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迄薄,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
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琅关?
其中有一個匿名回答說:
我就是個自甘墮落的渣渣。會慢慢變得抑郁讥蔽,躲避人群涣易,拒絕交流,有自殺傾向冶伞。我不想再過這種生活新症。可我對自己無能為力响禽。
說實話徒爹,當看到這樣的回答,真是會有點小心疼芋类。不知道隆嗅,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現(xiàn)在整個社會都在鼓吹自律: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侯繁,只有自律是所有成功者的共性榛瓮。
一個不自律的人,活得就跟行尸走肉一樣巫击。越自律,越自由精续。
迎面撲來的各種雞血坝锰,讓你會有一種錯覺,全世界的人都很自律重付,唯有你像個扶不起來的阿斗顷级。
正是這樣的鼓吹,讓很多人都陷入到了自律的焦慮中确垫,總是想方設(shè)法變自律弓颈,可是在堅持沒有多久后又被打回了原型帽芽。
努力、失敗翔冀、自我懷疑导街、然后再努力、再失敗纤子、再自我懷疑……完全就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搬瑰。
不管你承認與否,我都想說控硼,一個勁勸別人自律的人泽论,全都是站著說話腰不痛。
沒錯卡乾,自律確實能夠讓我們做好很多事情翼悴,拉開我們與其他人的距離。但自律就是最低級的上進幔妨。因為鹦赎,大多數(shù)人都很難做到自律,尤其是那種堅持數(shù)年如一日的自律陶冷。
在《我在底層的生活》一書中钙姊,揭露了一個特別扎心的真相——所謂的自律,都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行埂伦。
大學教授芭芭拉煞额,自詡是一個極其自律的人,她能克服身心的痛苦沾谜,去做一些正真對自己有益的事情膊毁。
她為此引以為傲,覺得這正是讓她變成社會精英的原因基跑。當為了證實婚温,“底層人的失敗,都是因為不自律導(dǎo)致的結(jié)果”媳否,芭芭拉變身一個清潔工栅螟,臥底去體驗底層生活。
當真得變成一個沒有學歷篱竭、沒有前途的女清潔工后力图,芭芭拉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做到自律掺逼。
因為吃媒,她每天都要強打精神為生計奔波、強打精神對挑剔的客戶強顏歡笑,能讓她自律的意志力早就被全部掏空了赘那。
因為實在沒有精力再去自律刑桑,芭芭拉染上了嚴重的煙癮,脾氣也變暴躁了不少募舟,別說去學習祠斧、跑步了,就連每天的晚飯都是胡亂將就胃珍。
忙于生計的芭芭拉梁肿,被生活剝奪了不斷向上的勁頭,曾經(jīng)讓她引以為傲的自律早就消失不見了觅彰。
說到底吩蔑,自律就是一種克制,很辛苦填抬,也不好玩烛芬。這種克制,需要我們不斷跟內(nèi)心的怪獸打斗飒责。在你心情好赘娄,斗志滿滿的時候,咬咬牙就能把那個比你強壯的怪獸打敗宏蛉,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遣臼。
但這種戰(zhàn)斗值不是每天都有的,打斗一天兩天還好拾并,但一年兩年后呢揍堰?恐怕你早就已經(jīng)是疲憊不堪,根本就沒法反擊了嗅义。
因為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額的屏歹,當你把意志力用在飲食上的自律,那你就沒有意志力去做到早起的自律之碗。
這就是為什么蝙眶,很多人都是間歇性自律,只能自律一時褪那,但沒有辦法自律一世幽纷。
這也是為什么,自律是最低級的上進博敬,因為它只能讓你在狀態(tài)好的時候蹦跶幾下霹崎,但蹦跶完后什么用都沒有。
既然自律太艱難冶忱,是最低級的上進,難道人就只能不斷自我墮落了嗎?其實并不是囚枪,我們還有更高級的上進方式去選擇派诬。
前段時間,在青旅認識了一個美國小姐姐链沼,她簡直就是行走的榜樣默赂。
不管前一天逛得有多累,她都能早晨6點起床去跑步括勺;不管多么大呼飯菜好吃缆八,她都不會吃到撐;不管晚上我們聊得有多嗨疾捍,她都能10點準時睡覺奈辰。
