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帆齊微課】
文|睿貝媽媽【原創(chuàng)】
1999年的夏天晌杰,剛剛升入初三的我桂敛,推著自行車去補課功炮。剛出門,被爸爸攔下术唬,說不用去學校了薪伏。然后連人帶車一起放在了“三馬”的后面(一種三輪車,當時農村很常見的運輸工具)粗仓,“突毅该、突、突”的顛向了縣城......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潦牛。
之前在百度作者群聽見這名“天津教師歧視學生”的音頻,我驚訝挡育、憤怒巴碗,更多的是悲哀。因為即寒,這種教學方式橡淆,在我15歲的初三生活中,就親身經歷過了母赵。
突如其來的轉學逸爵,入學時刻記憶猶新,我穿著母親新做的玫紅色碎花的(di)確良襯衣凹嘲,踩著球鞋师倔,站在新班級的門口,接受T恤+旅游鞋陌生同學們的好奇打量周蹭,只盼著找個地洞鉆進去趋艘。
更恐怖的是班主任,一個瘦削的中年男人凶朗,嘴角稀疏的小胡子瓷胧,總是板著臉,苦大仇深的模樣棚愤。教我們數學搓萧,不僅經常罰大家抄寫【數學定理】,還總是罵學生。
他瘸洛,不是那種歇斯底里的吼叫揍移,聲音不高,經常陰仄仄地货矮,一板一眼地羊精,冷嘲熱諷學生,尤其是成績差的囚玫。
惡毒的負面評價喧锦,像幽靈一樣盤旋在耳邊,在每一個困難的時刻抓督、面臨失敗的關口燃少,變成驚雷,粉碎你的自信心铃在!
那個時代阵具,一切為了升學,沒有學生敢反抗老師定铜。雖然震驚阳液,卻不曾向父母述說。我只是越來越沉默揣炕。
初入陌生學校帘皿,借住在親戚家,【不安全感】放大了我的恐懼畸陡,整個初三生活鹰溜,過得膽戰(zhàn)心驚。
看到網上流傳一個“最美老師”的回應帖丁恭。
“我依舊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教育曹动,你們不努力,就會不如你的父母牲览,就會階層下移墓陈。”
感覺很有道理呢第献!
回想當初跛蛋,如果不轉學,我可能真考不上重點高中痊硕。沒有父母的努力掙錢赊级,我會不會也像村里的某些女孩,初中畢業(yè)就去廣州打工岔绸?
之前理逊,我也停留在這些認識上橡伞。
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努力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后晋被,我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兑徘,有些傷痛的影響,確實是一輩子羡洛。
在我父母看來挂脑,老師有無上的權利,打罵孩子不是應該的嗎欲侮?都是為了學生成才呀!
真的是這樣嗎崭闲?明顯是扭曲的觀念!
學生時代是很重要的時期威蕉,我們對老師懷有“敬畏”之心刁俭,除父母外,他們是與學生直接接觸最多的人韧涨,一言一行牍戚,都會被學生觀察模仿。
孩童時期性格的形成虑粥,價值觀的確立如孝,社會規(guī)則的了解,影響極為深遠娩贷。怯懦第晰、自卑、沒有價值感都能阻礙人快樂的生活育勺。
假設這些孩子信任老師,一樣唯【財富至上】罗岖,成人以后也只是熱衷追名逐利涧至,沒有榮譽感,那我們的社會將如何桑包?
那些為國家奉獻的人南蓬,軍人、科學家哑了、更多默默無聞的志愿者赘方,是否后繼有人?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弱左,可以說是“零收入”窄陡,我是不是該被孩子“瞧不起”?
如果孩子不信任老師拆火,說什么都當“耳旁風”跳夭,教育的意義何在涂圆?
什么話都需要三分懷疑的揣度一下,孩子難有安全感币叹,成人以后的生活也很難順遂润歉、快樂。
這是一起偶然事件颈抚,并不能代表全體教師踩衩,也不能反映整體的師德水平。
幾十年光陰須臾贩汉,從學生變成學生家長驱富,我也慢慢看清了教育的真相。
1雾鬼、教育成本
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狀態(tài)萌朱,家長為了孩子成才,都是下血本“拼”策菜。
20年前晶疼,我的轉學費是5000元,我知道后很懊惱又憨。當時的農村家庭年平均收入不過千元翠霍。父母做小生意,起早貪黑蠢莺,積蓄都是一角一分省出來的寒匙。為轉學,甚至賣掉了老屋前的十多棵大樹——我的童年時光躏将。
到我自己當了媽锄弱,孩子入學,才大開眼界祸憋。遠的幾十萬一年的國際幼兒園就不比了会宪。
我們小區(qū)的公立幼兒園,一年托兒費也過萬蚯窥。有同學家長還給孩子報名各種知名機構的早教掸鹅,一門課就過萬......
