胡沙遠休吠,但暗憶、江南江北业簿。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瘤礁,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梅尤,那人正睡里蔚携,飛近蛾綠。莫似春風克饶,不管盈盈酝蜒,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矾湃,又卻怨玉龍哀曲亡脑。等恁時、重覓幽香邀跃,已入小窗橫幅霉咨。
這兩首詞都押入聲韻,第二首還好拍屑,這幾個入聲字韻腳今天韻母還相似:宿途戒、獨、屋等僵驰;第一首用普通話讀起來有點奇怪:摘喷斋、筆、得蒜茴,就不太押韻星爪。
這是姜夔詠物詞最好的作品,寫出了梅花的姿態(tài)與精神粉私,同時又內(nèi)含憂國之思顽腾、寄托個人生活的憂慮。據(jù)姜夔自己序言所記诺核,他去拜訪范成大(晚號石湖居士)的時候?qū)懥诉@兩首曲子:
此兩曲抄肖,石湖把玩不已久信,使工妓隸習之,音節(jié)諧婉漓摩,乃名之曰暗香裙士、疏影....
范成大讀后擊節(jié)贊賞, 一興奮就把自己的一個歌女小紅贈給姜夔幌甘。今天的人創(chuàng)作歌曲最多得個稿費潮售,白石道人卻得了一個美女痊项,怪不得詞是宋朝一代之文學锅风。這一趟打秋風收獲滿滿,得意的姜白石攜小紅歸湖州鞍泉,大雪之中過垂虹橋?qū)懥艘皇自姡?/p>
自琢新詞韻最嬌皱埠,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咖驮,回首煙波十四橋边器。
陸游也喜歡林逋的疏影,不過這里用的是幽香而不是暗香托修⊥桑《再賦梅花》:
老來愛酒剩狂顛睦刃,況復梅花到眼邊砚嘴。不怕幽香妨靜觀,正須疏影伴癯仙涩拙。
松筠共嘆冰霜晚际长,桃李從教雨露偏。此去西湖八千里兴泥,破愁一笑得無緣工育。
陸游以梅為題的詩至少有200多首,尋梅搓彻、探梅如绸、觀梅、折梅......眾多的詠梅詩中最有名的大概是這兩首旭贬,一首是《梅花絕句六首 其三》:
聞道梅花坼曉風竭沫,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骑篙,一樹梅前一放翁蜕提。
另一首是膾炙人口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靶端。已是黃昏獨自愁谎势,更著風和雨凛膏。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脏榆。零落成泥輾作塵猖毫,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就與眾不同了须喂,明寫梅花吁断,暗寫是個人的懷抱,和姜夔的《暗香》《疏影》類似坞生。但是這首詞意境不同于姜夔的幽獨與哀怨仔役,而有一種孤高自潔的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己。即使是零落成塵又兵,依然有暗香留下,精神永存卒废。
多少年以后沛厨,這種精神在另一首詞中又得到了升華,知道是誰的作品吧摔认?《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逆皮,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参袱,猶有花枝俏电谣。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蓖柔。待到山花爛漫時辰企,她在叢中笑。
這時的梅花况鸣,通篇展現(xiàn)一種堅強向上的精神:已是懸崖百丈冰牢贸,猶有花枝俏。詩人也不再寫梅花”輾作塵“的落寞镐捧,在歷經(jīng)了飛雪和百丈冰的艱苦歲月以后潜索,留在大家腦海中永遠是美麗而堅強的形象: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懂酱。
南宋王灼《碧雞漫志》評價蘇軾詞"指出向上一路竹习,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列牺。"即此種意境整陌。
四、宋以后的詠梅作品
元末明初的大畫家王冕也喜歡梅,以梅花為題的詩有一百多首泌辫,其中《素梅》五十八首 随夸,《紅梅》十九首,《墨梅》有四首震放。其中這一首《墨梅》大家也耳熟能詳宾毒,雖然不是潔白無瑕的顏色,但是氣骨格調(diào)卻不同尋常:
我家洗研池邊樹殿遂,朵朵花開澹墨痕诈铛。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墨礁。
李贄是明代思想家幢竹、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饵溅。他有一首《湖上紅白梅盛開戲題》頗有情趣:
始知春意屬閑身妨退,紅白相將入望頻妇萄。才到開時君又去蜕企,看花不是種花人。
我們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這種遭遇冠句,一直盼望著的一件事轻掩,等到了萬事俱備馬上成功的那一刻,我們卻不得不離開懦底。
清朝詩詞中興唇牧,詠梅詩詞也舉不勝舉。王夫之自己就有梅花百詠詩聚唐,看得人眼花繚亂丐重。清代畫家李方膺有一首《題畫梅》,后兩句”吹“得很好:
揮毫落紙墨痕新杆查,幾點梅花最可人扮惦。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亲桦。
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題梅花》末句有力:
小院栽梅一兩行崖蜜,畫空疏影滿衣裳。冰華化雪月添白客峭,一日東風一日香豫领。
再錄一首納蘭性德的《眼兒媚 詠梅》: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舔琅。別樣清幽等恐,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课蔬,兼付與凄涼闪檬。可憐遙夜购笆,冷煙和月粗悯,疏影橫窗。
王國維曾經(jīng)評價納蘭性德: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同欠,以自然之舌言情样傍,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铺遂。
老街感覺這種評價衫哥,恰如一枝不染風塵冰清玉潔的白梅,后來我寫紀念納蘭的詞時襟锐,就把詩人比作了梅花撤逢。《菩薩蠻·祭納蘭》:
梅香不染冰心在 粮坞,冰心盡是真真愛蚊荣。奇秀自然癡 ,百花獨一枝莫杈。
相思無可籍互例, 雁字誰人寫。 風落好文章 筝闹,可憐春葉黃媳叨。
結(jié)束語
在詩詞的”花花“世界里,詠梅詩浩如煙海关顷,老街列舉的這幾首如酌蠡水以測大海糊秆,不知您能否推薦幾首詠梅的佳作,最喜歡的詠梅詩是哪一首议双?
有興趣的詩友也歡迎發(fā)布幾首自己的詠梅詩相互交流痘番。按慣例,老街再奉上幾首拋磚引玉:
松門小院少芳華聋伦,為種新梅未破芽夫偶。偏是東風急不待,滿空吹雪作梨花觉增。
人人都道踏花回兵拢,酒罷歌闌鼓更催。 我惜春深零落盡逾礁,牽風繞過數(shù)枝梅说铃。
淡淡疏梅夜未央访惜,三分好月一分涼。 歸來暗覓囊中句腻扇,漏入春風數(shù)點香债热。
另,老街日更校對不及幼苛,常有筆誤窒篱,歡迎詩友不吝指正,謝謝舶沿!
@老街味道
55米高的山丘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 辛棄疾為何要在這里北望神州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