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很早就對《論語》有興趣萎胰,寥寥幾句,深意盎然棚辽,以前課文里經常有《論語》的話技竟,拿到書方才知道這才是“只言片語”,大部頭確實讓人望而卻步屈藐,但好在堅持看了下來榔组,收獲很多。
錢老在前言時說的“他寫了1/4的白話文后感覺文字繁冗而棄之联逻,又改用了文言文后……”現(xiàn)在也有些體會了搓扯,確實更加凝練,意思的表達更加清晰包归。而《論語》那些看不太懂的地方锨推,拆解每個詞的用法、意思及延伸公壤,確實需要反復琢磨才能品出味道來~如果都只是直接譯過來换可,像我這樣的初學者確實感覺不到這種有滋有味了。
一厦幅、孔子提倡的核心——仁
《論語》用問答的形式沾鳄,講解了工作生活學習中的處理思路,涉及范圍廣泛确憨,包含著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译荞,雖然有很多理解不了,但堅持看下來也會有所收獲休弃。為了更好地理解吞歼,讀書期間還看了《孔子》的電影,以及讀了混知的《半小時漫畫·論語》塔猾,混知給我的啟發(fā)很大浆熔,這本書不像常見版本的《論語》里列出如此多的論語詞條,有取有舍,隨著本書的主線還是把核心觀點交待的明明白白医增。
之前讀《論語新解》的時候就一直想要把孔學核心“仁”搞明白慎皱,但每提及此,好像又說的都不太一樣叶骨,今天這里講的清清楚楚茫多,因為是“因材施教”,所以各有所不同——仁者愛人忽刽、仁者克己復禮天揖、仁者寬恕、推己及人……如“仁”在個人表現(xiàn)為君子賢德跪帝,如“仁”在君主則表現(xiàn)為仁政愛民~而“仁與禮樂的關系”簡單理解就是今膊,“仁”就是孔子推崇的精神內核,而“禮”是規(guī)章制度伞剑,“樂”是具體形式/執(zhí)行標準斑唬,這個我之前真是想了很久,“復周禮”黎泣、“聽音樂也要講標準的必要性”等這種歷史行為和主張都需要把它們放回到當時的情景中恕刘,才能體會它們的作用。這種對比閱讀讓我更容易從別的角度來理解抒倚,更豐富褐着。
二、《論語》里提到的學習方法
1托呕、“悅”在己心含蓉,學習的快樂在于追尋的過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项郊?有朋自遠方來谴餐,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呆抑,不亦君子乎岂嗓?”(為學篇一)
悅:欣喜義。學能時習鹊碍,所學漸熟厌殉,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侈咕。
樂:悅在心公罕,樂則見于外。孟子曰:“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耀销÷ゾ欤”
這句話是我們《論語》學的最早的一句了~直到此時我才方知“悅”和“樂”竟然是深于心和見于外的區(qū)別~特別是現(xiàn)在對“學”(知道)和“習”(做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后面解釋那句“所學漸熟,入之日深”有了更多的體會罐柳,方才理解掌腰,《論語》的精髓與精彩。
2张吉、學會和教會齿梁,是遞進的學習檢驗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肮蛹∩自瘢”
溫,溫燖義伦忠。燖者以火熟物省核。后人稱急火曰煮,慢火曰溫昆码,溫猶習也气忠。
時時溫習舊得而開發(fā)新知,此乃學者之心得未桥。有心得笔刹,斯所學在我芥备,能學即能教冬耿,故曰可以為師。
本章新故合一萌壳,教學合一亦镶,溫故必求知新,能學然后能教袱瓮。
此時才知“溫”和“煮”竟然是這樣的差別~文字所蘊含的深意以前都不曾理解到~錢老先生的《論語新解》確實給了我很多關于這種“咬文嚼字”的啟發(fā)~
就如: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缤骨,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尺借?”(為學篇一五)
如切如磋绊起,如琢如磨: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燎斩,治玉曰琢虱歪,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栅表,謂非加切磋琢磨之功笋鄙,則四者皆不能成器,蓋言學問之功怪瓶∠袈洌……此言精益求精。
感慨“切磋、琢磨”竟然是這樣的找岖,每個動詞都轉有所指陨倡。也感慨錢老先生做學問鉆研精神如此之深。細細品來宣增,就感到“興趣盎然“玫膀,感慨中國文字的妙用〉ⅲ”
在這里也聯(lián)系到了費曼學習法帖旨,如果可以講解別人,那自己必須能有更深的理解才可以灵妨;如果能夠給別人講明白解阅,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清楚;以教帶動學習泌霍,是個好的學習方法货抄。原來孔子早早就告訴我們了,而我也早就熟知這句朱转,到今天才明白“何以為師”蟹地。而輸出就是非常必要的,不論是這寫出來的點點心得藤为,還是讀書筆記怪与,亦或是聊天分享,都是自身對所學的內化過程缅疟。
3分别、快樂從無須強求,便會鍥而不舍存淫,內驅力的法門也許在這里
子曰:“不憤不發(fā)耘斩。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桅咆,則不復發(fā)括授。”
欲學者自勉于受教之地岩饼。雖有時雨荚虚,大者大生,小者小生忌愚,然不沃不毛之地則不生曲管,非圣人之不輕施教。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硕糊,子路不對院水。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腊徙,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檬某,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撬腾。’”
凡從事于學恢恼,必當從心上自知憤民傻,又必從心上自感樂。從憤得樂场斑,從樂起憤漓踢,如是往復,所謂純亦不已漏隐,亦即一以貫之喧半。
此種心境,實即孔子之所謂仁青责,此乃一種不厭不倦不息不已之生命精神挺据。見于行,即孔子之所謂道脖隶。下學上達扁耐,畢生以之。然則孔子之學與仁與道产阱,亦即與孔子之為合一而化婉称,斯其所以為圣。言之甚卑近心墅,由之日高遠酿矢。圣人之學榨乎,人人所能學怎燥,而終非人人之所能及,而其所不能及者蜜暑,則仍在好學之一端铐姚。此其所以為大圣歟!學者就此章肛捍,通之于《論語》全書隐绵,入圣之門,其在斯矣拙毫。
孔子的學依许、心境、行為是高度一致的缀蹄,言行一致這點真不太容易做到峭跳,所以想到這點膘婶,越發(fā)的覺得彌足珍貴。這種“內在自洽”的高級狀態(tài)目前來說對我還非常困難蛀醉,但找到沉浸的快樂確是可以不斷去嘗試的悬襟,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因為努力而找到學習的快樂拯刁,因為快樂而變得更加努力脊岳,這也是我們所在的讀書會所要發(fā)揚的“精神”,用撿到金豆子的快樂去滋養(yǎng)讀書的熱情垛玻,為了這種快樂而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割捅。從未有“痛苦”之事可以堅持久之的,而快樂之事我們自會不斷嘗試帚桩,不需要頻繁去調動強大或薄弱的意志力棺牧,而應該要聽聽的“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