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1788—1860)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怔接。《人生的智慧》寫于1850年稀轨,是叔本華的代表作之一扼脐,本書摒棄了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是一本通俗實用的哲學入門經(jīng)典奋刽。通過此書瓦侮,你將徹底讀懂什么是人生,怎樣獲取人生的幸福佣谐,如何寵辱不驚地幸福度過一生肚吏。
《人生的幸福》一書中的精辟論述很多狭魂,讀后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罚攀。筆者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5句話吁断,來一起體會大師的智慧。
1
獲取幸福錯誤的方法莫過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坞生,原因就在于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仔役、歡樂和享受,這樣是己,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又兵,伴隨而來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謊言與欺騙卒废。
叔本華認為沛厨,沉溺在感官快樂中的人,和動物也沒有什么區(qū)別摔认,他們表面上很快樂逆皮,實際上離快樂很遠。因為参袱,每一次感官快樂過后电谣,都是無比的空虛,只有靠更多的感官刺激來補償抹蚀,造成更大空虛剿牺,和幸福背道而馳。叔本華批判了當時紈绔子弟聲色犬馬环壤、窮奢極欲的生活晒来。中國哲學家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郑现;五味令人口爽湃崩;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接箫;難得之貨攒读,令人行妨×形”看來東西方偉大哲學家的思想都是共同的整陌。
2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會首先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tài)瞎领,追求寧靜和閑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随夸、簡樸和盡量不受騷擾的生活九默。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他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宾毒,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驼修。
叔本華認為,幸福不可能從別處得到,只能求之于自身乙各。人們對財產(chǎn)墨礁、地位 、榮譽等能夠帶來幸福的事物的過多追求耳峦,反而帶來了不幸恩静。限制欲望,降低期望值是明智的蹲坷。因為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驶乾,對于人的幸福都只是間接地發(fā)揮影響,人內(nèi)心的快樂是自己意欲的產(chǎn)物循签。
筆者讀到這里级乐,深有感觸。如今县匠,很多人常常抱怨幸福在“別人家”风科,自己總是不幸的——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學習好,老公不如別人會賺錢乞旦,老婆不如別人漂亮賢惠......殊不知丐重,幸福只取決于自己的內(nèi)心,自己的內(nèi)心充盈就是最大的幸福杆查。內(nèi)心充盈的人扮惦,上天賜予的一切都會覺得幸福;而將幸福全部寄托于身外之物的人亲桦,即使自己擁有金山銀山都還在整天抱怨崖蜜。
3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當我們感到快活客峭,在我們遠離上述一個使我們免于這種痛苦的時候豫领,我們也就接近了另一個敵人,反之亦然舔琅。 欲望不滿足就痛苦等恐,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备蚓。
“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痛苦课蔬,得到滿足就無聊”的鐘擺理論是叔本華的標簽,叔本華認為郊尝,人類幸福有兩個死敵二跋,一個是痛苦,一個是無聊流昏,匱乏產(chǎn)生痛苦扎即,富足產(chǎn)生無聊吞获,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是人的精神空虛,一個精神空虛的人只能在“痛苦-無聊”的鐘擺中晃蕩谚鄙。在《人生的幸父骺剑》一書中,他以玩紙牌為例闷营,說明精神空虛的人們由于彼此之間沒有可交換的思想烤黍,而交換紙牌來打發(fā)時間,結(jié)果除了痛苦就是無聊粮坞。只有內(nèi)心豐富的人蚊荣,才能擺脫這種困擾,一個人精神世界決定了他獲取幸福的能力莫杈。
4
一個愉快的人總有他高興愉快的原因互例,原因就是:他是一個愉快的人。 誰經(jīng)常笑筝闹,誰就是幸福的媳叨;誰經(jīng)常哭关顷,誰就是痛苦不幸的糊秆。 我們的幸福取決于我們的愉快情緒,而愉快情緒又取決于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议双。
叔本華認為痘番,衡量一個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標準,不應該是他得到了多少快樂平痰,而應該是他減少了多少痛苦汞舱。他指出,人生智慧首要的不是快樂宗雇,而只是沒有痛苦昂芜,因為人的痛苦哪怕很細微,也可以感受到赔蒲,快樂卻是虛無縹緲的泌神。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一生沒有遭受太多的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舞虱,就是幸福的人生了欢际。所以叔本華非常強調(diào)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壓倒一切外在的好處砾嫉,一個健康的乞丐也比染病的君王幸運幼苛。他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為了金錢、晉升焕刮、聲望舶沿,甚至為了肉欲而獻出自己的健康∨洳ⅲ”不得不佩服叔本華對幸福的深刻認識括荡,普通人往往本末倒置,以為追求所謂的快樂就是幸福闺骚,卻不知道減少痛苦就是幸福挂滓。
5
對過去的悔恨和對將來的擔憂毒嫡,讓我們將現(xiàn)在美好時光拒之門外,或者糟蹋了它邑闲,是非常愚蠢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梧油。一個年輕人在上班路上疾走苫耸,這時,另外一個問路人攔住了他儡陨,問他為何這么匆忙褪子。青年說他在尋找幸福。之后骗村,青年幾乎每天上班路上都碰到那個人嫌褪,問同樣的問題,當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變成年老體衰的老年人時胚股,那個人問他是否還在尋找幸福笼痛,當他回答完后,他才知道這個問路人其實就是幸福之神琅拌。原來他一輩子找尋的幸福缨伊,不在別處,就在他天天上班的路上财忽!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倘核,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天都在為未來焦慮即彪,為沒有達到目標在悔恨過去紧唱,卻忘記了那些沿途的風景,才是最大的幸福隶校!幸福不在別處漏益,就在一花一草,柴米油鹽中深胳。
楊絳先生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绰疤,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舞终∏崆欤”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是一本幫助人們開啟智慧鑰匙的書籍癣猾,帶給我們的既是智慧的啟迪,也是心靈的滋潤余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