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
? 本篇是全書的最后部分,前面各編分別講述了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立症脂,分裂和發(fā)展,如今則是討論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诬烹,并嘗試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心理學做全面總結與評論型檀。
? 第11章:精神分析的晚近發(fā)展
1.安娜.弗洛伊德如何繼承并發(fā)展她父親的自我心理學思想冗尤?
? 安娜繼承了父親的正統(tǒng)精神分析理論,她對自我的看法也是對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安娜繼承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裂七、自我皆看、超我的人格結構學說,但又進一步發(fā)展了弗洛伊德的觀點背零。安娜不同意她父親對本我的過分重視腰吟,認為應該給自我應有的重視。弗洛伊德以分析本我作為治療和建立理論的起點徙瓶,而安娜則把分析自我作為解決所有精神分析問題的起點毛雇,確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地位,同時提出了她的自我防御機制的理論侦镇。
? 安娜在發(fā)展自我心理學的過程中灵疮,整理了她父親提出的十種防御機制,又補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種防御機制壳繁。安娜認為自我防御機制是探討神經癥起因的一種必要手段始藕,并在她的《自我與防御機制》一書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安娜總結并補充了由她父親提出的自我防御機制氮趋,對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安娜認為江耀,從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剩胁,由一個人的各種自我防御反應中就可以了解到他個人的自我發(fā)展歷史,以及他駕馭或者屈從他的情感祥国、需要昵观、愿望和本能沖動的生活史。因此對自我防御機制的分析舌稀,成為她的一種非常靈敏的診斷工具啊犬,特別是對兒童分析者來說,由于自由聯(lián)想的局限性壁查,自我防御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觉至。
? 總之,安娜繼承了弗洛伊德理論睡腿,同時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语御,她的自我心理學的研究,無疑為以后自我心理學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席怪。
2.在《自我防御機制》一書中应闯,安娜.弗洛伊德例舉了哪些心理防御機制?
(1).壓抑作用——只把意識不能接受的欲望挂捻、沖動和經驗等在不知不覺中排斥到潛意識中去碉纺,使他們無法進入意識層面,以免形成焦慮、憂懼骨田、愧疚等情緒壓力或痛苦耿导。
? 壓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機制,因為任何防御機制的產生都必須先有壓抑作用盛撑。從心理能量來說碎节,壓抑是一種極為浪費的防御機制。因為無意識沖動雖被壓抑但仍在尋求出路抵卫,從而使成功的壓抑必須繼續(xù)支出和消耗自我能量狮荔。
? 壓抑分為兩類,一類是原始壓抑介粘,即防止那些從未進入過意識的本能性對象被選擇變成意識殖氏,它是來自遺傳的先天心理屏障,把存在于本我中的大部分內容永久的封閉在潛意識中姻采。例如對亂倫欲望的壓抑就是一種原始壓抑雅采。另一類是真正的壓抑,即把某些引起焦慮的知覺慨亲、記憶等驅逐回潛意識系統(tǒng)中婚瓜。例如五歲前大部分不愉快的經驗,雖然已經不復記憶刑棵,但這些不愉快的經驗卻儲存在潛意識中巴刻,仍然深深的影響以后的行為。
? 安娜認為蛉签,壓抑能夠控制強有力的本能沖動胡陪,它是最有效也是最危險的機制,因為意識從全部本能生活和感情生活中退出所造成的自我的分裂會永久的毀壞人格的完整碍舍。
(2)投射作用——是指把自我不被接受的沖動柠座、意念、態(tài)度和行為推向別人或周圍的事物上片橡。
? (3)反向作用——即個人有些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欲念不愿顯露妈经,除了壓抑之外,在行為上采取與欲念相反的方向來表示锻全。
(4)移置作用——指個體將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情緒反應狂塘,多數為負面情緒,轉移對象借以尋求發(fā)泄的歷程鳄厌,例如有名的踢貓效應荞胡。
? (5)升華作用——是把某些本能的沖動和欲望,用社會許可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表達出來了嚎。這是最富建設性的防御機制泪漂,它可以把人受挫折的本能欲望轉變?yōu)槌绺叩纳鐣顒永扔缫魳贰⒗L畫等文藝創(chuàng)作萝勤。
? (6)倒退作用——是指個人遭遇挫折時露筒,以比較幼稚的行為應付現(xiàn)實困難,借以惹人注意或博得人同情敌卓,以減低自己的焦慮慎式。是我們說的退行嗎?
