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喇澡。年年如此過節(jié),人們似乎也不怎樣稀奇殊校,而像這樣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晴玖,氛圍也是越來越淡了。
也許只有商家們,是喜歡有這樣更多的節(jié)日來借口搞促銷活動的呕屎。
端午節(jié)的前一周開始让簿,街上已經(jīng)有小攤小販們開始賣端午要佩戴的荷包和五彩繩。擺在街邊秀睛,五顏六色的尔当,花花綠綠,以紅色為主蹂安,很是鮮艷和好看椭迎。
記得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田盈,都是媽媽和奶奶親手給我們小孩做荷包的畜号。用好看的零碎絲綢,配以五彩的絲線允瞧,里面裝了香草简软,做成尖尖的仙桃樣,掛在衣扣上述暂。小孩們就到各家去顯擺痹升,讓大人們夸夸誰的媽手巧,做的荷包最好看畦韭。
有一年端午節(jié)疼蛾,我上小學,跟大點的女孩子學會了用絲線繞粽子荷包廊驼。就是先用硬紙折疊成立體的粽子形狀据过,然后用各色絲線層層纏繞處理,配上花色的穗子妒挎,也蠻好看的。拿回家西饵,得到了大人們的夸獎酝掩,越發(fā)有信心,不辭辛苦的做了好多這樣的粽子荷包眷柔,在家里的相框和墻角也掛了起來期虾。
除了佩戴荷包,還要在手腕和腳腕上戴上五彩的花繩驯嘱。以前當然都是媽媽和奶奶拿五色的繡花線搓的∠獍現(xiàn)在街上的攤販處賣的五彩繩好看又精致,一元到五元鞠评,價格低廉茂蚓,貴點的配有珠子,非常漂亮,怕是很少有小孩還會喜歡大人們手工搓的花繩了聋涨。
當然晾浴,對于全國人民來說,端午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粽子了牍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脊凰。我的家鄉(xiāng)過端午吃的是油餅子卷糕,可能用以代替粽子吧茂腥!家鄉(xiāng)幾乎沒有湖狸涌、江和河,也無處投粽子喂魚表達對屈原的紀念最岗。也不知哪個年代開始杈抢,就是吃油餅子卷糕來過端午節(jié)了。吃過了幾次粽子仑性,有幾次是朋友送的禮盒裝的粽子惶楼,有肉味的,有甜味的诊杆,基本難以下咽歼捐。有幾次是老家在外地的朋友送的,那味道也是很吃不慣晨汹。還有幾次是親戚自己包的粽子豹储,因為和本地的油餅子卷糕是一樣的餡,只是多了粽葉的清香味淘这,感覺還可以剥扣。但比較來去,還是更喜歡家鄉(xiāng)本土味的油餅子卷糕铝穷。
家鄉(xiāng)的油餅子卷糕做法并不復(fù)雜钠怯,說簡單一點,就是用油炸的油餅子代替了粽葉曙聂,把摻雜各種配料的糯米卷在里面吃晦炊。油餅子要用滾燙的開水燙熟了面粉來和好面團,再搟成盤子大的圓餅狀宁脊,放在滾燙的油鍋里炸成焦黃色断国,放在盆里放涼備用。在電飯鍋里蒸上糯米榆苞,上面鋪上紅棗稳衬、核桃仁、花生坐漏、葡萄薄疚,等糯米快要熟了時候再撒上紅糖碧信。吃的時候,把有各種配料的糯米飯攪拌均勻输涕,色澤紅潤油亮音婶,裹在炸好的油餅里,卷成半月型莱坎,雙手捧著咬著吃 杠纵。甜耗绿、糯、香,非常美味刹帕,自我感覺比粽子好吃許多峦阁。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還有個習俗是在門口插艾草和柳條生逸。我小的時候咕晋,是端午那天家家院門口和屋門口都要插艾草和柳條的。那時村里的水溝邊到處是艾草瓮具,柳樹也很多荧飞。這樣的任務(wù)一般都由家里的小孩子來完成,小孩子們都是喜歡爬樹折枝的名党。后來叹阔,水溝旁的艾草幾乎絕跡了,人們就只插柳條传睹。今年端午耳幢,我去鄉(xiāng)下,竟然發(fā)現(xiàn)沒有一戶人家在院門口插柳條欧啤。也許有人家插了睛藻,但我沒看到。但總得說來邢隧,插柳條和艾草的習俗已被漸漸拋棄店印。也許是怕麻煩,也許是為了保護柳樹府框。也許很多年以后吱窝,不會有人還記得過端午節(jié)是要插柳條和艾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