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美得不可方物
? ? ? 我跟大家一樣,覺得這名起得落俗了宇葱,跟蘇聯(lián)高大爺那篇也沒得比瘦真,主要不是一派的,沒人家那么浪漫黍瞧。但在韓國六年無論求學還是生活诸尽,主要活動范圍就在我的大學周遭,對了印颤,還未正式介紹您机,她叫成均館大學。
? ? ? 按照時間的角度來看年局,其實最初的選擇不是成大际看,剛到首爾的落腳點是國民大學的語學院,這所大學并沒給我留下許多值得紀念的矢否,唯有遺世的校園景色和一位美麗的日本姑娘仲闽。姑娘的故事在別的文章中有描述,本篇就敘一些校園風物僵朗,跟姑娘比定略顯乏味赖欣。國民大學坐落在城北區(qū),絕不是正常人理解的那種北验庙,我們第一次從東大門坐校車上學的時候讓我回想起小時去燕山游玩的感覺顶吮,到達之后國民大學果然沒讓我失望,從校門到教學樓需要爬一個挺大的坡粪薛,連學韓語帶鍛煉身體都有了悴了。國民大學的周邊宗教文化的氣息相當濃郁,山上寺廟林立汗菜,我去過幾處让禀,大多跟日本寺廟的風格相近,跟中國寺廟的金碧輝煌相比樸實許多陨界。學校的對面有一家烤肉店,只由一個韓國阿姨經(jīng)營著痛阻,我跟舍友們每到周五下課之后都去搓一頓解解饞菌瘪。語學院只有半天的課,另外的半天阱当,年輕的靈魂們放肆地體驗著只身在外的自由生活俏扩,想賺錢的去賺錢,想享受的就享受弊添,當然沒有人想寫語學院的作業(yè)也必須得寫录淡,這種肆意最終停在了申請本科學校的日子。我非常愿意留在國民大學油坝,這遺世獨立的校園和閑云野鶴的我天作之合嫉戚,馬上跨火盆三拜入洞房的危急關頭刨裆,某天在宿舍下樓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了好友,聊起來本科學校如何選擇時彬檀,就四個字帆啃,讓我每年多花近萬元學費——“來都來了”。
? ? ? 我就說不如高大爺那個浪漫窍帝,沒有流浪過紅色的伏爾加河努潘,中國人總是被這四個字打動,是啊坤学,來都來了疯坤,不上個名校?而且人一旦動了心思深浮,隨后又會想贴膘,跟朋友能去一樣的學校也不會孤單,去名校畢業(yè)之后工作問題比較好解決……總之把所有的好都給了成均館大學略号。如果說國民大學像是景點的話刑峡,成均館大學人文科學校區(qū)是真的有個景點:朝鮮王朝的成均館舊址,也是韓國的帝王私塾玄柠,大抵是霍光突梦、房玄齡或者西方亞里士多德之流給朝鮮王族的子嗣灌輸“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的地方羽利。景點院落的中央有一顆老銀杏樹宫患,如果不是幾百年的榮枯,僅靠蟲子的微薄之力是絕不足以把它蛀空的这弧;他老的必須用水泥澆筑和外力支撐才能勉強維持風度娃闲,還好飽經(jīng)風霜的外觀依然能體現(xiàn)得出四季更迭,我對它沒有“最后一面”的感覺匾浪,反而篤定它活得比我長久皇帮。而成均館大學的校徽就是銀杏蛋辈,起初我覺得不如高麗大學那個通紅的虎頭更具美感属拾,后來細想那顆銀杏樹在歲月的侵蝕中不知勝過了多少老虎,大有無論世間滄桑只我自巋然不動的仙人風范冷溶,而在命運多舛的折磨中生存至今渐白,自有銀杏之殊勝〕哑担“明倫堂”景區(qū)不大纯衍,游覽一小時足矣,出了景區(qū)門苗胀,就是與成均館大學的學生怎么都愛不起來的“山坡”開端襟诸,我第一次爬成大山坡的感覺是國民大學的那個坡真溫和瓦堵,爬坡的強度方面,2019之前入學的學生應該都清楚經(jīng)營館的樓底是個健身房励堡,很多跟我一樣幸運的校友們都在那練過健身(名額需要提前搶)谷丸,如果更加幸運的你住在正門附近的話,爬坡走到健身房就可以省去熱身的步驟了应结。坡的兩旁也有幾顆銀杏樹刨疼,不知道是那棵老樹的第幾代玄孫了,就是這個讓人恨之又恨的大坡連結“成均館”和“大學”鹅龄。
