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乍一看到這個題目屈梁,這兩個不是一回事兒嗎?
有時候榛了,詞需要細品在讶,這兩個還真不是一回事兒,改變了先后順序霜大,事情就變得迥然不同构哺。
言傳身教是將言傳放在首位,先告訴你要怎么做战坤,然后看我示范給你看曙强。
而身教言傳則是將身教放在首位,你看到我這么做了以后湖笨,我不說話旗扑,等你問我為什么這么干,我再告訴你慈省。
前者是被動接受臀防,后者是主動求教眠菇。
前者是填鴨式教育,后者是開放式選擇袱衷。
放眼望去捎废,是的,中國的教育大多屬前者致燥,而美國的教育大多屬后者登疗。
為什么中國人尊奉言傳身教,而美國人熱衷身教言傳嫌蚤?這與各自的歷史和思維方式有關(guān)辐益。
2
中國的封建社會前后延續(xù)了2000多年,造就了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級制度脱吱,哪怕現(xiàn)在早已不比當年智政,但要改變民眾的思維習慣卻是一件極其漫長的事情。
早在春秋時期箱蝠,孔子就提出了“君君臣臣续捂、父父子子”等倫理觀念,而到了西漢時期宦搬,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在他的大作《春秋繁露》里更將這種觀點作了進一步發(fā)揮牙瓢,提出了現(xiàn)在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叭V”和“五常”间校。
董仲舒認為矾克,君臣、父子和夫妻都存在永恒不變的主從關(guān)系撇簿。君為主聂渊、臣為從差购,父為主四瘫、子為從,夫為主欲逃、妻為從找蜜,此三者皆取于陰陽之道,前者為陽稳析,后者為陰洗做,陽就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彰居,陰就永遠處于服從诚纸、卑賤的地位。而我國自南北朝開始陈惰,就已把“尊師重道”立為明訓(xùn)畦徘,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正所謂“人有三尊井辆,君父師是也”关筒,因此,以上三個關(guān)系以外必然得再加上一個杯缺,師為主蒸播、徒為從。
中國自古就將這套規(guī)則尊為“天理”萍肆,而有了這樣的“宇宙級”行為準則袍榆,言傳身教就可以輕松理解了。君塘揣、父蜡塌、夫、師的話自然是永遠正確勿负,你只需要聽馏艾,只需要學(xué)就可以了,這就客觀地造成了中國的學(xué)生不太會問“為什么”奴愉,問了有什么用呢琅摩?你學(xué)“1+1=2”問不問為什么,不問對不對锭硼,因為宇宙級真理只需要記就行了房资。而言傳的傳播效率必然是高過于身教的,因此檀头,言傳便成了教育的主要方式轰异,而身教呢?則淪為了言傳的附屬品暑始,只起到釋疑的作用搭独。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旦身教淪落到了釋疑的地位廊镜,則身教的含義就會發(fā)生大幅度改變牙肝。原本身教應(yīng)該是一項自愿自發(fā)的行動,以身體力行去教化被教化者嗤朴,然而身教一旦淪落配椭,很多時候就會成為形式上的產(chǎn)物。就如你父親教你不要說謊(言傳)雹姊,然后給你看一個他自己誠實的例子(身教)股缸,接下去他的任務(wù)就完成了,釋疑了吱雏,教給你了嘛敦姻,然后他就可以在你面前大肆說謊寺酪。
因此,這就是中國的很多孩子苦惱的根源替劈,怎么我學(xué)的總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寄雀。
3
那么美國的身教言傳習慣又是如何養(yǎng)成的呢?
