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用微信朋友圈的時候雄人,僅僅覺得這不過又是一個受眾群體更大的人人網从橘,和當年在大學里發(fā)日志發(fā)狀態(tài)沒什么兩樣〈∧疲可后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享一些“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時恰力,就覺得好像變了味兒。當以50后旗吁、60后為主的父母一輩也開始玩朋友圈的時候踩萎,突然覺得自己迅速被謠言包圍了,連畫風都變了很钓。
比如翻開我媽的朋友圈香府,隨便找?guī)讉€標題:《震驚董栽!川普500億之后又引爆一顆核彈!》回还、《白巖松請中國人轉發(fā)裆泳!》《中國僅此一位,看了不轉我直接懷疑你人品柠硕!》工禾、《這個圖我一夜都沒看懂,誰能告訴我原因蝗柔?》闻葵、《(恐怖)大家遇到了,一定要大叫癣丧,傳開去槽畔,就是幫自己》、《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胁编、《剛剛發(fā)生的厢钧,太可怕了!》嬉橙、《北京瘋轉早直,4月6日強行實施,數千萬人遭殃市框,不懂的一定要看霞扬!》、《轉出去枫振,讓所有人知道真相喻圃!》……
各種危言聳聽的標題撲面而來,仿佛一夜之間粪滤,我媽的朋友圈就變成了全世界發(fā)布內幕消息最多的自媒體斧拍,而如果點進去會是什么樣呢?就這樣:
或者這樣:
我不止一次的和我媽強調额衙,你曾經堅信不疑地分享的那些中老年流量饮焦,過幾天你再點進去看看這文章還在嗎?你以為你獲得了獨家小道消息窍侧,其實你僅僅是在幫忙散布謠言罷了县踢。現(xiàn)在我基本都能做到僅看一眼標題,就知道這文章是不是謠言伟件。因為這些標題太容易識別了好嗎硼啤?有點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怎么就能相信并熱衷于傳播呢?而更困擾我的是斧账,這些文章的作者圖的又是什么呢谴返?
翻開另一位喜歡養(yǎng)生的長輩的朋友圈:《“毒中之王”的蔬菜竟然是它煞肾!》、《才5歲啊嗓袱,就肝癌晚期籍救!醫(yī)生忠告9中毒零食,千萬別吃渠抹!》蝙昙、《龍蝦原來不是蝦,嚇死了也不敢吃了梧却!》奇颠、《千萬別吃了,一毫克就致癌放航,煮沸殺不死烈拒!》、《致癌之首广鳍,你還在吃荆几?》、《你還去日本旅游赊时?核泄漏已經擴散到東京了伴郁!》……
終于在無法忍受身邊以50后和60后為代表的長輩們不知疲倦地分享傳播著各種謠言后,我懷著滿腔的憤怒開了微信公眾號蛋叼,只為向他們證明:你們看的那些自以為權威的文章沒啥了不起,自媒體的文章我也能寫剂陡,但我希望能向你們傳遞一些正能量的東西狈涮。
而邁入這個圈子后,我終于解開了之前的困惑:原來公眾號的套路簡單的說就是圈粉制造流量鸭栖,然后以流量廣告或者商業(yè)軟文的形式變現(xiàn)歌馍。
要是想被中老年人關注,那我這篇文章的名字應該起成《你分享的中老年流量有毒晕鹊,99%的人都不知道松却!你躺槍了嗎?》溅话。但我不是那種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的人晓锻,寫文章最好還是要有底線。
把長輩們的朋友圈統(tǒng)統(tǒng)屏蔽后飞几,我的微信朋友圈畫風終于清新了起來砚哆。為什么他們都這么喜歡分享謠言呢?有人說是因為很多空巢老人心中充滿了寂寞屑墨,渴望被關注的心理比較強烈躁锁。另外老年人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態(tài)纷铣,難免對很多謠言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但我覺得战转,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搜立,可能是中老年流量盛行的根本原因。寧可相信謠言槐秧,也不愿自己去獨立思考尋找答案啄踊。
記得自己上初中的時候,非常喜歡韓寒的文章色鸳,因為韓寒教會了我獨立思考能力社痛。但我的語文老師對我寫的韓寒風格的文章非常反感,說我思想不健康命雀。因為我們的初等教育不鼓勵我們做韓寒一樣獨立思考的人蒜哀,而是希望我們被灌輸什么就接受什么,否則你過不了應試教育的門檻吏砂。但久而久之撵儿,缺乏質疑能力的我們,可能對謠言基本沒什么免疫力了狐血。
建議長輩們不妨多看看書淀歇,少看手機,多鍛煉身體匈织,看看大千世界浪默,或許開闊眼界之后,你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缀匕。
(理工男與生活的死磕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