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水木;攝影:馮水木厉熟、陳志強、成都市錦江區(qū)檔案館]
? ? ? ? 說起看電影认轨、逛商場的好去處月培,老成都人都會想起鹽市口杉畜。這個地處鬧市中心的金口岸衷恭,從清朝官鹽店開始的。而它的得名灭袁,亦因此而起窗看。鹽市口在成都曾是最“洋盤”(時尚)的地方,幾乎每個年代软瞎,都有它的洋盤故事涤浇。
? ? ? ? 鹽市口在清朝時并非片區(qū)名魔慷,而是實實在在的一條街。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蜻展,因在此設(shè)了官鹽店而有街名召边。街雖不長隧熙,從染房街邊金河上的錦江橋北側(cè)起,至東御街東口止音念,橫跨原西東大街,不過百米左右整葡。但鹽市口地處市中心讥脐,乃是連接下西順城街旬渠、東大街、九龍巷(現(xiàn)青年路)枪蘑、東御街岖免、青石橋等鬧市的咽喉之地,又是東西南北交通的樞紐话侧,商業(yè)價值極大栅炒,可稱為成都“第一金口岸”赢赊。鹽市口后漸漸成為片區(qū)名,原街也歸入下西順城街叭披,但名稱一直保留至今玩讳。1966年8月鹽市口還改稱過“英雄口”熏纯,1981年才恢復(fù)原名。
? ? ? ? ? ? ? ? ? ? ? ? ? ? ? ? ? ? ? ?廁所旁邊有美食
? ? ? ? 或許是沾官鹽店的光误窖,鹽市口一帶賣米面油的字號很多。錦江橋(現(xiàn)已不存)邊的“昌號”霹俺、“發(fā)森茶號”柔吼、“蜀山釀造社”、“福林閣號”丙唧、“天興茶號”等十幾家店鋪都經(jīng)營米油雜貨愈魏。
? ? ? ? 此外,鹽市口的飲食店也各有特色想际∨嗦“賴湯圓”和“夫妻肺片”在此設(shè)有分店,著名的“金玉軒”醪糟店也設(shè)有門面沼琉”惫叮“三友涼粉”正對東御街口打瘪,每天食客云集。黃白涼粉傻昙、紅油辣子紅得醉人闺骚,“譚豆花”終日熱氣騰騰、清香四溢妆档∑“竹林小餐”原在福興街,20世紀(jì)50年代遷至鹽市口贾惦,以其風(fēng)味獨特的灌湯白肉胸梆、蒜泥白肉聞名遐邇。
? ? ? ? 最有名氣的當(dāng)數(shù)公共廁所旁的“紅苕食堂”(后改為“清潔食堂”)须板,可能是成都少有的以紅苕為主要原料制作菜肴的飯館了碰镜。在沒有解決溫飽的年代,常常搭配紅苕供應(yīng)給居民习瑰,怎樣變換花樣使紅苕能吃得可口绪颖?“紅苕食堂”里的師傅想盡了方法,做出了讓人大開眼界的各種紅苕食品甜奄。這里的紅苕面粉粑軟糯香甜柠横、冰糖紅苕甜得爽心、苕絲炒蒜苗清香宜人课兄、苕塊燒豆腐麻辣鮮香回甜牍氛、苕丁炒蘿卜軟脆搭配,這些菜肴使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的市民獲得了口腹的滿足烟阐。我母親在“紅苕食堂”就餐后搬俊,大受啟發(fā)踱稍,回家就給我們做紅苕粑、苕絲炒蒜面悠抹,吃得我們直喊“好安逸”(舒適珠月、滿足)。因和東大街楔敌、青年路夜市相連啤挎,鹽市口的夜市也熱鬧非凡。賣“梆梆糕”的販子清脆地敲著竹梆卵凑,吸引著路人的眼光庆聘。“豌豆糕”的賣者則很能唱念:“豌豆油的糕勺卢,油的油的糕伙判。大人吃了有力氣,小孩吃了學(xué)問高黑忱⊙绺В”他還能將成都的街名編排得趣味橫生:“童子走馬狀元街,提督殺牛梨花街甫煞,將軍聯(lián)升春熙路菇曲,染房臥龍學(xué)道街……”安樂寺北側(cè),門首一姓劉的道士抚吠,一人居店常潮,專做三合泥,整日悶不作聲楷力,生意極好喊式,回堂買主吃了一回想二回∠舫“李森記酒家”的兔肉和青果拐棗酒別具風(fēng)味岔留,其椒麻豆腐干回味悠長,又耐嚼又爽口剪勿,主人也會唱賣:“椒麻豆腐干贸诚,麻辣豆腐干,又有花椒又有鹽厕吉,吃了好了然酱固。”從街頭到街尾头朱,走到哪里都能聞到撲鼻的美食香运悲。
? ? ? ? ? ? ? ? ? ? ? ? ? ? ? ? ? ?寬幕電影亮成都