眾所周知陨献,美國是一個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崇尚個人自由的國家盒犹,強調(diào)的是自由思想,這點從屹立在紐約的自由女神火炬就可見一斑眨业。
美國沒有什么歷史底蘊急膀,因為一共才200多年,這就導(dǎo)致這個國家沒有太多的“歷史遺留”習慣龄捡。而且由于是“移民國家”的緣故卓嫂,這個國家有個鮮明的特征,就是不同文化并存聘殖,是一個開放的文化大熔爐晨雳。因此,人們的思想轉(zhuǎn)變很快奸腺,經(jīng)常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尋找真理餐禁,誰也不敢保證今天的諄諄教誨到了明天不會變成狗屁不通的瞎扯淡。
在這樣快速更迭的文化下突照,美國的學(xué)生(廣義的)基本都有點思辨型思維帮非,就是不管你講什么,首先是懷疑讹蘑,除非你能自證或是我自己找到了方法來證明它的正確性末盔。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樣,既然父母說什么都未必是正確的座慰,因此陨舱,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先做,讓孩子自己來判斷正確與否角骤。有不明白的地方隅忿,孩子自然會提出疑問心剥,因為整個環(huán)境是開放的邦尊。
4
看到這里,讀者大概會了解优烧,我個人是偏向于身教言傳的蝉揍,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永恒不變的“真理”,在一個開放式而非灌輸式的學(xué)習環(huán)境中畦娄,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理論或行為的不當之處又沾,從而從源頭上加以改正或創(chuàng)新弊仪。孩子自出生以來,最基礎(chǔ)的天性之一就是模仿杖刷,要讓孩子變成什么樣的人励饵,首先你得是什么樣的人,否則滑燃,未來的糾正過程將極其痛苦且事倍功半役听。
尊師重道原本是個好詞,父表窘、師的確都該尊典予,但中國人“尊”的方法大抵都不太對頭。尊重或者尊敬是給予對方足夠的重視乐严,卻并不是讓人變得唯唯諾諾瘤袖,導(dǎo)致連自己的想法都沒有,以至于讓“言傳”這件事情變得格外容易昂验,也讓老師這個職業(yè)變得尤為沒有門檻捂敌。
小學(xué)的時候,我曾經(jīng)就一個問題連續(xù)問了好幾個為什么既琴。
最后老師怒了黍匾,說就你事多,告訴你是這樣就是這樣呛梆,別的小朋友就沒你那么多事锐涯,哪來那么多為什么,剛教你的尊敬老師忘記了填物?老是頂撞老師纹腌,你自己這么有主意你還來讀什么書,要不你來做老師滞磺,我在下面聽你講升薯?
當時我以為我真的是頂撞了老師。老師不愿意回答我的問題击困,是因為我的不禮貌涎劈,總是要質(zhì)疑老師。但后來才知道不是阅茶,因為假如只要提出不同的觀點或多問幾個為什么即為不“尊”蛛枚,那就不是學(xué)生的事情了,只是師者自己的不自信罷了脸哀,師者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蹦浦,自然是害怕別人刨根問底,不然如何維持那面兒上的“權(quán)威”形象撞蜂?
這也是為何中國諾獎得主如此之少的原因之一盲镶,思維自小就被框得死死的侥袜,最多也只能在已有的框架下搞出點微創(chuàng)新,談何創(chuàng)造溉贿?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說枫吧,就是中國人可以做到1到100,卻鮮有人能完成0到1宇色。
“言傳”為主的教育就有這樣的“魔力”由蘑,它的起始坐標短了一截,別人是從0開始的代兵,它是從1開始的尼酿,忽略的那一步若是錯了,后面的這些可就謬之遠矣植影。但它也并不是毫無優(yōu)勢裳擎,否則就不會流傳至今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思币。它的最大優(yōu)勢鹿响,在于效率。
正確與否當然是教育的第一要義谷饿,但效率問題卻也不可不察惶我。由于省去了質(zhì)疑和求證過程,對于傳播者和學(xué)習者來說博投,彼此的進度都快了許多绸贡。這才是中國應(yīng)試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中國人真的特別聰明嗎毅哗?未必听怕,讀書好不好跟聰明與否其實沒有特別必然的聯(lián)系。中國人應(yīng)試能力特別強只是因為學(xué)習效率上的優(yōu)化虑绵,首先認定了書里說的都是對的尿瞭,照著學(xué)就行了,那就自然比花一大段時間去證明書中理論的正確性要有效率得多了翅睛。但效率歸效率声搁,中國也因此多出了一些畸形產(chǎn)物,如巫術(shù)捕发、易經(jīng)疏旨、陰陽五行,還有一個會引起大量讀者迅速反彈的東西等等爬骤,這就是由于其建立之初就缺乏科學(xué)嚴格的0到1的論證過程充石,在不斷的“言傳”中,不斷偏離“真理”霞玄,但又在后人不斷自圓其說的補充之下骤铃,最終形成的一套套畸形的遠離科學(xué)的封閉型理論體系。
言傳身教與身教言傳看似各有利弊坷剧,但實則高下已判惰爬,如果你還遵循著言傳身教的“古訓(xùn)”,最好從今天起就開始改變惫企。
千萬別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撕瞧,仁義禮智信有沒有好處他看得到,無需天天在耳邊念叨狞尔。念了以后卻做不到丛版,這才是最荒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