(7)心力內投——是指一個人吸收周圍世界的各種感覺趟径、欲望瘪吏、觀念和情緒態(tài)度,并內化而形成其超我的一種心理歷程蜗巧。
(8)抵消作用——是指用某種象征性的活動或事情來抵消已經發(fā)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掌眠,借以贖罪補過。如某人做了錯事和壞事以后幕屹,便采取懺悔蓝丙、苦修、個人犧牲望拖、修建寺廟渺尘、造福他人等形式,使?jié)撘庾R中的罪惡感獲得解脫说敏,消除來自超我與外界的壓力沧烈。
(9)合理化——一種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寬恕的理由像云,來代替自己行為的真實動機或理由。合理化分為兩種蚂夕,一種是酸葡萄機制迅诬,另一種是甜檸檬機制。
(10)固著——是指行為方式發(fā)展的停滯及習慣反應的刻板化婿牍。例如侈贷,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害怕自己企圖獲得獨立而招致母親的懲罰,就終日圍在母親的裙邊轉等脂,不與其他同伴交流俏蛮。
? 以上十種防御機制是弗洛伊德曾論述過的防御機制,除此之外上遥,安娜又提出了五種新的防御機制搏屑。
(11)以攻擊者自居——是對自己所恐懼的人或對象的行為進行模仿和學習,使人在心理上感到他就是那個令人恐懼的人和對象粉楚,以此來消除他自己的恐懼心理辣恋。
(12)利他主義——安娜認為亮垫,利他主義也是一種投射作用。在利他主義中伟骨,或至少在利他主義的一種形式中饮潦,一個人放棄了他自己的一切愿望,為此他必須面臨愿望的挫折携狭。例如继蜡,傳說獨身女人喜歡替別人做媒。
(13)否認作用——是把發(fā)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逛腿,認為它根本就沒有發(fā)生稀并。屬于一種較簡單而原始的心理防御機制,在日常生活中也較常見鳄逾。比如小孩子摔碎了東西稻轨,闖了禍,常常用雙手把眼睛蒙起來雕凹,好像沒有發(fā)生過一樣殴俱。
(14)禁欲主義——表現(xiàn)了青春期的一種心理。安娜認為枚抵,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线欲,本能的沖動不斷增加,青少年為此感到不安汽摹,而采取克制一切欲望和快樂的做法來保護自己李丰。
(15)自我約束作用——是把沖動向內轉成自我,而不是向外轉成某一對象逼泣。其結果會導致心理不適趴泌、罪疚感、抑郁以及受虐癖的情感拉庶。
3.哈特曼在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方面有些什么獨特的理論見解嗜憔?
? 哈特曼被譽為自我心理學之父。他的《自我心理學與適應問題》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正式誕生氏仗。哈特曼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體系中關于自我心理學的一些模糊思想吉捶;另一方面,他也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題的表述恰當地納入了普通心理學范疇皆尔,試圖建立精神分析與普通心理學之間的聯(lián)系呐舔。
? 哈特曼引入了“無沖突的自我領域”,擴展了精神分析的領域慷蠕;將人的適應問題珊拼,正常人的心理發(fā)展也納入其理論,使精神分析走上了更為寬廣的道路流炕;而他的“自我的自主性”及其獨立起源杆麸,則進一步擺脫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化傾向搁进,看到了人的能動性;最后哈特曼把自我的根本基能理解為適應昔头,強調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饼问,有利于精神分析的人格模式與社會環(huán)境的溝通。但是哈特曼仍然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束縛揭斧,盡管他提出了中性化的概念莱革,還是沒有賦予自我真正獨立的能量,仍然沒有擺脫本我內驅力的羈絆讹开。無論如何盅视,經過哈特曼的努力,自我心理學畢竟正式建立了起來旦万,而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理論家致力于它的發(fā)展闹击。
4.埃里克森對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做出過哪些貢獻?
