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看見建筑征文的時候,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xiàn)出來的就是“羌城”二字瓦糟。他就如一杯酒筒愚,在我心底持久發(fā)酵,隨著時間流逝菩浙,越發(fā)經(jīng)久醇香巢掺。這一次,我便借建筑征文之名劲蜻,把他推向眾人眼前陆淀。
水磨羌城位于四川省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水磨鎮(zhèn),從成都到水磨羌城全程約73公里先嬉,羌城特色集中了阿壩州大部分地級縣風光縮影倔约,在這里你可以領略九寨黃龍的無限風光,領略若爾蓋草原的寬廣坝初,領略四姑娘山的皚皚白雪浸剩。
這是一座匯聚了藏羌風格的別致之城,別具一格的古鎮(zhèn)鳄袍;這是一座歷經(jīng)死亡之后的希望之城绢要,重生的代表;這是一座匯聚愛心的友好之城拗小,銘記著恩情重罪。這是一種少數(shù)民族獨特的代表,羌族建筑哀九。
為什么稱他為羌城而不是“羌寨”呢剿配?
羌寨”是曾經(jīng)散落于高山峽谷的傳統(tǒng)羌民族居住形式,經(jīng)過5.12地震的摧殘后殘留無幾阅束。后在重建中融入了現(xiàn)代建筑的部分元素呼胚,從地勢險要、普遍單棟獨立存在息裸、積少成多自然形成的建筑群寨子蝇更,到大膽創(chuàng)新,由寨到城呼盆,布局建筑單體170棟年扩,建筑面積五萬平方米,形成禪壽老街访圃、飛鴻廣場厨幻、羌碉廣場等配套設施完善的新城鎮(zhèn),完美體現(xiàn)了從古樸、粗放的傳統(tǒng)建筑群落邁向現(xiàn)代化城鎮(zhèn)的新羌城概念况脆。
水磨羌城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平绩,使之成為羌族建筑城鎮(zhèn)化的典范,被譽為“中國最美羌城”漠另。
他將羌族的建筑特點融入現(xiàn)代城鎮(zhèn)規(guī)劃中捏雌,把羌寨建筑的石結構、泥結構笆搓、石木結構性湿、木結構等建筑方式綜合運用,集羌族建筑之大成满败。一個有歷史底蘊肤频、文化魅力的綠色生態(tài)新水磨成功實現(xiàn)了古老羌寨向現(xiàn)代羌城的演變。
水磨羌城是水磨古鎮(zhèn)的一部分算墨,水磨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汶川縣南部的岷江支流壽溪河畔宵荒,早在商代就享有“長壽之鄉(xiāng)”的美譽,時稱老人村净嘀,后更名為水磨至今报咳。
北宋文豪蘇軾在他的《和桃花源詩并序》中寫道:“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蜀地青城山老人村挖藏,有見五世孫者暑刃,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醋膜眠,而溪中多枸杞岩臣,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宵膨〖芑眩”可見,在蘇軾眼中辟躏,當時的水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桃花源”谷扣。明代詩人郭莊也曾賦詩描繪他眼中的水磨美景:“谷口鶯啼細竹,洞門犬吠桃花鸿脓。駐世何須丹灶抑钟,仙風吹長靈芽”。
而如今的古鎮(zhèn)雖不再稱作老人村野哭,但他寧靜安然的氣氛,悠閑自得的環(huán)境依然讓你垂涎三尺幻件。
5.12地震之后拨黔,水磨在佛山市的援建下,將古今歷史文化交匯绰沥、川廣發(fā)展理念結合篱蝇、藏羌人文風情薈萃贺待,儼然一幅“高山峽谷、湖光山色零截、古街林立麸塞、風情四溢”的“水墨畫”,被譽為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第一鎮(zhèn)涧衙。
水磨鎮(zhèn)既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交融區(qū)哪工,在災后重建中賦予其厚重的南粵新元素,內地風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輝映弧哎,西蜀人文和禪佛文化聯(lián)袂綻放雁比。羌城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熠熠生輝。
昨天是羌歷新年撤嫩,羌城里一定舉辦了盛大的篝火晚會偎捎,熱情的羌民一定舞動著歡快的鍋莊之歌,高唱著熱情的敬酒歌序攘,而我再無緣參與茴她,只能想象他獨特的風情。
既提到篝火晚會程奠,必提及萬年臺败京。羌歷年的夜晚,萬年臺前的熱鬧可想而知梦染。
