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雪花如糖
翻開她的作品慌随,你會感嘆《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在發(fā)黃的扉頁上躺同,曾寫下你與她的《邂逅》阁猜。《初相遇》在《那顆開花的樹》下蹋艺,她向你輕輕地訴說著《蓮的心事》剃袍,《緣起》緣滅,這不過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捎谨∶裥В《回首》往事憔维,韶華易失,她的作品永遠都散發(fā)著《七里香》的味道畏邢。 -----席慕蓉詩歌串聯(lián)
不管是70后业扒、80后,甚或是90后舒萎,或許你的青春都曾和席慕容邂逅過程储。她的詩淺顯靈動,很少晦澀難懂臂寝,感情細膩真摯章鲤,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在看似平常的文字中咆贬,跳躍著令人著迷的情懷败徊。無論是寫青春還是愛情,亦或是鄉(xiāng)愁掏缎,那透明的憂傷集嵌,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觸動你。
初次聽到席慕蓉御毅,還是在高中時代根欧。班里一位很喜歡寫詩的女生,在筆記本的扉頁上用娟秀的字跡抄寫著"青春是一本太過倉促的書"端蛆。起初我還以為是她自己所寫凤粗,便有一種驚為天人的感覺早像。當她羞澀地說出席慕蓉三個字的時候廊驼,我立刻被這個充滿芬芳又浪漫的名字所吸引。
01.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席慕蓉唧喉,出生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重慶呆躲。由于動蕩的時局异逐,年幼的她不斷地隨父母輾轉。5歲到香港插掂,11歲到臺灣灰瞻。每到一個地方,她都以一個插班生的身份面對一群陌生的同學辅甥。也許詩人天性的敏感酝润,她總覺得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更由于蒙古族的身份璃弄,老師和同學常對她投來異樣的眼光要销。
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里,難免會滋生出莫名的孤獨夏块。
寫詩疏咐,不過是青春期的少女排解無法言說的憂傷罷了纤掸。即使作品經(jīng)常發(fā)表在校刊上浑塞,她也沒有打算成為一名詩人借跪,而是選擇當一名畫家。
1956年缩举,席慕蓉考入臺北師范藝術科垦梆,正式學畫。大學畢業(yè)后又去意大利進修西方油畫仅孩。這樣的求學之路顯然是奔著職業(yè)畫家而去托猩。
留學歸來,她潛心作畫并多次舉辦畫展辽慕,有次甚至抱著五十多幅作品坐火車去歐洲展覽京腥。畫壇中,她小有名氣并多次獲獎溅蛉。但和詩名相比公浪,終究黯淡了許多。
促使她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船侧,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欠气。她將詩歌題寫在畫作上展出,沒想到大受歡迎镜撩。此后预柒,許多雜志紛紛向她拋來橄欖枝。就這樣袁梗,她以一種既出乎意料又似乎順其自然的方式踏入文學圈宜鸯。
1981年,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出版遮怜,引起轟動淋袖,席慕蓉受到臺灣眾多青年男女的青睞。這本詩集也再版七次锯梁,銷量一直位居暢銷榜前列即碗,她因此獲得了"詩中瓊瑤"的稱號。八十年代末涝桅,席慕蓉風越過海峽拜姿,席卷大陸,她和汪國真一起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冯遂。
每個人的青春,都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谒获。席慕蓉的詩像一股緩緩流淌的清泉蛤肌,注入每一個少男少女的心田壁却。替他們表達出那種淺淺的憂傷,訴說著心底的秘密裸准。
當讀到"無緣的你啊展东,不是來得太早,就是太遲"以及"朋友啊炒俱,那不是花瓣盐肃,那是我凋零的心"時,這樣的遺憾會觸動你权悟,但又不會有撕心裂肺般的疼痛砸王,而是剛剛好,恰如一道明媚的憂傷峦阁,不深不淺谦铃,鐫刻在歲月里。
還如榔昔,膾炙人口的作品《青春》驹闰,以裝訂拙劣的書來比喻青春的倉促,而匆匆恰恰又是青春的珍貴之處撒会。對時光流逝的淡淡傷悲嘹朗,都化成一句:我含著淚,一讀再讀诵肛,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屹培。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曾掂。但這種愁又是那么動人惫谤。
02.你永是我的伴侶,我是你生生世世溫柔的妻