? ? ? ? 慢慢的,鹽市口有的就不只是美食了项钮。1965年12月31日班眯,我在成都郊區(qū)社教工作團青龍公社工作隊做事希停,為了讓我們這些工作隊員歡度元旦,團里給每人發(fā)了一張人民電影院的電影票署隘,影片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宠能。這可讓我興奮不已,看電影磁餐,這在當(dāng)時是很享受的一件事违崇,但我沒有想到,電影院居然放映的是彩色寬銀幕诊霹!宏大的場面羞延、壯觀的布景、精彩的演出脾还,讓每一個觀看者都愜意無比伴箩。
? ? ? ? 在當(dāng)時,全成都其他影院放映的《東方紅》都是普通銀幕鄙漏,只有人民電影院率先放映寬銀幕嗤谚。此后,人民電影院連續(xù)放映了一個半月的《東方紅》泥张,場場爆滿呵恢。一直上映到次年2月12日方才結(jié)束。
? ? ? ? 鹽市口的“人民電影院”1950年以前叫“蓉光大戲院”媚创,是在1939年6月11日日本飛機轟炸鹽市口時留下的一片廢墟上修建的,1943年春節(jié)落成開業(yè)彤恶,不僅放映電影钞钙,還要上演京戲和雜技。1953年4月15日更名為“成都市第一人民電影院”(今“西南影都”)声离。因地處第一金口岸要沖之地芒炼,營業(yè)狀況一直很好。
? ? ? ? ?1972年9月术徊,人民電影院又率先放映了朝鮮彩色寬銀幕影片《賣花姑娘》本刽,影片內(nèi)容十分煽情,看的人都傷傷心心地痛哭不已赠涮。那時子寓,成都僅此一家標(biāo)準(zhǔn)寬銀幕電影院,為滿足成都上百萬觀眾觀看該影片的需求笋除,影院24小時營業(yè)斜友,但還是讓不少欲先睹為快的觀眾感到失望。
? ? ? ? 見到這種情形垃它,其他電影院按捺不住了鲜屏,紛紛改成寬銀幕烹看。雖然并不是標(biāo)準(zhǔn)的寬銀幕,但總算稍稍滿足了觀眾的需求洛史」呤猓《賣花姑娘》的放映,促使了成都電影業(yè)寬銀幕的普及也殖,人民電影院算是立了大功土思。
? ? ? ? ? ? ? ? ? ? ? ? ? ? ? ? ? ? ? 安樂寺“炒”銀錢
? ? ? ? 因為電影院的緣故,每逢節(jié)假日毕源,鹽市口一帶就熙熙攘攘浪漠,人頭攢動,再加上“中心菜市場”(現(xiàn)“紅旗商場”)和“人民商場”內(nèi)購物的人流霎褐,整個鹽市口更是擁擠不堪址愿,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群。
? ? ? ? 說起“中心菜市場”冻璃,此地還頗有些來頭响谓。1950年前,這里叫“安樂寺”省艳,是明代蜀王為劉備的兒子阿斗劉禪修建的廟宇娘纷,取其投降后所云“此間樂,不思蜀”三字的意思跋炕,命名為“安樂寺”赖晶。后毀于火災(zāi),清康熙年間重建辐烂,占地20畝遏插。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華陽縣在此創(chuàng)辦初等小學(xué)堂纠修,辛亥革命后胳嘲,為“益壽慈善會會址”,后來成為“下西順城街小學(xué)”扣草。
清末民初了牛,“安樂寺”成為銀錢業(yè)市場,并一直紅火了下去辰妙。我小時候鹰祸,曾隨父親去逛過“安樂寺”为迈。只見一錠錠金元寶銀元寶捞蚂,一封封銀元銅元,一堆堆銅錢或擺在案上还栓,或置于地攤肴掷,很是扯眼(引人注目)敬锐。我在這里背传,學(xué)到了不少“行話”。
大殿是主要的交易場所台夺,大門口則擁圍著無數(shù)“提盤子”径玖、“打盤子”的串串,所謂“提盤子”颤介,是指抬價搶買梳星,而“打盤子”,則是指壓價收進滚朵。
這些人口中不斷吆喝:“買進賣出冤灾、大頭小頭、睜眼閉眼辕近、順風(fēng)逆風(fēng)……”初來乍到不懂“行話”又急需用錢的人韵吨,常被這群串串弄得暈頭轉(zhuǎn)向,免不了要吃虧移宅。其實銀元上的袁世凱像有大小之分归粉,則是“大頭小頭”;袁世凱像有睜眼不睜眼之分漏峰,即是“睜眼閉眼”糠悼;銀元“帆板”中的帆船風(fēng)帆有右風(fēng)左風(fēng)之別,是“順風(fēng)逆風(fēng)”浅乔【笪梗“安樂寺”銀錢交易最火爆的時候,連“安樂寺”對面的“新商場”也擠滿了做銀錢生意的人靖苇。