據(jù)悉萬年臺始建于明萬歷25年(公元1588年)赡麦,毀于90年代末∨潦叮“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泛粹,經(jīng)考古調查后依原樣進行修復。建筑坐南朝北肮疗,總占地面積86平方米晶姊,建筑平面是“凸”形分布,歇山頂伪货,穿斗抬梁式結構们衙,七架九脊檁,素筒瓦屋面碱呼,灰塑脊蒙挑,頂施藻井,并彩繪愚臀。具有古樸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忆蚀,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及川西民居建筑結構的簡潔、樸實、莊重等特點馋袜,是研究中國戲劇發(fā)展史寶貴的實物資料男旗。
每一個到羌城旅游的朋友總愛在萬年臺上拍照留念,不過由于其是木質結構欣鳖,各位前去的朋友一定要小心走動察皇,注意安全。
萬年臺位于禪壽老街的中部泽台,萬年臺的對面是大愛無疆廣場什荣,它的旁邊是字庫塔。
禪壽老街师痕,一個看似普通卻又極具內蘊的名字溃睹。
“禪”是佛山市的簡稱,它與老人村的“壽”合在一起胰坟,成為了這條老街的名字因篇。而“禪壽”諧音“長壽”,既代指老人村笔横,又象征著佛山與水磨的深厚情誼竞滓。
禪壽老街全長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吹缔,兩側分布的春風閣商佑、大夫第、萬年臺厢塘、字庫茶没、白塔等建筑風格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系之大成,是典型的羌晚碾、藏抓半、漢相結合的明清風格建筑。具有輪廓清晰格嘁、布局深蘊笛求、多軸線明確等特點,體現(xiàn)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和設計理念糕簿。
走進古色古香的水磨禪壽老街探入,滿眼盡是白脊青瓦的樓臺亭閣,古樸典雅的窗雕欞刻懂诗,居民樓不會超過十米蜂嗽,一派濃郁的川西民居建筑風格。
隨處可見的祥云响禽,羊頭繪刻徒爹,讓你沉浸濃郁的羌族風格之中荚醒。
禪壽老街的盡頭是蘊含宗教文化的春風閣芋类。
“春風閣”是深入挖掘水磨古鎮(zhèn)歷史文化隆嗅,提煉結合藏羌漢民族建筑特色精華而修建的景觀建筑。建筑構思奇妙侯繁,獨具匠心胖喳,主題建筑秉承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造法式,細部裝飾具有濃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贮竟,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機融合丽焊,體現(xiàn)出各族人民在災難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韌性和凝聚力,是民族大團結的有力見證咕别,亦是登臨觀瀾的絕佳場所技健。
我也只曾登臨過一次春風閣閣樓,虔誠的敬香拜佛聽梵音惰拱。
從春風閣往上走就到了匯聚文明的“大夫第”雌贱,大夫第,顧名思義是大夫的府第偿短。
大夫是古代對做官的人的雅稱欣孤,該大夫第坐北朝南,占地面積大約是390平方米昔逗,它的屋檐采用門樓式三檐懸三頂(中間高兩側低)降传,穿斗式架梁,二進四合院布局勾怒,是川西民居規(guī)格較高婆排,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他是清代舉人吳騫的府第笔链,他曾經(jīng)還當過惠州知府段只,由此可以看出來我們汶川與廣東是早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情誼源遠流長卡乾。
萬年臺的對面就是寬闊的大愛無疆廣場翼悴,廣場旁則是著名的字庫塔。
字庫塔又名“惜字宮”幔妨、“敬字亭”鹦赎、“圣跡亭”、“文風塔”误堡、“焚字爐”等古话,是古人專門用來焚燒字紙的建筑。字庫塔始自唐宋锁施,興于明清陪踩,是我國古代“惜字如金”杖们、“敬天惜字”傳統(tǒng)文化觀念影響的產物。該字庫始建于清代肩狂,90年代初期毀壞摘完,“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經(jīng)考古調查后依原樣進行修復傻谁。字庫廣場照壁斗書“大愛無疆”四字孝治,寄托了災區(qū)人民對廣東佛山同胞鼎力相助、攜手共建的感激之情审磁。
我猜這里昨晚一定熱鬧非凡谈飒,羌族人民穿著他們特有的服飾,跳著他們特有的鍋莊态蒂,喝著他們特有的青稞酒杭措,慶祝他們共同的節(jié)日。我曾有幸見過這樣的盛會钾恢,而今卻只能憑想象去參與其中手素。