當時,我們幾個女孩都特別佩服她乱豆,問她怎么能如此自律奖恰。
哪曾想,小姐姐卻一臉的不可思議:我并沒有刻意堅持宛裕,我向來都是如此瑟啃。
原來,小姐姐從小就學跳舞揩尸,在舞蹈老師的要求下蛹屿,她早就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跑步岩榆、不吃垃圾食品的習慣错负。
這些別人看起來很難的事情,對她來說都是深入她骨髓的日常罷了朗恳,做起來全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湿颅。
很多人都覺得棵里,自律在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症概,卻往往忽略了習慣的力量。
習慣就像轉(zhuǎn)動的車輪一樣邢锯,一旦開始怀浆,就很難停下來谊囚。
所以,做同樣的事情执赡,如果靠著自律镰踏,那就是強迫自己去做,是一個極易失敗沙合,又很痛苦的事情奠伪;但如果靠著習慣,那就是一件輕輕松松的事情,做起來非但不痛快反而很痛快绊率。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谨敛,最低級的做法,就是違背人的本能滤否,不斷約束脸狸、克制,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藐俺;高級的做法炊甲,就是把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欲芹,而不需要費勁跟小人戰(zhàn)斗卿啡。
為什么習慣比自律更高級?
答案很簡單耀石,因為它更容易做到牵囤,因為它更容易讓人成功。
麻省理工學院曾做過一個實驗——小老鼠在T型迷宮中找巧克力滞伟。
通過對小老鼠大腦活動的檢測揭鳞,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神奇的事情。
第一次梆奈,當小老鼠開始找巧克力的時候野崇,它的大腦活動十分活躍,可以說是十分賣力地在幫它走出迷宮亩钟、找到巧克力乓梨。
在重復(fù)了第100次的時候,小老鼠穿越迷宮的時間大幅度縮短清酥,它很快就能找到巧克力所在的位置扶镀,大腦的活動也減弱了不少。
當重復(fù)了幾百次后焰轻,小老鼠不再是東嗅嗅西瞅瞅了臭觉,而是在迷宮中急速向巧克力進發(fā),大腦幾乎都沒有什么活動了辱志。
這個實驗結(jié)果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一件事情成為習慣后蝠筑,大腦將會從原來需要賣力思考的行為,變成一種很少思考的自動慣性行為揩懒。
比如說什乙,在騎自行車的時候,你不用思考腿部應(yīng)該怎么做動作已球,就能騎完幾十公里臣镣;比如說辅愿,在開車的時候,你不用去思考雙手怎么帶動方向盤轉(zhuǎn)彎退疫,就能躲過行人和障礙物渠缕。
每天有上億人在做各種復(fù)雜的行為而不假思索,這樣我們的大腦就不用去思考諸如如何走路褒繁、如何吃飯等基本行為,可以騰出更多腦力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馍忽。
誠然棒坏,這不如自律聽上去高級,但絕對是最符合人性的方式遭笋。因為人總是更加傾向于坝冕,能給自己最省力的做事模式。
所以說瓦呼,一個人的短期自律不可怕喂窟,可怕的是,能將短期自律變成長期習慣央串。
我們一天當中磨澡,將近一半的行為都跟習慣有關(guān)。如果大腦不強加干預(yù)质和,那么我們就會靠著這種慣性過完短暫的一生稳摄。
但好的習慣,是不斷地增量饲宿;壞的習慣厦酬,則就是不斷地損耗。一天兩天看不出來瘫想,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是看不出來仗阅,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国夜,擁有不同習慣的人减噪,終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個好習慣支竹,在365天后就是從1變成了37.8的巨大收獲旋廷;一個壞習慣,在365天后就是從1變成了0.03的巨大損失礼搁。
