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贾惦,四川文化傳媒職業(yè)學院思修課期末考試放了個“大招”:一學期完了,你認不認得你的授課老師敦捧?一道“態(tài)度題”引起考生議論紛紛须板。這道“選出你本課程的授課教師,請在其照片對應括號內正確寫出名字”的題目绞惦,不僅讓一些學生一臉懵逼纸,而且一經網絡發(fā)布后也引發(fā)網友圍觀。題目新穎济蝉,而且答對不得分杰刽,答錯卻扣41分的評分標準,也讓大家驚呼“答錯了那可是送命”王滤。(1月26日《華西都市報》)
試想贺嫂,一學期上到頭,學生居然可能認不出教過自己的老師雁乡,這也實在不可思議第喳。并且還有學校為此設計了一道“態(tài)度題”,答不上來的同學則會因此而“掛科”踱稍,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曲饱。盡管校方解釋,卷面成績只占百分之三十珠月,最后成績還要綜合學生平時表現評定扩淀,但是這道奇葩的“送命題”和它背后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還是值得人們注意啤挎。
一方面驻谆,作為學生理應牢記諄諄教誨,常念師恩不忘,更別說應牢記自己老師的音容風采和尊諱大名了胜臊,這難道不是為人學子最起碼的要求勺卢?因此,這讓學生辨識自己授課老師的期末考試題象对,哪里是什么引發(fā)“秒殺”的“送命題”黑忱,而分明應是可以秒答的“送分題”才對!試問织盼,如果連自己的老師都記不住杨何,又怎能記住老師教授的知識酱塔?如此學風沥邻,難道不讓人堪憂?而更令人不解的是羊娃,當這件事情曝光后唐全,居然還引來一片附和之聲,還有人驚呼“要命了”蕊玷,看來有相似情形的還不止這一所學校邮利,這到底是怎么了?對此垃帅,我們的社會延届、家長和教育部門是不是該反思?一些高校的學風是不是該整肅了贸诚?
然而另一方面方庭,出現這種情況,難道那所學校不該反省嗎酱固?學生認不出老師械念,要么就是學風不正,學生很多不愛學習运悲,經常逃課或是人在教室心在外龄减,以致連老師姓甚名誰,長什么樣都不清楚班眯,要么就是學校的課程安排不合理以及老師的授課方式有問題希停,導致學生反感、厭學署隘,根本聽不下去宠能,對其中一些老師當然沒印象。愛因斯坦說過定踱,“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棍潘。”倘若老師上課自己都心不在焉,照本宣科了事亦歉,或是能力不夠恤浪,把課程上得味同嚼蠟,學生們怎么可能坐在那里認真聽講肴楷?可以說水由,無論是學風還是教學安排、師資水平的問題赛蔫,作為校方都難辭其咎砂客。
而在期末考試中公然設計什么“認認看”的“態(tài)度題”,即便稱得上是別出心裁呵恢,煞費苦心鞠值,打了那些平時喜歡曠課溜號、聽課學習不認真的學生一個措手不及渗钉,難道不是反映出這個學院對于自己學校存在的學風課風問題也感到非常突出和忍無可忍了嗎彤恶?況且,就算在期末考試中出此奇招鳄橘,就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不愛聽課學習甚至逃課成風的窘境了嗎声离?最多是今年你這樣出題,好吧瘫怜,那下學期我把所有課程的老師都拍下來术徊,名字都記清楚還不行嗎?到時學校又該出什么讓人腦洞大開的刁鉆“奪命題”了呢鲸湃?
原創(chuàng)公號:hshse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