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交往過的小學-初中-高中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習慣——看小說欢顷。
只不過我看小說已經成癮到影響生活的程度了,快中考了捉蚤,快高考了抬驴,照看不誤,擠出學習和睡覺的時間來看缆巧,睡一個小時然后起來上學布持。可以說陕悬,我是在用生命看小說题暖。
像老煙民戒不掉煙,肥胖的人戒不了卡路里和高熱量墩莫,賭徒戒不了賭芙委。
到某種程度,看小說已經不是興趣愛好了狂秦,是一種習慣灌侣。
前段時間某個群里的群友推薦了《習慣的力量》這本書,我去看了裂问。邊看邊慢慢戒掉了小說侧啼。不是因為這本書牛柒,是因為我人生某些階段性變化。
但是這本書給我解釋了很多以前我所忽略的事情痊乾。
比如皮壁,人在習慣面前決策力會下降。
歷史上有很多罪犯爭辯說不能因為他們做出的“無意識行為”而被認定有罪哪审。在過去10年里蛾魄,當人們對習慣神經學和自由意志的了解更豐富時,這些辯詞變得更加有說服力湿滓。社會公眾滴须,包括法院和陪審團,都認同有些習慣強有力地壓制了人的選擇能力叽奥,因此我們不需對自己在那種情況下的所作所為負責扔水。
書里面舉出了某個家庭主婦變成賭徒最后失去一切的例子,嘗試論證人在成癮的過程中一步步喪失理性朝氓,無法做出正確決策魔市。
所以,你的某些“壞”習慣讓你一步步走向命運赵哲,你自己沒有一點意識待德。
我們大腦中的這個過程是一個由三步組成的回路。第一步誓竿,存在著一個暗示磅网,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谈截,并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筷屡。第二步,存在一個慣常行為簸喂,這可以是身體毙死、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則是獎賞喻鳄,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扼倘,以備將來之用。
簡單來說除呵,我們的習慣就是三個組成部分:暗示——慣常行為——獎賞再菊。
比方說我看小說吧,看到UC瀏覽器的APP就是一個暗示颜曾,暗示我應該打開它纠拔,慣常行為就是我看小說停不下來,獎賞就是我看到情節(jié)和結局得到的快感泛豪。
但是人的習慣是很復雜的稠诲。
為什么習慣如此強大:它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神經渴求侦鹏。在大部分時間里,這些渴求是逐漸產生的臀叙,而我們確實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略水,所以往往看不到它們的影響。
習慣回路中貫穿著一個內核:渴求劝萤。
是渴求在驅動著習慣渊涝。找到觸發(fā)渴求的方式讓創(chuàng)造新習慣變得更容易。
我看小說的渴求是什么床嫌,我一直猜測是對某種設定的追求驶赏。
比如喜歡看總裁愛上我瑪麗蘇文的女人,渴求就是和成功男人的愛情既鞠。(我小學之后就不看那個了==)
我也在追求某種設定煤傍,某種情節(jié),某種結局嘱蛋,甚至逃避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東西蚯姆。但是渴求實在是很復雜的東西,你需要花一定時間來了解自己的渴求洒敏。從而了解習慣回路的內核龄恋。
這本書從個人,組織凶伙,社會三方面來講習慣的構成郭毕,是一本罕見的開頭和結尾都很精彩的書。書的結尾提供了具體的了解習慣組成并改變的方法論函荣,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親自去看看显押。
在社會一章,有不少內容深深啟發(fā)了我這個宅女傻挂。
格蘭諾維特將之稱為“弱聯系”乘碑,它代表了雙方有共同的朋友的聯系,而且在交際圈中有共同的成員身份金拒,但是他們之間本身并沒有被像朋友關系這種強聯系直接關聯在一起兽肤。
。绪抛。资铡。。幢码。笤休。
然而,同伴壓力的習慣也有相似的地方蛤育。它們通常在弱聯系的人之間傳播宛官,并且在共同的期望之下樹立起威信葫松。如果你忽視鄰里間的義務感,如果你對社群的既定模式不屑一顧底洗,你很可能失去你的社會地位腋么。你會危及自己獲得很多社群福利的資格,比如你沒法參加鄉(xiāng)村俱樂部亥揖、校友會或者教會珊擂,而這些正是你社群福利的前提。
费变。摧扇。。挚歧。扛稽。。
換句話說滑负,如果你不向打電話找你幫忙的人伸出援手在张,他可能會向他的網球搭檔抱怨,而他的搭檔可能又會在更衣室里向另外一些人訴說他的抱怨矮慕,恰好那些人就是你想要發(fā)掘的客戶帮匾。然后,這些客戶就可能對你的印象大大減分痴鳄,也許不再回你的電話瘟斜,因為你有不與別人合作的前科。
最后一段讓我想起了咪蒙的熱文《致賤人》痪寻÷菥洌可以說,咪蒙替那些享受著隱形社群福利卻不愿意輕易支手的人們出了一口惡氣槽华。
或許你看完《致賤人》會拍手叫好壹蔓,但是在正常的社會交往里,你致一個試試猫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