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金剛經(jīng)》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第三章
佛祖如來接著說道:“住相布施缅疟,是局于有相分别,是住了眾人相遍愿,縱能獲福,并不久遠茎杂,若無住相布施错览,其福德就不可思量』屯”這就是佛祖用“無量福德”“誘導”修行者倾哺。如來佛祖講完此言后,恐修行的人產(chǎn)生疑惑與疑心:我行善布施刽脖,就是為了積功德求福報羞海,若不讓我住相,我就獲得不了我要的福業(yè)曲管,到頭來一場空却邓,那我還修什么行拜什么佛念什么經(jīng)行什么善?因為對于聲聞小乘與緣覺中乘菩薩院水,還不能夠理解六度般若上乘之法腊徙,所以必須繼續(xù)“誘導”世人。也許你覺得的佛祖?zhèn)鞣誓常拖袷歉恪皞麂N”撬腾,一步一步進行“洗腦”教育,其實恢恼,任何思想的傳播都要講究方式方法民傻,而這種方式方法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场斑,好與壞漓踢,惡與善是指思想的內(nèi)容與傳播者的行為及其要達到的目的。佛祖用循序漸近漏隐,步步深入的方式“誘導”修行之人喧半,最后到過極樂世界。畢竟青责,對于活在當下的中國民眾來說薯酝,如何生存是第一位,如何有尊嚴的活著是第二位爽柒,如何活得有思想是第三位吴菠,如何讓精神生活與物質(zhì)生活和諧共生是第四位的。所以民眾的生存現(xiàn)狀與精神世界并不在同一個境界浩村,所以佛祖用此方式方法教誨世人做葵。
佛祖恐修行者疑心不住相布施,到頭一場空心墅。又接著對須菩提說道:“須菩提酿矢!你說無邊無際的虛空東方榨乎,可以心思度量否?”須菩提答道:“世尊瘫筐!不可思量蜜暑。”佛又說道:“須菩提策肝!你肛捍,南西北方,同東南東北之众、西南西北拙毫,合上下九方的虛空,都是無邊無際的棺禾,可以心思度量否缀蹄?”須菩提答道:“世尊!不可思量膘婶∪鼻埃”佛又說道:”須菩提!菩薩應該照我的善(最合適)護念悬襟、善付囑之教衅码,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古胆,現(xiàn)不必另求住心也肆良,如此這樣筛璧,所得福德將不可思量逸绎。”
看到佛祖如些苦口婆心夭谤、循循善誘的教導眾弟子棺牧,不由讓我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朗儒,父母為了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颊乘,總是給孩子一些許諾,比如一件孩子們喜歡的玩具醉锄,一次旅游等乏悄,直到孩子考上大學。這些許諾對于孩子來說是好成績的獎勵恳不,但他不知道檩小,他得到了更大的人生獎勵,扎實的學識烟勋、健全的人格规求、健康的身體筐付,擁有了這些,就擁有了美好的人生與未來阻肿。這和佛祖的循循善誘的教育是一樣的瓦戚,一層高過一層的福報獎勵,讓修行者最后得到的是超越世俗福德的般若大法丛塌,精神與肉體都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较解。
本分的篇名為妙行無住,妙行者姨伤,無能行哨坪,無所行,行無行行乍楚,雖行而不住于行也当编。妙行,有身妙行徒溪、語妙行忿偷、意妙行,修行者不管從個人行為臊泌,還是語言鲤桥,再到思想和精神,都應該不住相渠概。修行者無所不能行茶凳,其實無所可行,雖在行但不能住行播揪,行只是個過程贮喧,是個工具,不是目的猪狈,只是方法箱沦。就像大和尚背婦人過河,小和尚不明白雇庙,問為何有此行谓形,大和尚說我已經(jīng)放下,你卻還在想疆前。這就是不住相寒跳,大和尚背過了就過了,不放在心上竹椒,繼續(xù)前行童太。大和尚背前不想為什么背,背中無所想,背后不想背過之事康愤,更不想得到什么感激什么福報儡循。有所行就不能住相,有所住就不能清凈本然征冷。所以這“行而無行择膝,住而無住”的妙理,需要修行者按佛祖的教導潛心修為检激,如不刻苦修為肴捉,終是脫離不了苦海。今言妙行無住者叔收,就是說要不住相布施齿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