? 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以及人的心理社會發(fā)展階段理論成艘,不但為新弗洛伊德學派提供了一種獨特貢獻赏半,而且對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弗洛伊德的經典理論基礎之上淆两,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學為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了新的方向断箫,自我同一性和心理社會期發(fā)展論等一系列的新的概念和觀點的提出,使埃里克森把精神病理學擴展到了正常心理學秋冰,并以此來解釋各種現(xiàn)實問題仲义。埃里克森的理論強調了自我和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并具有辯證的因素剑勾,因而受到了心理學家們極高的評價埃撵。當然,他的理論中依然存在著生物學化的傾向虽另,以及個人與社會發(fā)展平行的機械論觀點盯另。盡管如此,埃里克森的卓越建樹為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洲赵,并影響了整個精神分析的發(fā)展。
5.施皮茨商蕴、瑪勒叠萍、雅各布森有關兒童發(fā)展的概念。
? 施皮茨是嬰兒觀察研究方面的一個先驅者绪商。施皮茨認為心理組織者盡管不是真正的組織苛谷,但反映了心理結構形成的基礎,代表了較早的行為整合為一個新的組織格郁。心理組織者也預示著人際交互作用的顯著變化腹殿,以及隨后的新組織的發(fā)展鞏固独悴。在施皮茨的理論中,新生兒自我的正常發(fā)展就是微笑反應锣尉、陌生人焦慮刻炒、不的表達這三個心理組織者的順序發(fā)展,相反自沧,如果不恰當地建立一個組織水平坟奥,就會導致發(fā)展上的異常現(xiàn)象拇厢。
? 瑪勒是以研究兒童精神病開始她的工作爱谁,后來才從事正常母嬰關系的研究,她提出了兒童從出生到三歲之間的發(fā)展階段孝偎,包括我向访敌、共生和分離—個體化三個時期,在分離—個體化階段又分為四個子階段衣盾,即分化寺旺、練習、協(xié)調雨效、分離—個體化迅涮。她非常強調自我發(fā)展中母親的作用。
? 我向——是從出生到三四周徽龟,嬰兒是我向的叮姑,即嬰兒完全為他們的內部狀態(tài)所吸引,極少覺察到外部環(huán)境据悔。
? 共生——即在兩個月或三個月時传透,嬰兒便從我向階段轉移到共生階段,此時嬰兒尚不會分辨自己和非己极颓,而是將二者在心理上融合為一朱盐,即嬰兒和母親融合在一起,嬰兒熱愛著母親菠隆,把母親看做一個和他沒有分化的部分兵琳。
? 分離—個體化——是從第4個月到第36個月的階段。
? (1)分化階段——時間約從第四個月到第九個月骇径,隨著關系的發(fā)展躯肌,嬰兒逐漸在自身意義上試圖把自己和母親分離開來。
? (2)練習階段——時間大約從第10個月到第14個月破衔,這時期幼兒開始把興趣專注于母親所提供的物體上清女,如玩具,奶瓶等晰筛,但主要興趣還是在母親身上嫡丙。表現(xiàn)出分離焦慮拴袭。
? (3)協(xié)調階段——大約從第14個月到兩歲。在這個時期中曙博,幼兒積極努力和母親分開及個體化拥刻,往往表現(xiàn)出攻擊性和抗拒性,然而繼續(xù)有分離焦慮羊瘩。
? (4)分離—個體化——這個階段大約從兩歲到三歲泰佳。本階段由于幼兒行動言語和認知能力的增長,出現(xiàn)了兩種成就尘吗,一種成就是幼兒個體性的加強和鞏固逝她,另一種成就就是情緒對象的恒常性。
? 雅各布森是一位對兒童發(fā)展研究做出了貢獻的自我心理學家睬捶,在《自我與對象世界》一書中黔宛,她提出了一個包括對象關系在內的心理結構的發(fā)展模式。她的貢獻主要是區(qū)分了自我擒贸、自己以及自己表象這幾個概念臀晃。她認為自我指的是一種結構,自己指的是心身個人的總體介劫,而自己表象則是心身自己在系統(tǒng)自我中有關潛意識的徽惋、前意識的和意識的內心表象。
? 6.以費爾貝恩或溫尼科特提出的概念為例說明何為客體關系理論座韵。
? 客體關系是精神分析學說中指出社會關系性質的一個重要觀念险绘。這里的客體指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客體關系涉及我們如何與其他人聯(lián)系誉碴』鹿祝客體關系理論強調個體與他人形成關系的方式,比本我黔帕、自我和超我之間的內在沖突更值得注意代咸,嬰兒對母親和其他人的依附形成了自我的發(fā)展,并使個人有強烈的母親依附朝向一種較獨立自主的狀態(tài)成黄。在此發(fā)展過程中呐芥,我們擁有了未來人際關系類型的基礎。
? 費爾貝恩提出中心自我的概念奋岁,認為它是一個原始動力結構思瘟,其他心理結構都是由它延伸的中心,自我有自己的力比多能量厦取,指向于建立對象關系而不是減少緊張,如果與真實的外部對象的關系是滿足的中心自我就會保持完整和整合管搪。溫妮科特認為密切的適應(充分的照料)和去適應對于嬰兒自己—對象的分化都是重要的成分虾攻。溫妮科特非常強調母嬰兩人關系的重要性铡买。
7.現(xiàn)代精神分析療法有哪些基本特點?
