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過迄今為止在溫州境內(nèi)難度系數(shù)最高的山还绘,總得記錄點什么窗价。
理科腦用一組數(shù)據(jù)表達捌刮,情況是這樣的:
開車上山的路上碰煌,半小時時間只遇到2輛車;
登山途中只遇到另外2個登山小隊绅作,共計10來個大人芦圾,0個小朋友;
開車來回共耗時2.5小時俄认,爬山耗時8小時个少;
全程11公里洪乍,翻越7~8個山頭;
與上次筋竹澗13公里相比夜焦,體能消耗量*2壳澳,難度系數(shù)*N。
用每位成員的途中及后續(xù)反應來看茫经,情況又是這樣的:
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巷波,第二天請假了半天在家休息;
一位二年級的小學生卸伞,也想請假但被媽媽摁下抹镊;
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半路讓我打電話給公安或者消防荤傲,派一輛直升機把他接走垮耳;
一位恐高患者,外加途中大腿抽筋四次遂黍,最后由另一位大人護送下山终佛;
一位恐高患者,在防火通道上披荊斬棘探索出一條新路妓湘,大腳趾磨出水泡查蓉;
一位非恐高患者,泥菩薩過江還要發(fā)揮聰明才智榜贴,給那位男孩分析咱為什么不能坐直升機豌研;
還有一位半夜三點睡的爸爸和他四年級的小學生,記錄他們的一段溫馨對話:
BOY:爸爸唬党,這條路線還不適合現(xiàn)在的我鹃共,你應該以后再帶我來的。
DAD:我也不知道這么難驶拱,抱歉哦霜浴,還沒踩過點就把你帶上了。
BOY:沒關系蓝纲,你也是第一次來阴孟,不怪你。
這位男孩好長時間都在遠遠的看不見的最后税迷,登頂后如有神助永丝,后來穩(wěn)居第一梯隊。
至于過程嘛箭养,偷個懶慕嚷,先借用下小伙伴的記錄。
一路上,小朋友們嘗花粉喝检、扔石頭嗅辣、喝山泉水、吹葉子哨挠说,開局玩得不亦樂乎澡谭。
路途中,我們還擅自離開地圖指示纺涤,去看瀑布译暂、爬石頭。
我也不知哪里的自信撩炊,嗖一下爬上了這美麗的水邊的這塊大石頭外永。上去了才知道它是A字形,無法站穩(wěn)繼而大腦一片空白拧咳。最后在隊友的幫助下伯顶,踩著他的手一步步下來。遠方還飄來另一位隊友的聲音:還好是你~(第一次如此感謝自己的輕體重
手腳并用爬過不知多少防火道后骆膝,再次迎面而來高聳的山體祭衩,內(nèi)心多少升起一絲絕望:回頭是不可能的,往前……哦天吶阅签,我到底為什么出現(xiàn)在這里掐暮!作為手機電量最充足的人,我又是那個手握方向標的人政钟÷房耍“前面這座山就是最后一次上坡了”這句話大概也就說了三四次,而“我們已經(jīng)走了一半了”這句話持續(xù)使用了2公里范圍养交。
我一定是那個把希望留給別人的人精算。
一路過關斬將,我們最終全部抵達終點碎连。
也創(chuàng)造了我人生的又一個第一次:摸黑開夜路下山灰羽。開車經(jīng)驗值協(xié)同爬山經(jīng)驗值一起蹭蹭蹭往上漲。
全劇OVER鱼辙。
總結:路況豐富廉嚼,風景優(yōu)美,旅途精彩倒戏;然四大四小全部累趴前鹅,紛紛表示短期內(nèi)不會二刷。
2024年每月探索一條新的路線峭梳,一切都是未知,開盲盒的樂趣和艱辛,盡在不言中葱椭。
佩服自己和隊友們的無知無畏和堅強勇敢捂寿,小學生神曲《孤勇者》獻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