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墳頭旅行愛好者,我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搂鲫。
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傍药,我去過的墓地陵園都是很冷清的地方,大多數時候都是我一個人在里面四處逛。
而到了巴黎拐辽,我卻在拉雪茲神父公墓拣挪,逛出了上學時春游的感覺。
這大概是全球最知名的一片陵園了俱诸!
1
關于拉雪茲神父公墓菠劝,網上有大量的文章介紹。
其實對于中國人來說睁搭,這片公墓的歷史并不是我們特別熟悉的赶诊。
一開始,公墓就是教會的一座小公墓园骆,離城里比較遠舔痪,也沒人愿意葬在這里。
后來到了拿破侖時期锌唾,因為把人埋在城里會引發(fā)疾病锄码,所以政府進行了一波宣傳,把一些名人的墓搬到了拉雪茲晌涕,以此吸引更多地下住戶滋捶。
到了更近期,最近的一次大規(guī)模入戶余黎,是在巴黎公社運動中陣亡的最后147名巴黎公社成員重窟。共產黨員的獻血染透了神父公墓,不知道有沒有帶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去祭奠過惧财。
相較于公墓的歷史巡扇,能讓這里一舉成名的,還是因為埋在這里的眾多名人垮衷。
整片公墓大到難以想象霎迫,我逛了得有4個小時,卻依然沒有看完所有想看的墓碑帘靡。
更可氣的是,有的墓碑藏的非常詭異瓤帚,根本就是不想被找到嘛描姚。
所以說,來到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戈次,整個公墓旅行的意義就變了轩勘。
那種在最靜謐的地方尋求自我思考的感覺不見了,反而像是在死亡小鎮(zhèn)玩兒捉迷藏怯邪。
2
到達公墓的時候绊寻,大概是下午一點左右。離公墓入口最近的一座知名墓碑,大概就是奧斯卡·王爾德的司芬克斯墓了澄步。
我其實并沒有讀過什么王爾德的作品冰蘑,對他的全部印象,都來源于我的一個初中同學楊老師村缸。
楊老師曾經跟我說祠肥,她通讀了所有王爾德的作品。
從《道林格雷的畫像》到《快樂王子》梯皿,楊老師從王爾德的字句中發(fā)現仇箱,他是一個自由灑脫的gay,于是又去讀了關于他的姘頭波西的故事东羹。
再接下來剂桥,出于對古典同性文化的熱愛,楊老師通讀了大量歐洲文學巨匠的作品属提,然后一舉成為了一個文化人权逗。
這種從亞文化入手,最終成為一代文化人的故事真的太勵志了垒拢,讓我也不得不去瞻仰一下王爾德的墓旬迹。
王爾德的墓碑是后來的藝術家設計的,以古埃及的猜謎神獸司芬克斯作為原型求类,整體看上去非常的大氣奔垦,而且跟周圍那些傳統(tǒng)墓碑一比,相當出挑尸疆。
以前椿猎,王爾德墓碑上遍布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拜訪者的吻痕。
對于這位風流人士寿弱,似乎一枚香吻才能證明對他的瞻仰犯眠。又或許是因為那句“一個吻足以摧毀一個人的生命“,激起了無數文藝青年的滿腔熱情症革。
總之筐咧,在被親了太多次以后,王爾德的墓碑被罩上了玻璃罩子噪矛,但是罩子上依然還有不少游客的吻痕量蕊。
3
在王爾德墓附近溜達時,正巧趕上一個唱詩班艇挨。
要說這次在巴黎最法國的體驗残炮,大概就是在墓地里聽唱詩班唱歌了。
大家井然有序地圍成了一個圈缩滨,默默地聽著唱詩班的歌聲势就。
歌詞聽不懂泉瞻,但是有的人唱著唱著就笑了,有的人聽著聽著就哭了苞冯。
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念許久的人袖牙,在歌聲的推動下,不管他是死了還是活著抱完,都會非常容易被想到吧贼陶。
也是在聽唱詩班唱歌的時候,我又再一次確認了巧娱,法語是真的好聽碉怔。
雖然巴黎又臟又亂又遍地流浪漢,滿大街都是尿騷味還老有人搶劫禁添,可是法語是真的好好聽啊撮胧。
