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跷究、
道德規(guī)范四處存在洛退,但是其中很多的基本概念都缺乏厘清对嚼,此時的倫理學家們只能去尋找道德的確切基礎夹抗,并以此作為源頭來將道德理論系統(tǒng)給整個規(guī)范化,同時解決現(xiàn)實中倫理爭端和相對盛行的問題纵竖。
元倫理學主要分成兩派漠烧,一派是直覺主義杏愤,另一派是新實證主義——主要就是想找到道德的確切根據(jù),利用語言和邏輯分析的方法沽甥,梳理清楚整個道德體系声邦,加強其規(guī)范性:
1、直覺主義認為道德的根據(jù)是確定的摆舟,但該根據(jù)的內容又是模糊的亥曹,即一種難以說明卻人人都有的直覺,正是這些直覺形成了最基本而又不可定義的道德概念恨诱,只有從它們出發(fā)才能進一步對其它概念進行分析和重整媳瞪;
2、新實證主義則認為這個根據(jù)一定要明確拿出來:①如果無可避免地模糊照宝,那它或許就正是建立在模糊的基礎(情感)之上蛇受,故可以放棄對其確切根據(jù)的尋求,僅僅作為一門非科學來施加一些詞語的厘清工作厕鹃;②如果它并非本然地模糊兢仰,只是缺乏澄清和說明,那就通過概念分析剂碴,來將其變?yōu)榫哂写_定性和普遍性的規(guī)范命令把将。
二、
直覺主義認為忆矛,道德知識建立在對道德價值或道德境遇的直覺性認識之上察蹲。這種直覺性認識集中呈現(xiàn)于最基本的道德概念當中,而這就導致了這些概念的不可分析性與真理性同時并存催训。
直覺主義包括目的論直覺主義和義務論直覺主義兩種分派洽议。
1、價值(目的論)直覺主義的代表是摩爾漫拭。他認為倫理的最根本概念是“善”亚兄,它直接從直覺處得來,因此并非屬于復合概念采驻,而是一個簡單概念审胚,不具備進一步被分析和定義的空間,只能用于給其它概念下定義挑宠。而歷史上大多數(shù)的倫理學家都犯了一種名為“自然主義的謬誤”:他們都習慣于用自然性或者超自然性的實在來定義善。在摩爾看來颓影,善具有兩種層面上的價值各淀,一是作為內在價值(內在善),即作為目的诡挂,二是作為外在價值(外在善)碎浇,即作為手段或工具临谱。摩爾雖不認同用快樂來定義善,但在評價道德的問題上奴璃,他依舊持有和功利主義者相近的觀點悉默,即從行為帶來的結果(價值大小)出發(fā)來判斷苟穆。
2抄课、義務論直覺主義的代表是羅斯,羅斯也用語言和邏輯分析的方法對日常的道德意見進行了凈化雳旅,并將其區(qū)分為服從型和追求型兩種跟磨。但與摩爾相對的是,羅斯是將“義務”而非“善”作為倫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攒盈,并且同樣認為它是直覺自明的抵拘,而非可定義的。他提出了多元規(guī)則的義務論型豁,即認為義務包括顯見義務和實際義務僵蛛,顯見義務就是一些常識性的義務,實際義務則是在比對之后才確定的義務迎变。由于比對的標準是建立在看其重要性的基礎之上充尉,所以在這一點上它有著與價值直覺主義合流的傾向。
三氏豌、
1喉酌、情感主義雖然得出了與直覺主義一致的‘善是不可分析的概念’的結論,但這并非是出自某種類似于直覺的泵喘,雖然模糊但卻可以作為道德根基的確切能力泪电,而是源于將道德歸結為“人的主觀情感之上”的產物。因此纪铺,善只不過是情緒的記號相速,是態(tài)度的表達。倫理學也并不屬于科學鲜锚,任何對倫理學的研究都無法從對道德事實的描述突诬、或行為的規(guī)范性入手,因為這二者并不成立芜繁。事實上旺隙,倫理學只能作為一門研究道德語言和相關邏輯的學問而存在。
2骏令、新語言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黑爾蔬捷。黑爾并不認可情感主義對道德客觀有效性的全然消解,恰恰相反,他認為倫理判斷反而最應具備規(guī)定性和普遍性的雙重特征周拐。而為了尋找這二者铡俐,他提議先繞開對道德問題和道德意見所涉及的事實問題的探討,而將倫理學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道德詞的意義之上妥粟。
·規(guī)定性(與描述性相對):黑爾將倫理學區(qū)分為描述主義和非描述主義(即倫理判斷中审丘,除了價值判斷,能否容納事實判斷)勾给。他認為道德判斷同時具有規(guī)定性和描述性的雙重特性滩报。事實描述是價值判斷的基礎——這代表著道德中包含有事實和立足于事實的成分——但這并不意味著能從描述中直接推得價值。因為事實描述畢竟只是具體的锦秒,而價值規(guī)定則是抽象的露泊。
·普遍性(與個別性相對):黑爾認為,康德沒有區(qū)分道德命令和一般命令的區(qū)別旅择,但事實上這二者是有不同的惭笑,一般命令是普遍的特殊的判斷(即祈使句),但道德命令卻具有普遍性生真。但道德命令的普遍性并不就意味著毫無靈活的絕對主義沉噩,結合前一條當中所提到的“描述性”成分,黑爾認為康德所說的道德命令的普遍性柱蟀,是容許將特定境遇考慮進去的川蒙。
·評價性(使用道德語詞):結合上述二者,可以知道道德詞的使用同時具有描述性的用法和規(guī)定性的用法长已,另外還具備的一種則是評價性的用法畜眨。黑爾認為最基本的道德語詞有三個,分別是“善”术瓮、“正當”康聂、“應當”。前兩種都是評價胞四,后一者則是規(guī)定恬汁,所以道德判斷并非都是規(guī)定性的。
除了作出上述關于道德判斷三點性質的說明之外辜伟,黑爾還區(qū)分了道德思維的層次性氓侧,構建了“新功利主義”。
-直覺思維層次和批判思維層次导狡;
-形式體系(義務論)和經驗內容(目的論)的統(tǒng)一约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