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s://wwww.huxiu.com/article/322740.html
如何避免“整本書都是重點呆馁,講過的都要考”锡移?
1/5刑棵、從二八法則到721工作法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二八法則”:工作中20%的工作決定了你大部分的業(yè)績声登,但“二八法則”有個難點沒講——如何識別最重要的“20%”?
怎么辦哈街?重要的“20%”和剩下的“80%”之間留瞳,必然是有關系的,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骚秦,你才能做到“二八法則”她倘。
于是,我根據“二八法則”總結出一個“721工作法”作箍,去理順它們之間的關系硬梁。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從一個完整的項目胞得、方案或產品規(guī)劃開始荧止。
之所以叫“721工作法”,是因為:
一個方案或報告:用“70%的常規(guī)內容”去推導“20%的核心觀點”阶剑;
一個產品或項目:用“70%的常規(guī)功能”去突出“20%的核心功能”罩息;
那還有一個“10%”是怎么回事?為了不打亂講述邏輯个扰,我放到后半篇再說。
放在一個項目上葱色,大家就好理解了递宅,“70%”和“20%”的關系,打個比方苍狰,就像宴請办龄,滿滿一桌菜,20%是指主菜和酒水淋昭,70%是其他菜俐填。?
主菜體現了這桌菜的風格、規(guī)格翔忽,是一桌菜的靈魂英融,也是價值最大的一部分;酒水的作用是提升檔次歇式,因為酒水比菜品的價格更透明驶悟。
大廚要設計一桌菜,主人要請客點菜材失,都是一樣痕鳍,一定是先定主菜,再根據主菜的風格定其他的菜品,作用是為了烘托主菜笼呆,豐富整個餐桌熊响。
可這個里有個問題,工作不像點菜诗赌,至關重要的“20%”汗茄,常常要等“70%”出來之后,才能想到境肾。怎么解決這個矛盾呢剔难?
2/5、先7后2奥喻,還是先2后7
常規(guī)的工作方法往往是“先開花后結果”:先有過程偶宫,再有結果;先擺證據环鲤,再出觀點纯趋;先有了一般功能,再設計核心功能冷离。
這就是從“70%”到“20%”吵冒,先有“70%的常規(guī)內容”,再想“20%的核心觀點”西剥;先設計產品“70%的常規(guī)功能”痹栖,再去定義“20%的核心功能”。
所以很多人做方案或報告瞭空,總是從開頭開始揪阿,現狀“1、2咆畏、3南捂、4……”,旧找,分析“1溺健、2、3钮蛛、4……”鞭缭,手段“1、2魏颓、3缚去、4……”,一步步推下來琼开,一直到結束易结?……這可不一定,通常是做到一半,卡殼了搞动。然后苦思冥想躏精、猶豫拖延、懷疑人性……鹦肿,到最后矗烛,算了,硬寫一個結論(或隨便找一兩個產品亮點)吧箩溃。
從已知條件到未知結論瞭吃,一步步推下來,這種方法叫“推理”涣旨,以前看福爾摩斯歪架、看阿加莎,對推理能力無比渴望霹陡,以為只要掌握了這項神奇的技能和蚪,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世界上發(fā)生過的所有事情烹棉。
可事實上攒霹,從“70%”到“20%”只是一種呈現邏輯,便于受眾理解浆洗,最有價值的核心催束,并不能單純憑借推理“推”出來。
阿加莎寫推理小說伏社,一定是把關鍵情節(jié)——誰是兇手泣崩,怎么下手的,怎么掩飾——都想好了洛口,再去豐富前面的情節(jié)。
科學家發(fā)現一個理論凯沪,并不會從現有的理論第焰,推啊推,就發(fā)現了新理論妨马,一定是先有了一個假設挺举,再去看現有的理論是否能推導出來。
所以在“721”方法論中烘跺,不論產品還是方案湘纵,必須先想“20%”,再根據這“20%”滤淳,安排剩下的“70%”——思考邏輯跟呈現邏輯是相反的梧喷。
我也見過有人寫文章,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但最核心的東西铺敌,剛剛寫的時候并沒有汇歹,往往是在寫作過程中,才慢慢在心里呈現偿凭,只是寫作者經驗豐富产弹,不透痕跡而已。
當然弯囊,大部分人就算理解了這一點痰哨,也會遇到下一個問題——如果沒有“70%”,“20%”從何而來匾嘱?