這歌聲好像能把人帶進電影里。
是抱著盆栽的Mathilda老翘,吹著泡泡糖在樓梯間抖腿芹啥;
是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獨自唱歌的Pierre,讓天籟之音響徹放牛班的校園铺峭。
啊墓怀,法國人的浪漫,連死了都能感受到卫键,真好傀履。
4
聽完法國唱詩班的文藝匯報演出之后,真正的墓地之旅就開始了莉炉。
不同于以前在以色列钓账,烏茲別克斯坦,或者匈牙利看過的墓地絮宁,拉雪茲神父公墓真的是處處是亮點梆暮。
先不說那些隱藏在眾多平民百姓之間的名人墓碑,光是一些普通人的墓绍昂,就可以看很久啦粹。
也許是因為拉雪茲名聲在外,想要在這片墓地吸引眼球窘游,想必是非常不容易的卖陵。
于是,死者的后人們?yōu)榱四茏屪约覊烆^受到游客的矚目张峰,紛紛像開了掛一樣的裝飾自家的靈龕,爭奇斗艷的比拼程度棒旗,絲毫不弱于生前喘批。
簡單的墓碑+墳棺套餐已經遠遠不夠了撩荣,必須得有個額外的憑吊小室;
棺材上面的石雕也一定要精美饶深,連衣服的皺褶都要雕出來餐曹,體現我們家先人的仙氣和空靈;
傳統(tǒng)造型不夠敌厘,我們來造一個小型花園台猴。想想到了夜晚,鄰居們來我的小花園遛彎俱两,好浪漫哦饱狂;
這些普通人的墓地,沒有太多人停留駐足宪彩,但是卻給拉雪茲神父公墓帶來了更多不一樣的味道休讳。
5
拉雪茲神父公墓最大的看點,莫過于里面葬著的名人們了尿孔。
這次去墓地之前俊柔,我對這邊沒有做任何功課,事實證明活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雏婶。
想要在埋葬著30萬死者的超大型墓園中找到名人,真的是比登天還難白指。
不僅需要手握一張地圖留晚,還需要有極其良好的方向感,在無數墓碑墳冢之間游移騰挪侵续,還要小心不要踩到別人家的墓倔丈,真的是太艱辛了。
這次墓地春游状蜗,我就比較想看王爾德和肖邦的墓地需五。王爾德的墓碑就在入口不遠處,而肖邦則需要好好尋找一番了轧坎。
在3年前宏邮,我第一次來歐洲時,就專門去波蘭瞻仰了一下那個埋葬了肖老師心臟的教堂缸血,重溫了一下小學的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蜜氨。
而這回,聽說肖邦的肉身葬在巴黎捎泻,當然還是要來看一下的啦飒炎!
肖邦的墓碑并沒有太過華麗的雕飾,簡單的石像和名字笆豁,完全沒辦法和那些爭奇斗艷的墳棺相媲美郎汪。
但是僅僅是肖邦這個名字赤赊,就足以讓無數人在這里駐足了。
6
按理說煞赢,看到了想看的這兩位藝術家的墓碑之后抛计,我就應該回家了。
但是拉雪茲公墓就是有一種魔力照筑,讓你總是想多看看吹截,尋找那些多少有些熟悉的名字。
看了莫里哀凝危,巴爾扎克是不是也得看看波俄?折磨了我整個大學時期的傅立葉也在,那不得過去吐口痰嗎媒抠?(誤)
沒有人能說清楚弟断,拉雪茲神父公墓究竟葬著多少名人。也沒有人能說清楚趴生,到底如何定義名人阀趴。
反正,來就對了苍匆。
End
最終刘急,在四個小時的墓地之旅中,度過了我在巴黎最開心的一段時光浸踩。
如今的巴黎叔汁,也許不如往昔。走出公園外检碗,是車水馬龍的骯臟世界据块,反而是在這片死氣沉沉的墓地中,能看到更多想象中巴黎人應有的浪漫氣質折剃。
那些雕塑另假,像是時光停滯的生命,將人們對于生活最想要表達的畫面刻畫了出來怕犁。墳前長久新鮮的花束边篮,是巴黎人對于亡者的尊敬和緬懷,也是對于生活的不放棄和熱愛奏甫。
門前唱詩班的歌聲戈轿,是對這個世界的青睞,更是對生和死看開的唱白阵子。
王爾德是愛爾蘭人思杯,肖邦是波蘭人,吉姆·莫里森是美國人挠进,但他們全都不約而同葬在了巴黎。
這座城市依然有著神奇的魅力,是恐怖襲擊妙同,黃背心圣勒,以及任何人性的黑暗面無法掩蓋的。
因為那是巴黎啊攘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