? ? ? “大學”的部分從國際館開始揩慕,是成均館最矮的教學建筑,扮休,主要的課室和活動室都藏在地下迎卤,我在這個館度過了兩年的MBA求學生涯,按順序要在最后隆重介紹的玷坠。國際館再上去沒幾步有個相當巍峨的建筑蜗搔,成均館大學600周年紀念館,紀念的是從成均館到成均館大學儒學教育和文化的薪火相傳八堡,我六年從來沒上到過六百二層以上的地方樟凄,主要是去一樓辦學生證(剛辦完就改電子的了)還有去地下食堂吃飯以及寄快遞,我總覺得六百這個館挺牛逼的兄渺,不是罵街缝龄,只是覺得沒有比這兩個字再貼切的了。作為人類活60年已經(jīng)挺費勁的了挂谍,這個教育機關干了600多年叔壤,大冰期小冰期都經(jīng)過的主,這得是多么熱愛教育這項偉大事業(yè)的生物群用生命和聲帶延續(xù)著文化的力量口叙,在每一個熾熱鮮活的軀殼內筑起一座靈魂的高墻炼绘。六百的對面是學生會館,我沒進去過庐扫,因為這名字聽著就像年輕的靈魂相互摩擦出火花的場所饭望,我也想將心靈的珍寶傳遞給別人,只是需要做好準備形庭,顯然六年完全不夠。當走出六百時就可以很自豪的說厌漂,大坡已經(jīng)爬了一半了萨醒,再向上爬是中央情報館,小名叫圖書館苇倡,這不是旅行者隨意進入的場所富纸,必須是教職員工和已經(jīng)有學生卡的學生才能進入囤踩,里面陳列著各個專業(yè)的學術典籍和論文,如果說成大的文化傳承是這一偉大教育機關的地基晓褪,那這些知識載體則是最堅實的支柱堵漱。我雖然借閱次數(shù)不算多,但是清楚記得借過一本韓文版的儒家哲學書涣仿,搖搖欲墜的書皮和斑駁的扉頁是學生們在知識的賽道上奮不顧身的最好證明勤庐。
? ? ? 圖書館一層走出來是經(jīng)營館,不知是否有不愛在校園溜達的同學好港,就算有愉镰,他也一定去過經(jīng)營館,經(jīng)營館地下那幾層相當豐富钧汹,不但學校打印室和食堂丈探,服裝店(校服)、手機店拔莱、咖啡店碗降、文具店、書店……一直到之前提過的健身房塘秦,包含了除學術之外的所有精彩讼渊。經(jīng)營館地下二層出來有個操場,一到秋天就會變成金色嗤形,之前的校慶一直是在這個操場上舉辦的精偿,我大一的時候去看過一次,當時就覺得有些小赋兵,后來慢慢地適應了在這方小小的草坪上看校慶的感覺笔咽,但我研二卻改到更大的操場,也許是負責人想開了霹期,我把這當成是成大對我的歡送叶组。新校慶場地離法學館比較近,我對那個館的感情一般历造,這主要是我只在那上過兩節(jié)經(jīng)濟法相關的課程甩十,我是庸人,找不到學法律的樂趣,疲于應付考試和課題颁督。
? ? ? 我大一的課主要都在經(jīng)營館以及經(jīng)營館旁白的湖巖館上課劈彪,湖巖館的辨識度相當高,它是紅色的橄霉。后來成功進入經(jīng)濟學專業(yè)之后,上課的地點轉變到了后面一排的退溪人文館邑蒋,這是屬于經(jīng)濟學學生的秘密——大部分的課是在退溪人文館授講的姓蜂“蠢澹可能學校的這個設置是有防騙作用的,要不怎么不讓學生去茶山經(jīng)濟館上課呢钱慢。這些教學樓都在山坡上逮京,上課有些辛苦也是事實,但是還有新聞束莫、媒體以及攝影專業(yè)的“冤種”在修善館上課懒棉,那是海拔最高的一棟樓,如果是在館前的休息區(qū)俯瞰整個校園風景自是件美事麦箍,但爬上爬下的上課對于精神力和體力都是種挑戰(zhàn)漓藕。
? ? ? 過了修善館,那個大坡一直延到山頂挟裂,一個名為臥龍的公園享钞,跟順義的那個大相徑庭。這個坡每日承擔著莘莘學子的仆仆風塵诀蓉,也撩撥著昏昏欲睡的逃之夭夭栗竖,這是我的大學的風物,我用六年的光陰于方寸中拓出了屬于它她的一片渠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