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f2a50b009f0b6392.jpg)
那是公元262年的一個夏天虽另。
日薄西山盯另,殘陽如血。
洛陽東市刑場在落日余輝罩上了一層薄薄的紅紗洲赵,妖艷而凄美鸳惯。
斷頭臺上跪了一人,身穿白色囚衣叠萍。他的身后立著兩個彪形大漢芝发,其中一個手持一把鬼頭大刀。
他的面前擺一古琴苛谷。琴身形制精美辅鲸,黑中透紅。宮腹殿、商独悴、角、徵锣尉、羽刻炒、文、武七弦陣列自沧。一看就是一把名貴之物坟奥。
臺下黑壓壓圍了好幾千人,其中有三千太學(xué)生,也就是當(dāng)時的大學(xué)生爱谁。全都直身跪地晒喷,緊緊地注視著臺上的那個白衣囚徒。
但見臺上那人访敌,緩緩抬起雙臂凉敲,以指輕撫琴弦。
隨之寺旺,錚錚的琴聲荡陷,神秘的曲調(diào),由低沉憂郁到豪邁激昂迅涮,如哀婉低嘆废赞,若沖天怒吼,聲聲旋律鋪天蓋地散開來叮姑,鉆進了每個人的耳朵唉地,直插心底。
臺下的人靜靜地聽著传透,動容失色耘沼,淚灑襟衫。
曲終朱盐,囚衣人緩緩地回頭看了一眼被霞光染紅了的西天群嗤,長嘆一聲:“《廣陵散》于今絕矣!”
說完兵琳,引頸向刀狂秘,別了這個讓他看不懂的世界。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b5fd786ee6671617.jpg)
1
這個被殺的人躯肌,叫嵇康者春。
魏晉時有個名聲遠(yuǎn)揚的小團體:竹林七賢。他是其中之首清女。
死的那年钱烟,他年僅四十。
《晉書“嵇康傳”》載:“康將刑東市嫡丙,太學(xué)生三千人拴袭,請以為師,弗許曙博,康顧視曰影拥刻,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xué)《廣陵散》,吾每靳固之羊瘩,《廣陵散》于今絕矣泰佳!’時年四十盼砍。海內(nèi)之士尘吗,莫不痛之逝她。”
他臨刑前彈奏的那個曲子就是傳說中的《廣陵散》睬捶。
《廣陵散》到底是個什么曲子黔宛?為啥三千大學(xué)生跪求想學(xué)而他寧肯將它帶到另一個世界也不答應(yīng)呢?
那我們就嘮嘮這事兒擒贸。
2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025c9ffa6a48aeea.jpg)
《廣陵散》臀晃,又名《廣陵止息》,是我國東漢時流傳的一首著名古琴曲介劫。漢族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徽惋,也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座韵,“紛披燦爛险绘,戈矛縱橫”。
它的來源有四個版本誉碴。
其一源于東漢蔡邕的《琴操》:戰(zhàn)國時宦棺,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為超過了工期就被韓王殺害了黔帕。當(dāng)時聶政還未出生代咸。當(dāng)他長大成人后,母親告訴了父親的遭遇成黄。聶政發(fā)誓為父報仇呐芥,刺死韓王。首次行刺不成奋岁,聶政逃到泰山贩耐,向一個仙人學(xué)琴,歷時十年厦取。
因怕被人認(rèn)出潮太,他“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虾攻,易容變聲并敲掉了自己的滿嘴牙齒铡买,然后回到韓國。一天聶政在鬧市鼓琴霎箍,“觀者成行奇钞,馬牛止聽”。韓王聽說后立即召見了聶政漂坏,命聶政當(dāng)眾鼓琴景埃。這時聶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劍媒至,刺殺了韓王,為父親報了仇谷徙。因為弒君之罪要株連九族拒啰。為了不連累家人親友,他割下自己的眼皮完慧、嘴唇谋旦、鼻子、耳朵屈尼,徹底毀壞了面容后自刎而死册着。
《廣陵散》全曲共有45個樂段,各曲段分為井里(聶政故鄉(xiāng))脾歧、取韓甲捏、亡身、含志鞭执、烈婦司顿、沉名、投劍蚕冬、峻跡免猾、微行,與聶政刺殺韓王的整個過程大致相切合囤热。雖然故事情節(jié)與史書的記載有不少出入猎提,但《廣陵散》一曲并未因此而減色。這是一曲歌頌古代義士的悲歌旁蔼,古代琴曲中最富有斗爭性的一首锨苏。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b8e009a1d800e987.jpg)
