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感受孩子的感受,通過換位思考理解孩子框舔,然后才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納蹦玫;
2.過度緊張和焦慮并不能解決問題本身,家長的心態(tài)放松后刘绣,孩子就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樱溉;
3.在意孩子分數(shù)的思維來源于我們追求有形物質(zhì)的思維;
4.家長對人生的理解會通過言談舉止不知不覺地導入給孩子纬凤;
5.生命是一場旅行饺窿,有時風和日麗,有時也會有暴風驟雨移斩,享受每一天,從容面對每一天绢馍;
6.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jīng)歷風雨向瓷,感受痛苦,在逆境中成長舰涌;
7.家長多傾聽猖任、理解、欣賞孩子瓷耙,孩子就可以從中收獲力量感朱躺;
8.學習是做加法,修行是做減法搁痛;
9.焦慮的時候拿不起又放不下长搀,既消耗精力又沒有結果,高效專注做完就可以放下了鸡典;
10.做就有結果源请,不做就是零;
11.持續(xù)糾結內(nèi)耗會讓我們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耗費掉太多的時間卻一無所獲谁尸;
12.跳出自己對高標準高期待的要求舅踪,放手去做,做就會有大于0的收獲良蛮;
13.活出自己的獨特性抽碌,獨特性就是我們最大的亮點;
14.給自己的心靈放一個假决瞳,有些事情不用那么執(zhí)著货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