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人有什么樣的特征?
他們的特征很多谐檀,
但一個通病就是整天都在想“我要……”抡谐,
全然不顧自己其實一無所有。
積累多的人之所以穩(wěn)健稚补,
是因為對他來說童叠,
“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東西來滿足。
即便“我有”的暫時不夠课幕,
他也能借助已經(jīng)擁有的足夠的努力和勤奮(抑或投機取巧的方法和經(jīng)驗),
只需假以時日五垮,
定能如愿以償乍惊。
一旦得償所愿,
不僅“我有”的更多放仗,
“我要”的也更容易獲得润绎,
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生活的本質(zhì)就是這樣诞挨,
你想要什么莉撇,它偏不給你什么。
擺脫這個死循環(huán)的方法只有一個——
給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惶傻,
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棍郎。
要不斷想辦法運用心智的力量去識別那些死循環(huán)和惡性循環(huán),
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況下跳出去银室。
出者存涂佃,困者亡。
要想跳出去倒也簡單蜈敢。
拿出一張紙辜荠,
將其劃分為左右兩半,
然后做兩個列表抓狭,
左邊是“我有的”伯病,右邊是“我要的”,
逐一羅列否过。
完成后要盡量客觀地判斷:
先劃掉“我要的”當(dāng)中那些無法用“我有的”換取的午笛;
再仔細判斷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換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膨蛮,
哪些是必須的、必要的季研、重要的敞葛、不可或缺的,
并在其上做重點標(biāo)記与涡。
偶爾會有一些“我要的”無法用現(xiàn)在“我有的”換得惹谐,
卻又是必須、必要驼卖,甚至不可或缺的氨肌,
這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用什么樣的手段再積累一些“我有的”,
從而有足夠的資本換取那些“暫時換不到但極其想要的”——
或努力勤奮酌畜,或投機取巧怎囚。
投機的方式并非不能用,
盡管它的成功概率實際上并沒有看起來那么高桥胞,
而它的失敗概率甚至和它看起來的成功概率一樣高恳守。
還有一個輔助手段,
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時候馬上提醒自己贩虾,接下來要花一些時間去思考“我有什么”催烘。
后者會在轉(zhuǎn)瞬間讓你“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