老大上小學了,進入國家九年義務教育拦赠,本想這下輕松了巍沙。再看其他家長,各種課外輔導班不算啥荷鼠。假期帶娃各種旅游打卡句携,增長見識,“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允乐,哪個都不耽誤务甥!
說“有錢人孩子的素質高”牡辽,指的應該是這些。金錢的力量拉開了“起跑線”敞临,難望其項背态辛,往后能靠的,就是拼命追趕挺尿。
像我們這樣經濟基礎一般的二胎家庭奏黑,基本就是全職媽媽,飲食起居之外编矾,親自下場輔導孩子學習熟史。人力成本、學習成本窄俏、活動成本構成一個家庭日常支出的半壁江山蹂匹。
2、教育的人
老師是教育工作者凹蜈,也是普通人限寞,大多數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堅力量仰坦。雖然不會把KPI掛在嘴邊履植,心照不宣的,“(重點)升學率”是家長考察學校的標尺悄晃。
有情緒玫霎,是人之常情。
對一個家庭給力妈橄,重視教育庶近,孩子接受能力快,學習好的學生眷蚓,老師投入精力少鼻种,成果高,如何不另眼相待溪椎,心生歡喜普舆?
然而恬口,班級是一個整體校读。
因此,對待“后進生”祖能,如果孩子乖歉秫,努力,有進步养铸,自然無礙雁芙。
碰到老師卯足勁轧膘,學生沒動靜,還給其它“好孩子”帶節(jié)奏的情況兔甘,無計可施之下谎碍,怒氣可不就“蹭、蹭洞焙、蹭”的起绑〉怼!
再談談受教育的人——學生澡匪。
社會發(fā)展快熔任,早不是我們當年迷惑“手機為何物”的時代。
過年時和朋友聚餐唁情,發(fā)現旁邊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刷小視頻”疑苔,刺耳的音樂,無厘頭的對話甸鸟,混著孩子“哈哈哈”的童聲惦费,真的覺得很焦慮啊哀墓!
孩子沒有掌握辨別的能力趁餐,就被扔進“信息的洪流”,長此以往篮绰,必定如脫韁野馬后雷,行為不受控制,極有可能導致“惡性循環(huán)”吠各。
3臀突、教育模式
我們的父母,雖不是文盲贾漏,多數受教育程度低候学,只能盼著好學校,好老師教孩子出人頭地纵散。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梳码,所以有了“唯老師尊”的局面。也是“權衡利弊”后的一種選擇伍掀。
現在的高知父母不在少數掰茶,對于教育而言,有利有弊蜜笤。
一方面濒蒋,國家倡導“素質教育”,學校呼吁“家校共育”,這種觀念能被大多數人接受沪伙,家長也是積極主動學習各種育兒知識瓮顽,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围橡。
另一方面暖混,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關注焦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家長的重視翁授。
自媒體時代儒恋,漣漪也能翻起驚濤大浪!
老師的任何行為都會被解讀和放大黔漂,心理上需要承受社會關注的極大壓力诫尽,教學方式備受掣肘。同時炬守,“高考”依然是一種較為公平的改變命運的方式牧嫉。“考試”和“分數”還是家長關心和關注的對象。
家長和學校减途,都需要在各種矛盾和艱難中酣藻,摸索著成長和突破。
最后鳍置,講個秘密:
一個孩子辽剧,初三轉學到陌生環(huán)境,第一次全校模擬考試税产,考砸了怕轿,數學甚至不及格。
開家長會的那個傍晚辟拷,“突突突”的三輪車停在面前撞羽,望著十幾公里外趕來,風塵仆仆的父母衫冻,她忐忑不安诀紊,害怕挨罵,又很內疚隅俘。
媽媽只是遞給她一個布包邻奠,爸爸溫和地說:“沒事的∥樱”就去樓上開家長會了碌宴。
她在樓下花壇旁,打開布包颜骤,看到保溫桶唧喉,里面盛滿她最喜歡的【糯米雞湯】捣卤,那一刻忍抽,眼淚潰堤......
暖暖的雞湯八孝,那一縷芳香,就是這個孩子未來面對困境時鸠项,不放棄的理由干跛!她考上了重點高中。
莫言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說:
分數祟绊、學歷楼入、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牧抽。
您覺得呢嘉熊?
我是睿貝媽媽,家有小姐弟扬舒。
感謝您的閱讀阐肤,有緣遇見,以文會友讲坎;歡迎關注孕惜,成長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