還記得那個在詩詞大會饶碘,打敗北大碩士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嗎?他跟我們見到的小哥都一樣馒吴,風里來雨里去扎运,每天都是行色匆匆在送餐瑟曲。
但他又跟其他小哥不一樣,他有一個背詩詞的好習慣豪治。不管工作和生活多么忙碌洞拨,時間擠一擠還是有的。送外賣其實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负拟,這些時間用來背詩詞是比較合適的烦衣。
比如在商家等餐的時候、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掩浙。這些時間都可以拿來背詩花吟,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這段時間,我回到住處換過電瓶厨姚,吃過午飯衅澈,有那么一個多鐘頭的時間。這個時間相對充足谬墙,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讀幾首詩詞今布。”
沒有什么挑燈夜戰(zhàn)拭抬,沒有什么廢寢忘食部默,就是靠著忙里偷閑的時間,背背詩玖喘。
最后甩牺,卻擊敗了北大碩士,成為了詩詞大會的冠軍累奈。
奪得冠軍后贬派,雷海為火了,他不用再送外賣了澎媒,有許多企業(yè)搞乏、機構(gòu)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有的甚至開出了百萬年薪戒努。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请敦,量變足夠了才可能促成質(zhì)變。
一個人的習慣中储玫,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侍筛,習慣的好壞程度,決定著我們?nèi)松母叨取?/p>
正如培根在《習慣論》中所說撒穷,思想決定行為, 行為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匣椰。
當然,我們心心念念的自律端礼,也并不是一無是處禽笑。相反入录,通過短期自律的控制,是能幫我們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佳镜。
曾經(jīng)僚稿,大學同學舟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立志要成為早型人蟀伸。
每天早晨5點鐘蚀同,他都會準時發(fā)朋友圈打卡,“DAYX 成功早起”啊掏。
本以為唤崭,這會像很多人立的flag一樣,最后都會倒脖律。哪里知道,舟舟硬生生打了1000天的早起卡腕侄。他說小泉,為了給女朋友證明,自己并不是一個只會睡懶覺的懶宅廢冕杠,他開始逼自己早起微姊。
最開始的那一周,早晨鬧鈴一響分预,舟舟就覺得異常痛苦兢交,“干脆放棄算了!”
但他轉(zhuǎn)念又一想笼痹,不能在女朋友心中成為一個言而無信的人配喳,必須要說到做到。
正是靠著這種要強的信念凳干,他熬過了最艱難的半個月晴裹。15天后,他發(fā)現(xiàn)每次鬧鈴響了后救赐,自己不會再感到那么痛苦了涧团。40天后,他發(fā)現(xiàn)不用鬧鈴经磅,自己就直接能醒來泌绣,哪怕前一天睡晚了,早晨依舊能準時醒來预厌。
60天后阿迈,他簡直愛上了早起的快感,覺得在安靜的早晨做做運動配乓、看看書仿滔、寫寫東西都讓他有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惠毁。
正是在早起中找到了樂趣,舟舟再也不需要自律才能早起了崎页,相反這對他來說變得越來越容易了鞠绰。
只要精力充沛、動力十足飒焦,很多人都能做到短時間的自律蜈膨。
雖然這很短,但它能幫助我們渡過養(yǎng)成習慣最艱難的時刻牺荠,甚至還能讓我們從中找到更多幸福感和樂趣翁巍。
當難關(guān)渡過后,哪怕自律消失了休雌,只是憑借著那種幸福感灶壶,不需要調(diào)動多少意志力也能夠堅持下去,最后自然而然變成了習慣杈曲。
長期自律可遇不可求驰凛,但好習慣每個人都能擁有。只要利用好短期自律担扑,我們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恰响,靠著習慣給我們的慣性去做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