人民商場的洋盤
??? 我讀書的時候經(jīng)常參加各種游行滴劲。游行隊伍必然經(jīng)過鹽市口。這里是各種集會游行的必經(jīng)之地顾复。抗戰(zhàn)勝利后鲁捏,鹽市口通宵達旦燈火通明芯砸;慶祝成都解放,歡樂的游行隊伍在這里絡(luò)繹不絕给梅。鹽市口在早些年曾有一座銅制雕像假丧,那是1938年,為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中病死的川軍將領(lǐng)劉湘动羽,為表彰其事跡而鑄造的包帚。銅像造型為劉湘目視遠方,穩(wěn)跨戰(zhàn)馬运吓。
????因地處中心,成都市的公共交通路線均最先在這里設(shè)置谋梭。1951年7月1日信峻,成都的“一路”公交車率先開業(yè)。路線是鹽市口至火車站瓮床。許多人把坐公交車當(dāng)成一種享受盹舞。我那時坐公交車,是隨父母一起去火車站看火車隘庄。1957年5月1日踢步,成都市第一個小轎車出租站在鹽市口成立。車型有奔馳丑掺、雪佛蘭等获印,票價是每公里0.55元。出租車停在站上等人來租吼鱼,而不是像現(xiàn)在開著車在街上讓乘客上車蓬豁。
1953年6月6日,鹽市口的“新商場”改建為“人民商場”正式營業(yè)菇肃。據(jù)當(dāng)時的《四川日報》講地粪,全場面積約有1300平方尺,共有八幢場棚琐谤,一幢鋪房蟆技,有220間鋪面……在人民商場經(jīng)營的私商包括十幾個行業(yè)的172戶座商和250戶攤販……商場里經(jīng)營的商品有日用百貨、文教用品斗忌、五金電料质礼、手工業(yè)品、土特產(chǎn)品织阳、衣服眶蕉、古玩等……還有公共食堂、咖啡廳唧躲、茶館造挽、曲藝場以及郵亭、公用電話弄痹、人民銀行等饭入。
??? 這在當(dāng)時的成都,算得上是最牛氣的商場了肛真。因商場商品充足谐丢,其他商場都賣缺了的貨,在人民商場卻有供應(yīng)。我結(jié)婚時的新蚊帳乾忱、沙發(fā)等都是在人民商場購買的讥珍。人民商場內(nèi)還有新蓉評劇團和木偶劇團演出,南大門還有鮮花攤點銷售饭耳,北大門正處“賓隆巷”串述,小小巷子各種攤點擺滿,煞是熱鬧寞肖。我年輕時喜歡集郵纲酗,鹽市口郵局有集郵專柜,我常去那兒買自己心愛的郵票新蟆。郵局門口常常圍聚不少交換或買賣郵票的人觅赊,是成都第二大集郵市場。
在改革開放前吮螺,鹽市口一帶“找吃”(找活兒干)的特別多∨练刻鋼筆字鸠补、剪人頭影、買賣票證嘀掸、交換糾集章紫岩,應(yīng)有盡有,尤以人民電影院到地方產(chǎn)品商店睬塌、東御街最多泉蝌。這些人或手拿一包“牡丹”“群英”香煙,或一瓶無標(biāo)識的“跟斗酒”沿街走動揩晴,或擺個小小的報紙大的地攤賣過氣明星照片以及一些翻拍的風(fēng)光歌曲片勋陪。
??? 1980年青年路百貨攤區(qū)初起時,攤販都早早候在人民商場大門口硫兰。商場一營業(yè)诅愚,攤販立馬沖進去搶購緊缺商品,然后在青年路加價銷售劫映。人民商場賣9元一雙的女式半高跟皮鞋呻粹,他們加價到20元。這讓不少人發(fā)了財苏研。我的一個小學(xué)同學(xué)在青年路擺攤,生意十分紅火腮郊。每次去都見他忙得手忙腳亂摹蘑。其實,“青年路”從前叫“九龍巷”轧飞。1939年6月11日衅鹿,日本飛機27架轟炸鹽市口撒踪,投彈111枚,炸死226人大渤,炸傷432人制妄,毀屋4709間,“九龍巷”也成為廢墟泵三。1942年修復(fù)此街耕捞,恰逢“抗日青年遠征軍”誓師出發(fā),為紀(jì)念此壯舉烫幕,遂將此街命名為“青年路”俺抽。
? ?(下篇:《吃喝玩樂提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