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筆記? 許海燕整理
? ? 一杖挣、了解科判架構
? ? ? 先教誡后示法,耳提面命后再直示道理
? ? 二、進入科判長文部分
1.教誡部分→示色身大患(總明業(yè)因苦果洲敢、別顯色身之患降铸、結示生滅時速)
A.經句:夫業(yè)系受身宋光,未免形累馏锡。
夫業(yè)系受身——
夫:發(fā)語詞
? ? 業(yè):是屬于過去世所造的善握童、惡兩種業(yè)因冀值。業(yè)有善業(yè)也物、惡業(yè)、無計業(yè)列疗。無計不屬善惡滑蚯,不受報,此處不說。
? ? 系:纏縛告材。眾生造業(yè)坤次,被業(yè)力所系縛,引導而來六道輪回里受這個身體斥赋。
? ? 造業(yè)是因缰猴,受身是果。依業(yè)受果——因為所造的業(yè)疤剑,或致在六道輪回中墮“三惡道”或得以在人道)
? ? “三惡道”的根源在于“三毒心”即“貪嗔癡”滑绒,簡要的說:即“貪”心重則墮“餓鬼道”、“瞋”心重則墮“地獄道”隘膘、“癡”心重則墮“畜生道”疑故。“三惡道”又名“三途”:即“火途”(地獄道)弯菊、“血途”(畜生道)纵势、“刀途”(餓鬼道)」芮“六道輪回”的生死浮沉并沒有一個“主宰者”钦铁,“業(yè)系苦相”:以依業(yè)受果,不自在故蹋嵌。就像“木頭”會“漂浮”于“水面”育瓜,“鐵球”會“沉墜”于“水底”一樣,并沒有一個“主宰者”在主宰著它們的“浮沉”栽烂。
? ? 業(yè)是過去業(yè)因躏仇,身是現(xiàn)在苦果。由于過去所造的業(yè)因所牽引腺办,而有現(xiàn)在的身體焰手,叫作業(yè)系受身。
未免形累(果)——業(yè)系苦相怀喉。
累:勞累书妻、累贅。? ? 形:身體躬拢、身形躲履。
造業(yè)受果,有此報身聊闯,免不了被身形所拖累工猜,而有諸苦。
? ? 苦:三苦菱蔬、五苦篷帅、八苦史侣、無量諸苦。皆因迷癡凡夫魏身,不了自性真心惊橱,而起惑造業(yè)。
? ? 造了業(yè)箭昵,就必被業(yè)力所系所累税朴,要受生死之苦報。我們來受身家制、投胎時掉房,是由第八阿賴耶識先來,就是由業(yè)力牽引著阿賴耶識而來人間受身慰丛。
阿賴耶識:阿賴耶也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曰“藏”瘾杭。唯識學說诅病,因為它藏著宇宙萬法的‘種子’,宇宙萬法都是這些種子變現(xiàn)出來的粥烁,所以叫藏識贤笆。這句話聽起來也許很奇妙,但是請問:我人所經歷過的事情讨阻,或所吸收的知識芥永,多半都能記憶起來,這些東西究竟記憶在何處钝吮?我們稱贊別人埋涧,說他‘學富五車’、‘胸羅萬有’奇瘦,這五車棘催、萬有又藏在身內何處?告訴諸位耳标,所有的經驗醇坝、知識、五車次坡、萬有呼猪,都變作種子,藏在阿賴耶識中砸琅。
(百度)阿賴耶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宋距,能藏、集藏明棍,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乡革。因其內涵深廣,佛四十九年說法從不同面向演說和歷朝各代翻譯版本等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稱為如來藏沸版、本際嘁傀、涅槃、一切種子識视粮、異熟識细办、 [1]? 依照各名稱的內涵,所指稱皆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蕾殴。
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笑撞,眼、耳钓觉、鼻茴肥、舌、身荡灾、意識瓤狐,和意根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批幌。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础锐,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yè)荧缘、惡業(yè)皆警、凈業(yè)、無記業(yè)截粗,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zhí)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信姓。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之業(yè)種,由第七識不斷地攀緣绸罗,配合外境六塵而不斷起意造作新業(yè)财破,同時不斷收集新業(yè)種,如是循環(huán)不已从诲。
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左痢,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系洛,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俊性,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
? 何謂‘三苦’描扯?
