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管怠,一個朋友和瀚哥說,前一段時間朋友回家碰到了一件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情缸榄,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渤弛。過年的時候, 朋友回到了中部小城的老家甚带,朋友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她肯,剛剛入職不久,過年回家在享受闔家團圓的祥和氛圍的時候鹰贵,老爸把朋友喊到了一邊辕宏,問了他一件事。
“兒子砾莱,你現在也在大上海工作了瑞筐,老爸沒怎么問你,這么一年時間你平均月薪能有多少袄吧聚假?”
“爸,是這樣的闰非,我們的收入主要分成幾個部分膘格,平時的基本工資,工作時候的績效工資财松,還有年終發(fā)的年終獎瘪贱,加在一起算算大概也有一個月一萬多吧×菊保”朋友答道菜秦。
“嗯,一萬多還是可以的舶掖,那你怎么還是過得這么苦逼呢球昨?”他爸爸接著問。
“額眨攘, 爸主慰,其實一萬多看上去不少,但是花起來也真不多鲫售,扣掉房租水電共螺,吃飯的錢,七扣八扣的也不剩多少了情竹∶瓴唬”朋友無奈地回答。
“你還說這個?你看看當年你出生的時候老爸我的工資一個月也就一百多塊呢佳吞?不也把你養(yǎng)大了,還過得不錯棉安,我覺得你還是太不懂得省錢底扳,太喜歡亂花錢了……“
朋友向瀚哥吐槽,本想著回家可以過點安生日子贡耽,怎么還這么莫名其妙的被老爸教育了一通衷模,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蒲赂、我們的收入真的比我們的父母多了嗎阱冶?
聽到朋友的敘述,瀚哥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滥嘴,我們真的比我們的父輩賺的錢多很多了嗎木蹬?誠然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來說,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功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若皱,我們也從當年的落后農業(yè)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镊叁,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三十年前所謂的“三轉一響”在我們現在看來基本上隨隨便便都能買得起了走触,我們的生活水平無疑是增加了不少晦譬,但是我們的收入水平真的也增加了很多嗎?
從數字上說互广,我們的收入無疑已經增加了很多倍了敛腌,瀚哥在這邊查到了一份改革開放之初的收入數據,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惫皱,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像樊,1986年全國人均工資標準是1329元一年,平均到每個月的收入是110.7元旅敷。
而到了2017年的今天凶硅,我們僅以上海為例,根據上海市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扫皱,2016年底足绅,上海市的平均工資標準是6378元,從110.7元到6378元韩脑,三十年間我們的工資標準從絕對數來說已經上漲了57倍還多氢妈,那么從絕對數字來看,我們的收入水平真的已經實現了長足提高了段多。
但是首量,且慢,相信有些經濟常識的朋友肯定知道,收入的比較是完全不能用絕對數字來比較的加缘,因為不僅收入水平會漲鸭叙,物價水平更會漲,因此比較收入是不能給用所謂的工資絕對數來比較的拣宏,我們需要引入兩個概念沈贝,第一個概念是貨幣供應量水平,第二個概念是購買力平價勋乾。
首先宋下,什么是貨幣供應量呢?這個概念簡單點說辑莫,就是從1986年到2006年的30年間学歧,我們的人民銀行到底發(fā)了多少錢?根據Wind數據庫的資料顯示各吨,在1986年年底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為6720.9億元枝笨,而到了2016年12月,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是155萬億揭蜒,兩者相差了230倍還多伺帘,所以我們用一個最為直觀的計算方式,當然這個計算很不精確忌锯,我們姑且看看伪嫁,就是三十年前平均工資的110.7元在社會財富中的分量相當于現在的25472元,從這個角度來看偶垮,我們現在至少需要一個月賺上兩萬多张咳,才能和我們父輩三十年前一百多的工資相提并論。(瀚哥再次強調這種計算方式非常不嚴謹似舵,僅僅只能作為參考)
其次脚猾,我們再看購買力平價。在經濟學上有一種算法砚哗,是比較公認的用來比較物價水平的方式龙助,這個就是購買力平價,什么是購買力平價呢蛛芥?我們可以這么理解提鸟,三十年前我們購買的大米和現在購買的大米其實差距是不太大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金錢折算成我們買的東西來比較一下物價水平的漲幅仅淑,瀚哥查到1986年公布的一斤大米的價格是0.06元一斤称勋,那么110.7元的月工資可以購買大米1845斤,而現在商務部公布的大米價格行情數據涯竟,最近一年之內的平均價格是3.5元一斤赡鲜,那么我們現在的收入可以購買大米1822斤空厌,所以從購買力平價以大米計算來說,我們現在的平均收入水平還比不上1986年的時候银酬。
無論是第一種貨幣供應量的比較嘲更,我們現在的收入遠低于1986年的水平,還是第二種以購買力平價來比較我們的收入略低于1986年揩瞪,至少說明了一件事赋朦,我們現在的收入其實是比不上我們父輩的。
二壮韭、為什么我們過得比父輩還苦逼呢北发?
