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第一次參加付費線上英語單詞學習,開始打卡。為了一個好奇心部念,平臺上說的堅持打卡180天就全額返還學費。曾經在扇貝背單詞堅持過四百多天(免費的)氨菇,了解過這種平臺打卡制度,當時被扇貝小組踢出來多次妓湘,踢出來又參與一個組從頭開始查蓉。之前的經歷說明我也不是特別能堅持,但是內心想養(yǎng)成堅持習慣的人榜贴。
第二次接觸的是“習慣打卡”app,和自己建的小群豌研,主要目的就是早睡早起,還具體到早6:00晚22:00唬党。這個打卡的游戲規(guī)則是押金圍觀制度鹃共。如果打卡失敗,圍觀的人分押金驶拱,押金讓游戲變的更投入霜浴。
逐漸的,打卡的群越來越多蓝纲。比如阴孟,現在早起要在三個群簽到晌纫,有自己建的群,也有自己付費參加的群永丝。每天被無形的“監(jiān)督”:1.單詞锹漱。2.看書讀書筆記。3.“龍小灶”系列專業(yè)小篇慕嚷。4.keep運動哥牍。這些事情都有時間區(qū)間,超過了打卡作廢喝检。且從重要性上安排嗅辣,以上“打卡”都建立在每天的工作完成,手頭項目的完成基礎之上蛇耀,確實夠嗆辩诞。
最近群主又在推一個跟著王瀟健身100天的群,大姐也是以身作則不遺余力的錄課纺涤,榜樣译暂、陪伴、監(jiān)督和打卡撩炊,就是大部分像我這樣渴望建立新的習慣體系的人最需要的外永,并且由于用微信群打卡的管理方式,靠的就是愛豆的偶像號召力拧咳。在走量的基礎上費用也是普通小百姓可以接受的伯顶,100天的費用在較好的健身房還上不了一節(jié)私教課。線上課程因此也蓬勃發(fā)展骆膝。
公共平臺打卡的規(guī)律大同小異祭衩,中青年人群前仆后繼加入打卡大軍,經歷了覺醒(發(fā)現自己的習慣不好)阅签、參與(用打卡看到自己的堅持力掐暮,看到自己的斷層)、自辦(去影響身邊人)政钟、再參與(加入更嚴格的平臺)路克、最終習慣養(yǎng)成(打卡已多余)進入一種“自由”狀態(tài)。
變化:
1.keep核心區(qū)鍛煉养交,剛開始根本跟不上老師精算,老師的腿抬起來好直,我很努力了還是彎的碎连。昨天練習到第11次的時候才勉強從頭跟到尾灰羽,嘗到了第一次的小質變。
2.讀書最難的就是把看手機替換成看書,讀書筆記要求200字以上谦趣,剛開始在簡書盯著字數寫疲吸,好不容易寫超過。現在不寫到800字都感覺自己的想法沒有表達完整前鹅。
3.有些打卡群比如運動打卡群已經不再需要了摘悴。周三周五有強度1.5小時的線下爵士舞,周二周四游泳舰绘,周一六七keep核心半小時蹂喻。
希望不久就不需要在任何群打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