1定页、苦苦。世人既有生死之身绽诚,已經夠苦典徊,加上眾苦逼迫杭煎,簡直苦上加苦,故謂之苦苦卒落。
2羡铲、壞苦。那是每當偶爾出現(xiàn)的快樂失去時儡毕,所產生的痛苦也切。
3、行苦腰湾。那是諸行無常雷恃、不停變化、不得安定的痛苦费坊。
? 何謂‘八苦’倒槐?
1、生苦附井。在胎如處牢獄导犹,出胎如鉆穴隙,嫩膚一遇空氣羡忘,痛如刀割,所以初生的嬰兒磕昼,無不呱呱大哭一場卷雕。
2、老苦票从。人的身體發(fā)育到了頂點漫雕,即是老化的開始。這時生理退化峰鄙,漸漸眼花耳聾浸间,氣虛體弱,動作遲鈍吟榴,步履蹣跚魁蒜。
3、病苦吩翻。人體由地(固體)兜看、水(液體)、火(溫度)狭瞎、風(氣體)四大元素所組成细移,四大不調時,就會生病熊锭,纏綿床第弧轧,呻吟不已雪侥。
4、死苦精绎。死之苦比生之苦更劇烈速缨,人將欲死,四大分散捺典,痛如五馬分尸鸟廓,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5襟己、愛別離苦引谜。生離已凄愴,死別更斷腸擎浴,以及好景凋逝员咽,財產毀于一旦,凡此種種贮预,都常使世人淚滿襟贝室。
6、怨憎會苦仿吞。惡的眷屬來敗家滑频,或時常與仇人見面,都是難以言喻的痛苦唤冈。
7峡迷、求不得苦。求名求利你虹,以及所謀不遂绘搞,皆令人百般無奈、迷茫傅物、失望夯辖,浩嘆造化弄人。
8董饰、五陰熾盛苦蒿褂。五陰又名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卒暂。它的作用熾盛贮缅,把人的真性蓋覆了,使人迷惑顛倒介却,妄生分別執(zhí)著谴供,造作諸業(yè),故人死之后齿坷,復須再生桂肌。
? 何謂‘無量諸苦’数焊?
人人除了上面所說之三苦、八苦之外崎场,尚有來自人事方面的無禮佩耳、侮辱、誹謗谭跨、污蔑干厚、漫罵、冤枉螃宙、加害等等蛮瞄,并有來自自然界的日曬、風吹谆扎、雨打挂捅、饑渴、寒熱等等堂湖。
? ? 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闲先,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无蜂,吾有何患伺糠。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什么憂患斥季?我有身體训桶。
? 形累的表現(xiàn):
身體上的痛苦:老、病泻肯、死。
? ? 心理上的痛苦:貪慰照、嗔灶挟、癡(三毒,根本性煩惱)
? ? 身為苦本毒租,且沒法離開稚铣,業(yè)道至此。但若要解脫苦果墅垮,則可以身為所緣惕医,去通達有無自相,有無自體性算色。只有找不到自體性(即無自體性)抬伺,才可看待所遇境界,才可看待痛苦等生命現(xiàn)象灾梦。要修善業(yè)峡钓,修斷煩惱妓笙,得到涅槃寂滅之樂,才能離苦能岩。這樣后世即不墮入三惡道寞宫,且無三途之苦。
快樂拉鹃,不過是痛苦的暫時止行辈赋。
? ? PS:有了這樣的觀念之后,人生想法膏燕、知見就與常人不同钥屈,就會好好地修福慧煌寇,在無常中好好利用身體去修行焕蹄。
? ? 無常、老阀溶、病腻脏,是佛出現(xiàn)的最重要因緣。
? ? 無常:
? ? 粗品無骋停——朝存夕亡
? ? 中品無秤榔罚——人命在呼吸間
? ? 細品無常——念念迅速击纬,剎那間
? ? 無常分粗無常和細無常鼎姐,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興衰苦樂更振、朝代變換等明顯變異是粗無常炕桨;一切因緣造作法在當下的一剎那就壞滅的特性是細無常。
? 它們都是讓人最痛苦的肯腕,所以要修行献宫。要突破這些障礙,讓自己可以在心情上打氣实撒。所以要有空性見解姊途,無常的見解。
四知态、祖師告誡我們時光不可空過捷兰。
“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指自己的心负敏,除自己之外都是依報贡茅。
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正報”指有情的身心;“依報”指身心所依止的國土器物等其做。
? <丁福寶佛學大詞典>:一友扰、依報彤叉,又名依果,即世界村怪,國土秽浇,房舍,器具等也甚负。諸眾生因先業(yè)而感之柬焕,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報梭域。二斑举、正報,又名正果病涨,即五蘊之身也富玷。諸眾生各因先業(yè)感得此身,是正彼之果報既穆,故名正報赎懦。見華嚴大疏一。