有人曾問珠洗,為什么席慕蓉的詩純真而不矯情溜歪、恬淡而又不失溫暖,幾乎見不到犀利尖銳的表達许蓖。讀她的作品蝴猪,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一張溫婉、親切的面容膊爪,而不是一幅手執(zhí)利劍自阱、面目猙獰的模樣。
答案只有一個字: 愛米酬。
一個浸潤在愛情中的女人沛豌,她的內心是富足和美好的。即使再堅硬的軀殼赃额,也會因愛的溫暖而融化加派,變得柔軟叫确。
和先生陳北海的相遇是在意大利留學時期。身為理工男的陳北海芍锦,細心體貼竹勉,善解人意,對女生頗為照顧娄琉,很有紳士風度次乓。
當愛情襲來時,席慕蓉牢牢地抓住了它孽水。
在他生病之際票腰,她特意煲了一份白米粥送到陳北海寢室⌒偌看似一點都不浪漫的舉動丧慈,卻讓陳先生堅定地將她認作自己終生的伴侶,因他還喜歡席慕蓉簡單主卫、直來直去的說話方式逃默,與這樣的女生相處很舒適,不必費盡心思去猜她想什么簇搅。
盡管她根本不會也不愛做飯完域,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賢妻良母,但他用一生的愛瘩将、欣賞與包容來支持她吟税。
他像一個忠實的粉絲,熱情地當她的第一個讀者姿现,還在會見朋友時肠仪,把妻子的簽名作品當作珍貴禮物贈給友人。他毫不嫉妒妻子比她有名备典,只是希望人們不要誤將他稱作"席先生"异旧。
這樣的男人,一定是佛祖派來的提佣,讓她在最美的年華吮蛹,遇見他; 讓她在漫長的黑夜,不再從哭泣的夢中醒來; 讓一顆孤寂的靈魂有了可以桶杵粒靠的港灣潮针。她珍惜這份愛,并把這份情感滲入作品中倚喂,讓讀者也沐浴這份生命中的美好每篷。
多么希望他能生生世世地愛著她、守護著她。她在心里《祈禱》著:
我只能來這世上一次 所以/ 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 好讓他能在夜里低喚我/ 在奔馳的歲月里/ 永遠記得我們曾經(jīng)相愛的故事雳攘。
然而带兜,2009年枫笛,陳北海因病去世吨灭。永失至爰,她悲傷而又深情地寫下這份熾熱的告白:
你是那疾馳的箭
我就是你翎旁的風聲
你是那負傷的鷹
我就是撫慰你的月光
你是那昂然的松
我就是纏綿的藤蘿
愿天長地久
你永是我的伴侶
我是你生生世世
溫柔的妻
03.離別后刑巧,鄉(xiāng)愁是一顆沒有年輪的樹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這是席慕蓉在1978年寫的《鄉(xiāng)愁》喧兄。生于南方長于南方的她,卻對自己的祖籍一一蒙古高原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掛念啊楚。由于父母都是蒙古族吠冤,母親又是蒙古王族的公主,當他們講述著故鄉(xiāng)時恭理,那目光仿佛越過萬水千山拯辙,投射到那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而母親每每聽到蒙古音樂颜价,便會淚流滿面涯保,那涌動著濃濃的鄉(xiāng)愁,也一直籠罩著她的心靈周伦。而生活在臺灣的席慕蓉夕春,卻無法找到文化上的歸屬感。這種急切和焦慮迫使她想親自走進大漠专挪,替父母也替自己尋覓那份夢縈魂牽的情結及志。
1989年,這個夢想實現(xiàn)了寨腔。
當她踏進父親的草原時速侈,目睹著蒼茫的原野,寂靜的夜空里迫卢,星輝閃爍倚搬, 在這樣美麗又廣闊的大自然中,她被一種巨大的幸福感包圍; 當她赤足淌進母親的河時靖避,那潺潺的溪水漫過腳跟潭枣,一股強大的歸屬感滲進她的每一個細胞。
血脈里流淌的基因幻捏,在這一刻復活盆犁。她失聲地痛苦起來,高原啊篡九,母親谐岁,你深切呼喚著的遠方游子,她終于回來了,回到了你的懷抱伊佃。
席慕蓉窜司,從這片土地上找回了生命的源頭,拼接成一個完整的自己航揉。從此塞祈,塵埃落定,再無缺憾帅涂。
從鄉(xiāng)愁里走出的席慕蓉议薪,腳步越來越遠,視野越來越寬闊媳友。幾十年來斯议,她的足跡遍布半個中國,從大興安嶺到天山醇锚,從鄂爾多斯大草原到貝加爾湖畔哼御,她熱切地向世人介紹蒙古族群文化,消除漢蒙之間的隔閡焊唬。
在游歷中恋昼,當看到父母記憶中美麗富饒的土地早已成為一片荒漠與廢墟,她為環(huán)境的迅速惡化求晶、文化的衰落而急切地訥喊:
土地不在了焰雕,天空還在,軀體不在了芳杏,靈魂還在矩屁,歷史不在了,記憶還在爵赵。
晚年的席慕蓉吝秕,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歌、散文空幻,向世人介紹瀕臨消亡的草原文化烁峭,凸顯蒙古族人的精神特質,撫慰年青一代的心靈秕铛。
從個人的尋根之旅慢慢地轉為對整個游牧文化的回歸與關注约郁,這是一種大愛,一種精神追求境界上的升華但两,也體現(xiàn)了一個知識分子內心深切的人文情懷鬓梅。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席慕蓉谨湘,原名穆倫·席連勒绽快,慕容即穆倫的諧音芥丧,蒙古語里為大江大河的意思。她不僅表面上散發(fā)著恬淡的芬芳與浪漫坊罢,更是一條寬闊的大河续担,緩緩地流淌著的是對青春、對爰情活孩、對故鄉(xiāng)對民族的愛物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