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寫文的狀態(tài)越來越差,想法很多澳叉,但都是碎片隙咸,無法成文。每每坐在電腦前成洗,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寫文的時候扎瓶,東拉一句,西扯一句泌枪,有種敷衍了事的感覺。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秕岛,公眾號寫作的未來在哪里碌燕?里面有幾句話很觸動我,同時也讓我有了共鳴继薛。
“少一點套路修壕,多一點真誠是理想的狀態(tài)。
真正的出路遏考,只能是尋找市場和走心的平衡點慈鸠。
是淡泊名利,還是激流勇進灌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青团。”
一直都覺得寫文好比做人咖楣,一個人的心境如何督笆,通過閱讀他的文字就能一目了然。
我最初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入門書诱贿,不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娃肿,也不是瓊瑤阿姨的言情小說,而是三毛的《雨季不再來》珠十,從這本書開始料扰,讀三毛,喜歡上三毛焙蹭。
喜歡三毛晒杈,喜歡她的純真,喜歡她的個性壳嚎,喜歡她的文筆樸素浪漫桐智,充滿異國情調又獨具神韻末早,她的一切都顯得平實自然。也正因為如此说庭,我的生命中有了三個詞然磷,從流浪,到漂泊刊驴,再到如今的風一般的女子姿搜。
我想,她的文字捆憎,從一開始就在我心里扎了根舅柜。所以,我的文字并不適合嚴肅的新聞報道躲惰,從而致份,我就有了屬于自己的風格,盡管現在還沒有成型础拨,還在不斷地摸索氮块。
可那又怎么樣呢?就像盧梭在《瓦爾登湖》里說的:
“對于每一個作家诡宗,都不僅僅要求他寫他聽來的別人的生活滔蝉,還要求他遲早能簡單而誠懇地寫出自己的生活,寫的好像是他從遠方寄給親人似的塔沃;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若生活得誠懇蝠引,他一定是生活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了≈瘢”
我也明白螃概,自己現在的文字頂多就是碎碎念,離作家還有十萬八千米的距離名扛,可那又怎么樣呢谅年?
我之所以寫字,只不過是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心情肮韧,等我年老的時候融蹂,再去翻閱它們,也許會覺得滑稽弄企,但至少我認真地去做過這件事超燃,想要留下些什么。
也許堅持一兩年不是難事拘领,難的是堅持十年二十年意乓。
十年二十年,單靠生活閱歷一定無法支撐约素,關鍵在于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届良,花大量的時間閱讀書籍笆凌,在頭腦中做大量的思考,還要不時地和自己對話士葫。
直到最后越活越明白乞而,文字也就越寫越簡單,越寫越真實慢显,越寫越誠懇爪模。
正如楊絳先生的文字,韻致淡雅荚藻,獨具一格屋灌。讀起來語言沉定簡潔,看起來平平淡淡应狱,無陰無晴共郭,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疾呻,在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落塑,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先生那里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罐韩。
每讀先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安靜而不古板污朽,活潑而不浮動散吵,靜中有動,動還是靜蟆肆。
在沉靜詼諧中有沉著老到矾睦、雍容優(yōu)雅的氣派,鋒芒內斂后的不動聲色炎功,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枚冗。
所以,盡管現在的文字只能是碎碎念蛇损,那又怎樣呢赁温?只要心中有燈塔,不迷失方向淤齐,你只管堅持去做股囊,其它的都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