答案就是兩個字:假設斤斧。
3/5、如何得到20%
得到這“20%”奄毡,可能是整個工作過程中折欠,最依賴經驗、直覺吼过、平時積累的環(huán)節(jié)锐秦,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保證你得到一個漂亮的“20%”。
最好的可能是你直接就有一個“20%”——你平時對這個問題有所思考盗忱,想到了一個東西酱床,而現在剛好是一個把它呈現出來的機會。
所以,真正的牛人并不是腦子特別好使游添,而是平時不斷思考攀隔、注重積累的人。
大部分情況下罐寨,你只能不停地在“70%”和“20%”之間來回思考,不停的假設序矩、求證鸯绿、再假設、再求證……
所以簸淀,你還是要從“70%”開始做瓶蝴,只不過,你做“70%”租幕,是為了得到那“20%”舷手,在得到之前,“70%”到底是什么劲绪,不重要男窟,重要的是它能得到什么結論盆赤?
這就好像石油開采之前先要勘探,石油開采和勘探都需要挖個井蝎宇,但鉆井的目的不同弟劲,開采鉆井是為了把石油弄出來,勘探鉆井中為了判斷有多少油姥芥,對于鉆井的要求不同兔乞。
不同行業(yè),得到“20%”的方法并不相同:
像廣告凉唐、研發(fā)等一類對創(chuàng)意要求很高的行業(yè)庸追,會不停地開頭腦風暴,或者去翻看各種資料台囱,以期忽然獲得一個靈感淡溯;
有一些行業(yè)是列舉選擇題,你需要把過去所有的“20%”拿出來簿训,一個一個的去驗證哪個更合適咱娶;
有些行業(yè)是做排列組合,你需要在不同步驟選擇各種答案并組合成不同的方案强品,比較它們的優(yōu)劣性膘侮;
還有一些行業(yè)是改錯題,根據一些條件列出可能的選擇的榛,再不斷改變其中的關鍵條件琼了,看看會有什么奇妙的化學反應……
可如果這個“20%”一直不出來,怎么辦夫晌?
如果你是一個作家雕薪,沒有這“20%”,你就不會開始真正的寫作晓淀。但你不是作家所袁,你只是在完成一項客戶或領導交辦的必須完成的工作,所以凶掰,如果到了最后期限燥爷,你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20%”,也不必糾結锄俄,選擇一個目前為止最靠譜的想法吧。
別以為你之前的工作白費力氣了勺拣,你仍然會得到一個不錯的方案或產品奶赠,因為你思考“20%”的過程,已經讓你的方案和產品更成熟了药有。
而且毅戈,你仍然有機會苹丸。
在我們用“70%”去呈現一個次優(yōu)的“20%”時,因為你有了更多細節(jié)苇经,有時會忽然發(fā)現你真正想要的東西赘理,其核心邏輯可能跟最初的設想相差很大。
解決了從“70%”到“20%”這關鍵一步之后扇单,我們就要來看看這個“10%”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商模。
4/5、10%的不可知風險
恐怖片中蜘澜,鬼怪不可怕施流、僵尸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未知的東西鄙信,“10%”就是這一類未知的危險瞪醋,那些你完全沒有考慮到,就算考慮到也不知道它們在哪兒的東西装诡,也是影響你的工作成果的最不確定的因素银受。
比如:
請客吃飯,客人的口味是不確定的鸦采;
設計產品宾巍,與某些已有的功能,與整個大系統(tǒng)赖淤,是否會發(fā)生沖突蜀漆,是不確定的;
提交方案咱旱,上司的很多考慮都是你想不到的确丢,需要配合的同事的想法,你也不知道吐限,故而也是不確定的鲜侥;
一個方案,如果高度依賴外部環(huán)境诸典,而外部環(huán)境又不受你控制描函,同樣是不確定的。
不確定的部分狐粱,都是跟人有關的舀寓,跟流程有關的,跟外部環(huán)境有關肌蜻,跟系統(tǒng)的復雜性冗余性有關互墓。
有些“不確定性”可以通過加倍的努力去確定,但大部分“不確定性”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蒋搜,就算可以篡撵,排除的成本也非常之高判莉,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兒。
好在普通底層員工能在工作中遇到的“不確定性”因素并不多育谬,其應對券盅,只要遵循幾個基本原則就行了:
第一、不要在“不確定性”上花太多的精力
能解決“不確定性”膛檀,當然有大價值的锰镀,所以它常常被當成“20%”去解決,但“不確定性”常常是不可解決的宿刮。尤其是當你試圖把希望寄托在一些不確定的東西上互站,這很可能導致致命的錯誤,包括但不僅于下面的想法:
