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2021年居然已經過完兩個月了时捌。
感覺畢業(yè)后的日子好像一下子上了發(fā)條一樣吨枉,流逝速度極快又不受控制。
不知道是不是春節(jié)假期休得太過舒(懶)服(散),節(jié)后的狀態(tài)又回歸了茫然不知所措余赢。
我都把目前的工作稱之為“過渡期”,所以找著各種的借口不全力以赴去做哈垢。
可是也忽略了一個問題:每一個當下都是整個生命周期的過渡期。所以如果每一次都敷衍了事扛拨,那這一輩子貌似也只能平庸度過了耘分。
迷茫是一直存在的,但之前的的說辭是“等過完年再說”绑警;過完年了求泰,我又不知道了。
似乎這個轉折點總需要一些代表性的行為——比如辭職換工作计盒,好像前后都一樣平平無奇就失去了“轉折”的意義渴频。
去年辭職的原因是不喜歡公司的氛圍,而且覺得自己的價值沒有得到肯定北启;其實就是付出的勞動和所換得的報酬配比不夠卜朗。
換了一份工作后發(fā)現,普通應屆生的價值咕村,真的高不到哪里去场钉。于是調整心態(tài),把那些妄自菲薄都甩到身后去懈涛,可過程自己還是不滿意逛万。
反復去思考過考研的事情,越想越覺得這原來真的不只是用來拒絕上一家公司挽留的借口批钠。
我真的想考宇植,不是有多想搞科研攀高峰,就是被目前的茍且壓得爬不起來埋心,急于尋求出路罷了指郁。
我不知道除了這一條路,我還能怎么站起來踩窖。
當然坡氯,這不是“唯學歷”的論調,我以前根本看不上這些洋腮;我只是比較想念在象牙塔的“舒適”時光箫柳,以及遺憾沒有好好利用當時的資源和時間去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情,所以才導致現在的“一瓶不響啥供,半瓶晃蕩”悯恍。
我還記得去年寫過一篇文章,正好是離職修整心情的那段時間伙狐。因為不想再剝削父母涮毫,而自己也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撐全職備考瞬欧,又正好在書里看到這樣一句話“真要求學的人是不一定要進學校的”,所以壓力大到放棄這個念頭罢防。
我直到現在也不反對勸下我的這句話艘虎,因為我在社會上工作的這兩年里,確實學到了不少在校園里學不到的東西咒吐。
可我還是害怕野建,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已經找不到學習的狀態(tài)了恬叹;我怕這樣繼續(xù)下去候生,我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就只能被動接受平庸的自己了绽昼。
我知道很多道理唯鸭,我也沒有放棄閱讀的習慣,但我越來越強調“找不到自己”這件事情硅确。
可能是想得太多目溉,我也不清楚反復強調的這個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回首過往的一些瞬間菱农,總覺得當時的自己勇敢又厲害停做,然后就埋怨現在的自己不夠努力;可是大莫,自己往自己身上強加焦慮的意識蛉腌,后果不是越挫于勇,而是每況愈下只厘。
但翻看那些以前寫的日記或者微博烙丛,發(fā)現當時也沒有那么好過,也有高壓時刻羔味、也想過放棄河咽,看到雨過天晴不過是因為堅持下來了。
所以雖然不至于豁然開朗赋元,但也知道路應該怎么繼續(xù)往下走了忘蟹。
早上剛打開電腦的時候下意識寫下這一句話:“不知道方向的時候,就先做好眼前的工作搁凸;反正也沒別的事情媚值,為什么不能專心眼前呢?”
正是在無意之間為這篇文章定下了基調护糖,也算是意外之喜褥芒。
喜歡的號主維安在文章里寫過這樣一段話,她說:“找到自己想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情中的界限嫡良,把自己想做的目標放遠锰扶,用當下的工作磨練自己献酗。”
所以坷牛,我現下在做的事情就是磨練自己罕偎,也算是一種能力的儲備;那樣的話京闰,在堅持了挺久之后锨亏,再回過頭來看,也會發(fā)現自己依舊是勇敢厲害的人忙干。
我還是想做一個勇敢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