? 現(xiàn)代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霎箍,神經癥的基本問題是焦慮奇钞。成年病人的焦慮來自不同意識平面的心理沖突,病人自己不知道焦慮的真正原因漂坏。而幼年期許多原因引起的恐懼被壓抑于潛意識景埃,這些潛意識癥結就成為神經癥的根源。治療者在心理治療中采用面對面的交談方式顶别,讓病人回憶往事谷徙,有時也分析病人的夢,會用一些特殊的心理測驗幫助病人深入認識自己驯绎,找到焦慮的早期根源完慧,使?jié)撘庾R癥結意識化,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剩失。
? 在適應癥方面屈尼,現(xiàn)代精神分析治療的范圍有了明顯的擴大。已經擴大到兒童期的精神障礙拴孤、性變態(tài)脾歧、變態(tài)人格、藥癮與酒精中毒演熟、邊緣狀鞭执、精神分裂癥、抑郁癥以及心身疾病等绽媒。同時蚕冬,在現(xiàn)代精神分析治療中,治療者的態(tài)度由原來的中立是辕、被動狀態(tài)轉變?yōu)殪`活囤热、柔性的積極關注的態(tài)度。
? 8.扼要說明自我模型與人格關系模型的兩種治療方法获三。
? 自我適應模型——心理障礙的原因在病人那里主要表現(xiàn)為一些病理性的信念旁蔼,阻礙了自我的實驗機能,因此疙教,心理治療的作用就是幫助病人消除其病理性信念棺聊,順利達到實驗的目的。在這種自我適應模型的基礎上贞谓,威斯等人建立了一種計劃診斷方法限佩,用來評價病人在治療中的心理動力學和認知特點。結果表明,它為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和療效評價提供了一種可靠的分析方法祟同。
? 在人格的對象關系理論基礎上建立的人際關系模型作喘,強調個體先天就具有一種與別人建立聯(lián)系的以及與他人保持關系的傾向性,20世紀60年代后晕城,伯爾比建立的關于依附理論是客體關系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泞坦,認為依附是人和其他動物的一種基本動機,他的進化意義就是對不成熟成員的保護作用砖顷,而人際機能的核心因素就是人們對他人聯(lián)系的期望贰锁,以及對這種期望的不斷修正。
? 斯圖普及其同事于一九八四年建立了一種評估和治療心理障礙的方法滤蝠,稱為人際關系相互作用模式豌熄。他們認為,個體早期與他人關系的特點几睛,影響了他們后來的人際交往方式房轿,在現(xiàn)實生活和治療過程中,病人總是根據這種有組織的人際關系模式所森,在潛意識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囱持,并把別人也放到相應的角色上去。
? 9.鐘有彬的認識領悟心理療法在治療觀點與方法上是否可然兰谩纷妆?為什么?
可取晴弃,因為它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掩幢。
? 認識領悟心理療法是我國鐘有彬醫(yī)生所創(chuàng)立的一種治療精神疾患的方法。它承認弗洛伊德關于潛意識和心理防御機制的理論上鞠,承認幼年期的生活經歷际邻、創(chuàng)傷體驗可成為心理疾患的根源,但不同意把它都歸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癥結芍阎;由治療者用病人容易理解與接受的解釋世曾,使病人對自己的癥狀和變態(tài)行為的幼稚性和荒謬性達到真正的領悟,從而消除癥狀谴咸。
? 認識領悟心理療法的適應癥轮听,主要為強迫癥恐怖癥和某些類型的性變態(tài)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