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僵缺,盲目的投機領導的喜好胡桃,
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猜測用戶的偏好磕潮;
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翠胰,假設別的同事會配合你;
設計過于復雜別人一下搞不懂的產品……
第二自脯、為“20%”設計一些緩沖空間
在你的方案或產品中之景,“20%”可能是完全創(chuàng)新的,而新東西就是“不確定性”的最大來源膏潮。
對于人锻狗、組織和系統(tǒng)一類復雜的東西,一定要多從壞的角度想:假設上司不喜歡你的方案焕参,你怎么辦轻纪?假設同事不配合你,你怎么辦叠纷?假設你的產品跟系統(tǒng)不兼容刻帚,你怎么辦?……
所以在方案中涩嚣,你需要留下一些后續(xù)再補充解釋的空間崇众,不能把話說死;在產品中航厚,創(chuàng)新的功能一定要有“安全閘”顷歌,萬一出了問題,不會影響整個系統(tǒng)幔睬。
越是創(chuàng)新的東西眯漩,越是要有B計劃、B方案溪窒、替代產品坤塞。
第三、要有安全邊際的意識澈蚌,
所謂“安全邊際”指你距離某一件糟糕的事件發(fā)生摹芙,還有多大的空間。安全邊際越高宛瞄,你就越安全浮禾。
最核心的原則是:一般的工作用利弊分析就行了,但那些“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核心工作份汗,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盈电。
具體的方法,我寫過一篇《35歲前多用利弊分析杯活,35歲后要有“安全邊際”》匆帚,大家可以看看。
5/5旁钧、總結
“721工作法”并不難理解吸重,重要的是“70%、20%歪今、10%”這三部分相互制約的平衡關系嚎幸,所以,最后再回頭再梳理一下:
1寄猩、一個項目嫉晶、方案、產品由三部分工作構成:70%的常規(guī)工作田篇,20%的核心工作和10%的不確定性風險的應對替废。
2、“70%”與“20%”的“互生關系”:必須先有貢獻了大部分價值的“20%”斯辰,再完成常規(guī)的“70%”舶担,但實際工作中,“20%”的核心內容需要由常規(guī)的“70%”來激發(fā)彬呻,因此它們可能是共同產生衣陶,相互改變,相互制約的闸氮。
3剪况、“20%”和“10%”的“對立關系”:20%的核心工作,由于其創(chuàng)新性蒲跨、復雜性译断,常常會產生10%的不確定性風險;
4或悲、“70%”和“10%vs.20%”的“調和關系”:既要保證不出現“10%”的意外事件孙咪,又要讓“20%”的核心內容有價值堪唐,需要我們在常規(guī)工作中,使用隔離翎蹈、降低復雜度淮菠、降低預期、B方案等方法去提高安全邊際荤堪。
5合陵、721工作方法論,不僅僅適用于某一個具體的項目澄阳、方案或產品拥知,同樣適合于規(guī)劃你的整個工作職責——你要用“70%的常規(guī)工作”去推動“20%的非常規(guī)問題”的解決,并避免“10%的不可控事件”的影響碎赢。如果大家感興趣低剔,我會繼續(xù)寫下去。
最后肮塞,雖然給了“70%户侥,20%和10%”的數值,但實際比例是不固定的:低級員工的工作峦嗤,大部分都有章可循蕊唐,除了人際關系之外,不確定性的東西較少烁设;
但職位越往上替梨,工作中“核心思考”和“不確定性應對”的比重越高,比值最高可能完全反過來装黑,達到“10%副瀑,20%,70%”恋谭,高管的工作中——人糠睡、組織、產品疚颊、市場狈孔、戰(zhàn)略——大部分都需要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下,找到核心價值材义。
所以均抽,對于高層而言,創(chuàng)新價值與“不確定性”的沖突本身是無解的其掂,答案只在“70%”常規(guī)工作中油挥,更多的是靠執(zhí)行層廣大員工的努力,這也是管理的目標。
而作為普通底層員工深寥,成長就是從純粹到復雜攘乒、從確定到不確定、從內部有序體系到外部無序環(huán)境惋鹅、從常規(guī)思考到核心思考持灰、從簡單直接到辯證宏觀、從依靠理性邏輯到憑借直覺與信仰……负饲,這一系列變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