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批判性思維》最新第10版懈息,作者布魯克?諾埃爾?.摩爾(Brooke Noel Moore)和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是一對摯友肾档。
本書生動,直觀地闡述了批判性思維辫继、正確推理和合理論證的基本問題怒见、觀點、方法和技巧姑宽。書中概念和記憶點多遣耍,各個知識點關(guān)聯(lián)度高,全書邏輯性較強炮车,學習的時候比較燒腦舵变。在實際操作中還依賴于知識、經(jīng)驗瘦穆、冷靜的頭腦和深入探究的旨趣纪隙,它教你尋找最佳結(jié)論,帶領(lǐng)你朝著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方向前進扛或。
因此瘫拣,閱讀隨手記下一些文字,強化閱讀記憶效果告喊。
本書封面內(nèi)折頁羅列了十大思維謬誤麸拄。
1、訴諸人身/生成謬誤:通過批評其來源而反駁某立場或論證黔姜。某非著名主持人樂于此道拢切。
2、稻草人:為了反駁對方立場秆吵,以夸大淮椰、錯誤表達等方式曲解其立場,使對手陷于不利。
3主穗、源自憤怒的論證:顧名思義泻拦,以憤怒替代理由和判斷。如政治論辯淪于對罵忽媒。
4争拐、威嚇手段:試圖通過威嚇對方來證明某觀點。你不難想到例證晦雨。
5架曹、倉促概括:過于相信由小樣本得出的結(jié)論。
6闹瞧、群體思維:任憑對某群體的忠誠來干擾對問題的判斷绑雄。例如,裁判員吹哨警示我們隊犯規(guī)太多奥邮。
7万牺、轉(zhuǎn)移注意力:所答非所問,避開問題的焦點洽腺。
8杏愤、一廂情愿的思維:任憑自己的喜好來判斷,拒絕探討真相已脓,也可稱之為逃避現(xiàn)實的謬誤。
9通殃、訴諸公眾的“論證”:認為“大家”都相信的就一定是真的度液。
10、在此之后画舌,因是之故:誤認為先后相繼發(fā)生的事情之間就有因果聯(lián)系堕担。
第十版更新較多,作者在前言對書中主要更新的部分做了一一介紹曲聂。
今天閱讀第一章《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維》霹购。
作者開宗明義地告訴讀者“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也就是說把已經(jīng)形成的思維結(jié)論展開反省朋腋、推理齐疙、評估、不斷完善的思維旭咽,包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贞奋。
開篇陳述了批判性思維的21項技能。
一穷绵、信念和斷言轿塔。分為客觀斷言和主觀斷言
客觀斷言:它的真或假不依賴于思考者認為它是真還是假。或為真勾缭、或為假揍障、或真假未知。
主觀斷言:它的真假取決于思考主體的看法俩由。是思考者主觀結(jié)論的陳述毒嫡。
客觀的、事實的觀點的真與假不取決于主體的看法采驻。
二审胚、論證
證明或支持結(jié)論的前提,以及這個前提必須和結(jié)論的“真”相關(guān)礼旅。前提必須令人信服膳叨。
思維盡可能正確需要多次檢視當初的思考。
三痘系、認知偏差
信念的形成過程總會摻雜一些難以察覺的人類固有的心理因素菲嘴。心理學家把這些時常難以預見的心理因素稱作認知偏差。
——《批判性思維》
我們傾向于使用各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作出判斷汰翠,這些認知偏差如影隨形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龄坪,甚至不加思考地得出結(jié)論。
結(jié)論的可信度→信念偏差复唤。
下意識鎖定某些情況來預測事件的可能性→啟發(fā)健田。
無意識地依據(jù)剛提及的事件的頻率來判斷這件事發(fā)生的可能性→可得性啟發(fā)》鹑遥——軼事概括妓局、錯誤共識效應(yīng)。
靠攏大多數(shù)人→從眾效應(yīng)呈宇。威力最強的認知扭曲之一好爬。
更愿意相信消極信息→消極偏見。
規(guī)避損失的積極性勝過積累收入→損失規(guī)避甥啄。
更容易發(fā)現(xiàn)或重視外人的缺點→圈內(nèi)偏見存炮。
更強調(diào)自己被意外或客觀條件的制約→基本歸因錯誤。
忽視與自己判斷的沖突而服從權(quán)威的指令→服從權(quán)威蜈漓。
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很難或不熟悉的問題的答案的正確率→過度自信效應(yīng)穆桂。
認為自己比大多數(shù)人的能力強→高于平均水平的錯覺。與之相對的是低于平均水平的錯覺融虽。
不必驚訝充尉,在形成信念的過程中,心理和本能所起到的作用與和客觀證據(jù)所起的作用旗鼓相當衣形。
——《批判性思維》
認知偏差來源我們長期的主觀認識驼侠、累加的偏見等姿鸿,對我們斷言的形成影響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導致我們的日常行為倒源、思考方式苛预、判斷結(jié)論脫離客觀實事,出現(xiàn)扭曲笋熬。
諸多的影響因素中不僅僅包含個人的固有認知热某、潛意識、習慣等胳螟,還有那些源于漫長的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慣常行為昔馋、思維模式,這類行為模式早已根植于我們基因中的因素糖耸,并悄無聲息地干擾著我們理性判斷秘遏。
比如認知偏差中最常見的“從眾效應(yīng)”,對人們理性判斷的影響也最大嘉竟。
想像一下在幾萬年以前邦危,人類的祖先群居在野外時,當同伴們突然四散奔跑舍扰,你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立即跟隨著同伴的方向一起逃跑倦蚪,而不是先用“理性”判斷發(fā)生了什么,確認伙伴們到底受到了獅子的驚嚇還是猴子驚嚇之后边苹,再采取逃跑行動陵且。
這樣的“理性”行為無疑讓自己過早成為野獸的午餐,“理智者”的基因不可能幸運地傳遞到今天了个束。那時慕购,祖先們“從眾”心理的傾向是最優(yōu)先的生存策略,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內(nèi)化到人類的基因里了播急,并時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思想。
英國著名科學家售睹、《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模因遺傳”桩警。
“模因論”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昌妹、信仰捶枢、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裳拢”
——《自私的基因》
我們英明神武的大腦做出來的自以為"正確"的抉擇與判斷烂叔,往往受到諸多的認知偏差干擾,而不知不覺掉進了思維謬誤的陷阱固歪。
行為經(jīng)濟學的“人的有限理性理論”也證明了這一點蒜鸡。
我們的視野極限就是我們的全部世界胯努,對身邊的事物和所處的世界的認知真不是我們想象那樣客觀,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和決策局限性可想而知逢防。如魯迅先生說叶沛。
一部《紅樓夢》,經(jīng)學家看見《易》忘朝,道學家看見淫灰署,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局嘁,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每個人所看到的溉箕,只是自己內(nèi)心里的認知。
——魯迅
人類何償不是如此啊悦昵。
克服認知偏差方法除了《批判性思維》提供的方法外肴茄,我還想到前一段時間接觸到的“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旱捧,工程師独郎、慈善家、貝寶(PayPal)枚赡、太空探索技術(shù)公司(SpaceX)氓癌、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
在本書的第一章《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維》中贫橙,作者這樣教誨讀者贪婉。
我們的大腦已經(jīng)被編入許多病毒,它們扭曲我們的認知卢肃,給我們帶上有色的眼鏡疲迂,并影響我們客觀思考的能力。
把批判性思考變成一種習慣吧莫湘!
——《批判性思維》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