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的人生可以復制管嬉,你也沒有必要去復制皂林,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朗鸠。--熊培云
有的作者,一旦被我記住础倍,可能就像在心里發(fā)了芽烛占,不知什么時候就會想要去尋訪一下。前一段時間沟启,意外在微信里看到了熊培云的公號“思想國”忆家,打開一看,里面的文字一如我記憶中的風格德迹,有些驚喜芽卿,就像一個久未謀面的老友。不過那時他的更新速度很慢胳搞,沒有仔細打理吧卸例,最近再看,居然也是每日一篇在更新肌毅,即使是隨便的幾首詩筷转,讀著都覺得有什么東西在體內奔涌和流淌,真不知道人家怎么能寫出如此飽含情感濃度的文字悬而,那些意象呜舒,那些組合,怎木就那么直擊人心呢笨奠。
熊的文字袭蝗,溫和卻有力量,讓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心理學名言--不含敵意的堅決般婆,不含誘惑的深情呻袭。我在一篇文章后留了言,沒想到很快收到了作者的回復腺兴,細看左电,在30多份留言里,我是唯一被回復的,挺美篓足。在這個微信時代段誊,作者不再是書本上扁平的白紙黑字,而是那個每日相遇在咫尺之間的手機屏幕上栈拖,天天讀著他新出爐的熱乎乎的文章的那個连舍,活生生的人,有感覺了還可以留言互動涩哟,我們和作者的距離索赏,是前所未有的親近。我們對作者的感覺贴彼,變得更加的豐滿和立體潜腻。我甚至聽到了他唱歌的聲音,那個歌聲器仗,充滿朝氣和青春融涣,和他文字中的深刻與老練還是有些反差。
附上以前寫的隨筆精钮,現(xiàn)在看威鹿,那些句子我依然喜歡。
《自由在高處》是繼《思想國》后讀的第二本熊培云的作品轨香。讀完之后忽你,意識到在中國大地上,還有一批守護良知與獨立精神的媒體人臂容,新聞人科雳,保持著生命昂揚的本性和進取精神,以日拱一足的忍耐與堅持策橘,在謀求國家與社會的進步和改良炸渡。之于他們,我將始終如一地丽已,充滿溫情和敬意蚌堵。
這本書也是由幾十篇雜文組成,但是政治時評的味道少了一些沛婴,更貼近普通讀者閱讀吼畏。我終于知道自己喜歡的文字類型,那就是1.真誠嘁灯。2.既有心靈又有理性泻蚊。“詩歌+論文”丑婿,這也正是作者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性雄∶恍叮回想起我喜歡的作者,周國平秒旋,吳志翔约计,無一不是在他們的文字中達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太感性迁筛,容易讓人感覺過于矯情煤蚌,讀完之后缺少讓人深思的力量,而太理性细卧,則文字稍嫌刻板尉桩,缺乏審美的情趣。
這本書的自序和演講與獨白部分我很喜歡贪庙。記下下面這些讓我印象深刻的字句:
沒有誰的人生可以復制蜘犁,你也沒有必要去復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插勤。
靠著“堅持”“毅力”去學課本上的知識沽瘦,去做的事情革骨,也許是我們一生中最不需要的农尖。
一個人,在他的有生之年良哲,最大的不幸恐怕還不在于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盛卡,而在于他雖然終日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最適合做什么筑凫,最喜歡做什么滑沧,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來之間匆匆度過一生巍实。
無論在什么樣的困境中滓技,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風度的。在苦難與陽光之間棚潦,我更愿意看到陽光的一面令漂,積極地一面,看到萬物生長丸边,而不是百花凋零叠必。
二十世紀是一個革命的世紀,流血的世紀妹窖;而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改良的世紀纬朝,流汗的世紀。二十世紀是魯迅的世紀骄呼,二十一世紀是胡適的世紀共苛。
寫作首先是為了生活判没,為了不辜負這一生的光陰。...讓文字收藏我的生命和我想要的世界隅茎。
生命長遠哆致,但若是為了得到所謂的社會承認而永遠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暫患膛,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摊阀。
一個社會的富庶,就在于我們有較多種的選擇踪蹬。
過度的信息對于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胞此,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言論自由的第一步跃捣,是選擇傾聽他人言論的自由漱牵,接受信息的自由。
每個人都應該自由思考疚漆,而且只能通過自己思考酣胀,每個人都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與思考獲得觸摸世界的經(jīng)驗。
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三樣東西:知識娶聘;獨立闻镶;公共精神。
除了維護社會正義與新聞正義丸升,揭批丑惡铆农,新聞也應該把云層上的陽光給讀者,把苦難外的溫暖給讀者狡耻,把困頓中的希望給讀者墩剖。
一個沒有獨立思維訓練與歷史記憶的社會,民主仍不過是水上的浮萍夷狰,沒有根基岭皂。
今日中國電影之所以乏善可陳,是因為這些電影既沒有歷史感沼头,也沒有任何思維樂趣可言爷绘。影像的軀殼,聲色的裝修不足以支撐電影這門思想的藝術瘫证。
大環(huán)境可以決定你的自由度揉阎,但你內心還有一個小環(huán)境,那里有你對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權背捌。而這完全在于你的覺悟毙籽,在于你對生命,世界的理解毡庆。
幸福只是我們在追求自我實現(xiàn)時的一個副產(chǎn)品坑赡。
衡量人類進步有兩個關鍵詞:一是自由烙如,二是合作。在獨立中思想毅否,在思想中合群亚铁。
一個人,既要守住自己心靈的邊界螟加,同時又要有開放的思想徘溢。從個體而言,人唯有自由捆探,才可能激發(fā)潛能然爆,有所創(chuàng)造;從群體而言黍图,唯有走向合作與和解曾雕,人類才可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相信助被,一個民族要想獲得持久的創(chuàng)造力與生命力剖张,就要不斷有人從舊有的生活方式與儀式中解放自己。我們每個人揩环,所有抱持平凡而高貴之心靈者搔弄,要積極地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把一生當事業(yè)來做,把一生當作自己真正的遠大前程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