沿著青石板小徑向下走,你會經(jīng)過嶺南風格的鍋耳墻赘那,典雅古美的美人靠刑桑,看見歷史悠久的水磨。這里有特色的青稞糖募舟,千錘酥祠斧,地道的臘肉和水磨豆腐。當然你或許會遇見更多的身著特色民族服裝拱礁,身姿婀娜的羌族姑娘或高唱著民歌的健壯的羌族小伙琢锋。
水磨作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生活用具,最早記載于晉代呢灶,漢代以后蓬勃發(fā)展吴超,三國時期多功能水磨機具已經(jīng)誕生成型。
宋代葉適《財總論二》:“坊場鸯乃,河渡免引鲸阻,茶場,水磨之額缨睡,止以給吏祿而已”鸟悴。該水磨為明晚期建造,距今有400余年歷史奖年。它是水磨古鎮(zhèn)以傳統(tǒng)農業(yè)為主導產業(yè)的歷史縮影细诸,也是古岷江流域農耕文化的真實寫照。
沿著青石板小徑往下走陋守,終于看見了古色古香的牌樓震贵,檐角飛揚利赋,雕樓繪刻,上刻禪壽老街四字猩系。
當然媚送,這并不是終點,老街的另一邊更有歷史和信仰蝙眶。老街的左邊熱鬧非凡季希,右邊卻安寧和諧褪那。
矗立在中央的是水磨亭幽纷。
如若走累了,你可以走上亭子博敬,在亭中稍微小憩友浸,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清風拂面。享受老街熱鬧中的別致安寧偏窝。
水磨亭的旁邊就是著名的白塔收恢,經(jīng)過時間的沖刷,他已經(jīng)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祭往。
白塔藏語音譯為“曲登嘎布”伦意,亦稱“吉祥白塔”。塔身外形如藻瓶硼补,粗細相間驮肉,方圓搭配,造型優(yōu)美已骇。水磨白塔是古印度教及藏教東漸的實物佐證离钝,亦是歷史上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的物證,表達了各民族人民對和平褪储、幸福的虔誠祈愿卵渴。
一串串、一片片以經(jīng)咒圖像木版印于布鲤竹、麻紗浪读、絲綢和土紙上的各色風幡在風中飄蕩,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辛藻,構成了一種連地接天的境界碘橘。成串成串拉掛在亭子和松樹間的彩旗,印滿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語揩尸、經(jīng)文蛹屿、佛像、吉祥物圖形岩榆。它們就是風靡藏區(qū)的“經(jīng)幡”错负。走在其中坟瓢,使你不自覺的感到一種來自內心的安詳和放空。
繼續(xù)往下走你會來到羌城的各大展館犹撒,這里是阿壩州各縣的縮影折联,如果你夢想走遍神秘的阿壩州,卻又無法實現(xiàn)识颊,那你可以在這里遇見州府特別的馬爾康诚镰,美如幻境的九寨黃龍,皚皚白雪的四姑娘山祥款,廣袤無垠的若爾蓋草原清笨。
雨后的青石板小徑和登上信仰之路的階梯。無不讓你感受到來自羌城的包容刃跛,和對心靈的撫慰抠艾。
最后你一定會來到讓人最為向往的羌碉。
水磨羌城碉樓是整個羌城的標志性建筑桨昙,高10米左右检号,雄偉氣派,大氣磅礴蛙酪,它蘊含了羌族的千年歷史與建筑文化齐苛,凝結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羌族特有的一種建筑形式桂塞。千百年來凹蜂,羌族先民為了避免戰(zhàn)亂,世代遷徙藐俺,碉樓成了他們防御的建筑炊甲。而如今和平時代,碉樓則是我們回望歷史的珍貴文物欲芹。
如果你累了卿啡,那么停下來,尋一處茶樓菱父,靜坐相思颈娜,觀景不語。
曾作為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浙宜,這里當然少不了令你留念的茶官辽,紅茶,綠茶粟瞬,白茶同仆,黑茶,當然裙品,更特別的是屬于羌族人獨有的羌茶--羌芽俗批,茶水碧綠俗或,喝完唇齒留香,你不妨一試岁忘。
坐在茶樓辛慰,憑欄遙望,融合了羌干像、藏帅腌、漢建筑風格的春風閣近在咫尺,萬山從中一點紅麻汰,十分顯眼和諧速客;遠處的壽溪湖水面平靜,湖光樓影遙相輝映什乙;而另一側的河水沿著堤壩一瀉千里挽封,匯入岷江;這一靜一動臣镣,動靜合一,令人稱奇智亮,讓人陶醉忆某。遠眺重山層層疊疊,高山峽谷阔蛉,氣勢恢宏漾肮;近瞰流水汩汩而來器予,湖光山色,水墨畫;放眼望去玄组,滿目古鎮(zhèn)盡收眼底,此時此景荠割,你方感小鎮(zhèn)鳳凰涅槃的來之不易玷或。
除此之外,更有匯聚民族特色的西羌匯和禪城橋毕莱,便不再一一道來器贩。
水磨羌城,在這里等你朋截,愿你遇見更美的他蛹稍,擁有一段妙不可言的邂逅。
欲知征文詳情請點擊建筑城市征文‖到過不一樣的城市部服,遇見不一樣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