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在華山藝文中心的《糟糕藝術博物館》展砰诵,心得大概只有一句:
糟糕雨席,我不覺得糟糕 <囧>
也許前幾天朋友又讓我複習了一次《少年 Ma 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菩咨,還幫我解開了博物館名稱之謎(什麼,wikipedia 居然有條目陡厘?)抽米。相比之下,這糟糕藝術博物館的展覽... 到底哪裡糟糕了糙置? lol
如果忽略展品跟解說牌擺的歪七扭八云茸、以及詭異的打光(當然,這些有可能都是故意的)谤饭,展場佈置的還不錯标捺,還弄了一些裝置讓人拍照或惡搞懊纳,氣氛整個很歡樂,大大降低了展品的糟糕度亡容。(補註:太座大人說中文翻譯常常跟原文有出入嗤疯,這點蠻糟糕的 Orz)
要說展品糟糕,是不怎麼樣闺兢。大多數(shù)作品的畫面色調(diào)髒兮兮茂缚、造型比例走鐘的離譜,筆觸肌理這種專業(yè)東西我不敢亂講屋谭,只能說感覺很粗糙脚囊。完成度很低,當然也就不用提意境之類更高層次的東西了桐磁。
(圖片均來自糟糕藝術博物館官方網(wǎng)站)
<img src="http://www.museumofbadart.org/coll6/image03.jpg" width="300px" />
<img src="http://www.museumofbadart.org/coll8/image01.jpg" width="300px" />
但也有些展品讓我無法理解到底糟糕在哪悔耘?像這個:
<img src="http://www.museumofbadart.org/coll9/image16.jpg" width="300px" />
色調(diào)、筆觸應該還算拿捏的不錯所意,狗的造型有點腫倒也無訪(反正是雲(yún)嘛)淮逊,而貓的神韻掌握的很好。要說問題就是畫面左邊界有點草率空虛扶踊,整體有點不知所云,展品名稱給的倒是很有趣:〈He Was a Friend of Mine〉郎任,不確定是館方還是原作者下的名字秧耗。這是糟糕在哪裡呢?
然後再看到這張(展覽順序的話舶治,這是第一張分井。館方提供的圖片比實際看到的有質(zhì)感一點 XD):
<img src="http://www.museumofbadart.org/coll1/image11.jpg" width="300px" />
背景可能處理的沒有很好,但是輪廓霉猛、神韻尺锚、線條應該都抓的還不錯。小丑的禿頭惜浅、不成比例的可笑帽子與詭異的眼線瘫辩、神情製造出來的反差,我認為效果不錯坛悉。要我掏錢買是不太可能伐厌,但是送我也不至於把它丟掉(如果有地方放的話),至於給「糟糕」的評語就別提了......
我見過更糟糕的裸影。
那些在北美館之流展出的作品我不敢說嘴挣轨。拜念美術系的前女友、以及八九個美術系室友所賜轩猩,我見過更糟糕的學生作品(當然卷扮,這是我的自以為是)荡澎。學生作品的初衷未必是想創(chuàng)作,為了交差了事也在所多有晤锹;反之衔瓮,我們也不知道糟糕藝術博物館的藏品當初是怎麼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是不是小朋友隨意的塗鴉抖甘?是不是也是為了交作業(yè)热鞍?
說到底,這終究是我面對(藝術)作品一個始終難解的問題:「什麼是美衔彻?美感是天生的薇宠?還是後天教育出來的?」糟糕藝術博物館只是把這個問題中的「美」換成「糟糕」艰额。即使知道展覽主題澄港、看過解說牌,我依然會冒出「WTF柄沮?J三谢匚唷?為什麼這也能展出祖搓?」的念頭狱意。
有的時候、尤其是接觸比較近代藝術的時候拯欧,會覺得某些藝術品的目的就是讓你看不懂详囤;看不懂所萌發(fā)的問題,才是藝術家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即使他不知道你會拋出什麼問題)镐作。所以藏姐,我寧願相信、或說希望糟糕藝術博物館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挑起「什麼是糟糕」這個問題该贾,而不是試圖灌輸「這叫做糟糕」的標準羔杨。
退一步想,立下「這叫做糟糕」的標準也沒什麼不好杨蛋。如果不是看過許多不怎麼樣的作品兜材,也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好的作品。很多(其他展)作品讓我感到不知所云六荒、無聊無趣护姆、甚至醜陋痛苦,但是我卻不會興起「糟糕」的念頭掏击;回想起來卵皂,那些作品大概都作到了極致,就是所謂「俗到極致即成雅」砚亭?
《糟糕藝術博物館》展場出口就是賣店灯变,隨手翻了一下維梅爾的畫冊殴玛,以前總覺得「阿就這樣嘛...」,現(xiàn)下立馬改觀:「真他媽厲害添祸!」
我說的話就像在戰(zhàn)場上看過呂布之後滚粟,看到關羽就覺得「應該打得贏關羽──」這種愚蠢的話! 《百姓貴族》1-p.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