“依報隨著正報轉”幻工,正報是指自己的心励两,除自己之外都是依報。我們依靠生存的環(huán)境囊颅,一切人事物当悔、山河大地都屬于依報,乃至于諸佛菩薩踢代,也是我們的依報盲憎。佛家講的“依正”,此概念必須要清楚胳挎、明白饼疙。
? ? 我們的心正,感應就正串远;心邪宏多,感應就邪儿惫,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澡罚、“一切法唯心所現(xiàn)”。外面環(huán)境不好肾请、惡劣留搔,是自己的心邪、心惡劣铛铁,決不能怪外境隔显。如何改進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却妨?要從心上去改;心正括眠,一切法都正彪标。所以,諸佛菩薩的生活是那么莊嚴掷豺。
? 只有一個實體的“我”捞烟,及自己的居所(家)。最大的家是自己的身體当船,身體沒了题画,再找一個,從這角度上說德频,“我”是我生的苍息,這一世死了,一定會再去找一個壹置,找到什么抓什么(即引業(yè)竞思,井藤)
? ? 業(yè):大善、大惡蒸绩,氣氛感應(未知生衙四,焉知死)。生前若喜歡潮濕患亿、黑暗等传蹈,就會感應到各種現(xiàn)實環(huán)境,死后也一樣步藕。死亡投胎如搖彩惦界,轉非隨意,一定要在活著時好好經營咙冗,向往什么死后也一樣沾歪。所以,孔子講究五倫十義雾消,敦倫盡分灾搏,和合很重要,死后也會去類似環(huán)境立润。
? 趙孟頫畫馬
約莫1308年至1311年間,趙孟頫應元武宗之命畫馬狂窑,與其佛緣相關的“畫馬變馬”之掌故即便產生。彼時桑腮,正值趙孟頫構思《浴馬圖》之際泉哈,他日里觀察,夜里思索,后一日午睡竟于夢中也開始想起馬來丛晦。他夫人管氏見他久睡不醒就到他榻前欲掀帳叫他奕纫,誰知蚊帳剛起管氏便大驚失色,高喊出聲烫沙。趙孟頫因此醒轉匹层,問道:“你為何大叫?”管氏答曰:“我在床上不見你锌蓄,卻見匹馬又固。”趙孟頫不明緣由煤率,后得高僧法師開示仰冠,知道了“世間萬物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的道理蝶糯,由此開啟了佛緣洋只。至于這則掌故的道理,頗同《觀無量壽經》中“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昼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识虚。是故汝等,心想佛時妒茬,是心即是担锤,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乍钻。是心作佛肛循,是心是佛”。心想馬時银择,心即是馬多糠,心想佛念佛時,心便是佛浩考。
? 身是苦果
? 因有身夹孔,苦主才會找上來,受業(yè)所系析孽,過去所有的債搭伤,在你身上追
? 身亦是苦具
? ? 是身體,所以要滿足它袜瞬,一生辛苦努力都為了它怜俐,但最終弊壞,因此吞滞,生命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可笑的佑菩。老、病裁赠、死殿漠,侍候身體,最終也要滅亡佩捞,但依理也是成立的绞幌,那怎么辦?
? ? 人生短暫一忱、無常莲蜘,一萬個理由證明明天會死,今天是最后一天帘营,請問何事是最重要的票渠?因而要去想怎么過,要利用有限寶貴時間芬迄,幫助自己脫離老病死循環(huán)问顷,抓住覺受,有熱情有欲禀梳,才會立住杜窄,固本,堅持算途。就不會晏然空過塞耕。
? ? 身體是過患,亦是修行的最大工具嘴瓤,保養(yǎng)也不保養(yǎng)扫外,如何行?養(yǎng)生也是保養(yǎng)廓脆,同樣行為畏浆,卻不同發(fā)心,就有著不一樣的境界狞贱。一是養(yǎng)自己的身體刻获,使其光鮮;另一是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瞎嬉,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蝎毡。我們既是身體的奴仆,亦是身體的主人氧枣,可以支配它沐兵。
? ? 你要幫助他人脫離老病死的痛苦徃,你自己也須有脫離老病死的能力便监≡眩“己欲立而立人碳想,己欲達而達人』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