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朋友是老酒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生活心褐,我們看著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樣子真屯,總是忍不住對他發(fā)火几颜,催促他快一點倍试。如果你也這樣,請讀一下臺灣作家張文亮的文章《牽一只蝸牛去散步》蛋哭。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县习,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谆趾,
蝸牛已經盡力爬躁愿,
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沪蓬,我責備它彤钟,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仿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跷叉,我扯它逸雹,甚至想踢它营搅,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梆砸,喘著氣剧防,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辫樱。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峭拘,
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
我在后面生悶氣狮暑。
咦?我聞到花香鸡挠,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搬男,
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拣展。
慢著!
我聽到鳥叫,
我聽到蟲鳴缔逛。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
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备埃,
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我的感悟:教育孩子褐奴,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按脚。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敦冬。然而辅搬,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脖旱。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堪遂,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作為家長萌庆,不妨放慢腳步溶褪,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践险。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猿妈,從沒完沒了的生活里探出頭來,這其中成就的捏境,何止是孩子于游,還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