從第一部分纹因,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喷屋,從兩個指標來計算,我們的收入水平是比不上我們的父輩的瞭恰,那為什么我們過得比父輩還苦逼呢屯曹?瀚哥覺得我們不能光看數字,再從實際情況上看看到底有了什么差距惊畏?
一是花錢的地方變得更多了恶耽。三十年的時間,我們的確經濟發(fā)展的更好了颜启,但是很多的東西都開始變得市場化了偷俭,市場化的結果就是原先很多都是社會福利的地方變得需要花費更多的錢了。瀚哥不說太多缰盏,就比較幾個地方涌萤,在三十年前基本上看病走的都是公費醫(yī)療,雖然醫(yī)療水平不高口猜,但是至少看病的家庭負擔并不高负溪,基本上看病不用花錢,但是現在隨便看個感冒發(fā)燒至少要花好幾百济炎。還有當時的大學生讀書都是不用花錢的川抡,不僅不用花錢而且家里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還可以拿到國家的補助,大學畢業(yè)了國家還負責分配工作须尚。醫(yī)療崖堤、教育等等行業(yè)的市場化,讓我們的支出變得更多了耐床。
二是買房的壓力變得更大了倘感。三十年前,國家還是處于福利分房的階段咙咽,所謂福利分房就是在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單位會給你安排員工的宿舍老玛,等你結婚了之后會給你安排一套婚房,可能宿舍的環(huán)境不好,可能婚房的面積也不夠大蜡豹,但是至少沒有人擔心沒房住這個問題麸粮,但是現在租房開支就是很多人很頭疼的問題了,不少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可能辛辛苦苦一年的時間連個廁所都不一定買得起镜廉,所以房子成為了出社會福利以外的第二大開支點弄诲。
三是大家的消費需求更多了。當時由于物資的供應不夠娇唯,所以很多的東西都難以買到齐遵,能夠擁有所謂的“三轉一響”基本上就是那個年代生活不錯家庭的代表了,然而現在手機塔插、電腦梗摇、電視、平板電腦想许,甚至女生的包包伶授、化妝品,孩子的進口奶粉流纹、紙尿布都是那個年代所難以想象的東西糜烹,所以更多的需求,讓大家所要開支的地方也變得更多了漱凝。
一方面收入水平可能并沒有提高太多疮蹦,另一方面本來不用花錢的地方需要花錢了,再加上大家想買的東西更多了茸炒,此消彼長之下你過得更苦逼也就是情有可原的了愕乎。所以,綜上所述扣典,即使現在你月入過萬了妆毕,但是你的實際生活品質不一定趕得上你爸媽當年的水平,這個時候大家也就明白贮尖,為什么文章開頭的那位小伙子那么郁悶了笛粘。但是,大家還是要有夢想的湿硝,因為社會的進步薪前,經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很多問題都是發(fā)展中的問題关斜,還是有可能得到解決的示括,馬云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痢畜?”
(本文版權所有垛膝,如需轉載請和本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