另外三個來源有些神話色彩:一是《晉書》所載:嵇康嘗游會稽,宿華陽亭棺聊,引琴而彈伞租。忽客至,自稱古人限佩,與談音律葵诈,辭致清辨,索琴而彈曰:“此《廣陵散》也祟同∽鞔”聲調(diào)絕倫,遂授于康晕城,誓不傳人泞坦,不言姓而去。
一是來自東晉葛洪《嵇中散孤館遇神》:“紀(jì)年曰:東海外有山曰天臺砖顷,有登天之梯贰锁,有登仙之臺赃梧,羽人所居。天臺者豌熄,神鰲背負(fù)之山也授嘀,浮游海內(nèi),不紀(jì)經(jīng)年房轿。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粤攒,見仙山無著所森,乃移于瑯琊之濱囱持。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焕济,仙道始播焉纷妆。有嵇康者,師黃老晴弃,尚玄學(xué)掩幢,精于笛,妙于琴上鞠,善音律际邻,好仙神。是年嘗游天臺芍阎,觀東海日出世曾,賞仙山勝景,訪太公故地谴咸,瞻仙祖遺蹤轮听,見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猶存岭佳。至女巫之墓血巍,墓與屋相連,人與鬼同居珊随,乃嘆曰:“陰陽兩界述寡,實一墻之隔耳”。遂夜宿仙臺叶洞,見月光瀉瀉鲫凶,清風(fēng)徐徐,碧波蕩蕩京办,仙島渺渺掀序,天臺巍巍,星漢迢迢惭婿。贊曰:大美不言不恭,真人間仙境也叶雹!忽聞谷中琴聲幽幽,玄樂綿綿换吧。尋聲覓去折晦,至一茅舍。屏息靜聽沾瓦,恐亂仙音也满着。曲終,一清麗女子開門曰:“先生光臨寒舍贯莺,不勝榮幸风喇。請入內(nèi)稍坐”÷铺剑康喜遇知音魂莫,欣然入室。備茶對坐爹耗,方知是谷中女巫耙考。雖人鬼殊途,竟一見如故潭兽,徹夜長談倦始。或論天地自然生死輪回之法山卦,或證詩詞音律琴棋書畫之妙鞋邑。談至興濃,康曰“敢問神女所彈何曲怒坯?”神巫曰:“情之所至炫狱,信手而彈耳,無名之曲”剔猿∈右耄康請教再三,始授之归敬,今《孤館遇神》是也酷含。神巫曰:“見先生愛琴,吾另有《廣陵散》相贈汪茧。此乃天籟之音椅亚,曲中丈夫也,不可輕傳”舱污⊙教颍康問“何人所為?”對曰:“廣陵子是也扩灯。昔與聶政山中習(xí)琴媚赖,形同骨肉也”霜瘪。康恍然大悟惧磺,恭請神女賜之颖对,習(xí)至天明方散。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4ab9dc3129735c3d.jpg)
三是《太平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中說:"嵇康燈下彈琴磨隘,忽有一人長丈余缤底,著黑衣革帶,熟視之番捂。乃吹火滅之个唧,曰:“恥與魑魅爭光“奏遥”嘗行坑鱼,去路數(shù)十里膘流,有亭名月華絮缅。投此亭,由來殺人呼股。中散(嵇康曾任曹魏的中散大夫)心中蕭散耕魄,了無懼意。至一更彭谁,操琴先作諸弄吸奴,雅聲逸奏,空中稱善缠局。中散撫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则奥;“身是故人,幽沒于此狭园,聞君彈琴读处,音曲清和,昔所好唱矛,故來聽耳罚舱。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绎谦,不宜接見君子管闷。然愛君之琴,要當(dāng)相見窃肠,君勿怪惡之包个。君可更作數(shù)曲≡┝簦”中散復(fù)為撫琴擊節(jié)曰:“夜已久碧囊,何不來也?形骸之間恃锉,復(fù)何足計?”乃手擊其頭曰:“聞之奏琴,不覺心開神悟呕臂,況若暫生破托。”邀與共論音聲之趣歧蒋,辭甚清辨土砂,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涨ⅲ” 乃彈《廣陵散》萝映,便從受之,果悉得阐虚。中散先所受引序臂,殊不及。與中散誓:不得教人实束。天明語中散:“相遇雖一遇于今夕奥秆,可以遠(yuǎn)同千載。于此長絕咸灿,不能悵然构订。”
所以避矢,嵇康臨死也沒有答應(yīng)那三千太學(xué)生的請求悼瘾。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be2fbbd62c679688.jpg)
3
嵇康精于笛,妙于琴审胸,還善于音律亥宿。尤其是他對琴及琴曲的嗜好,為后人留下了種種迷人的傳說砂沛。
嵇康有一張非常名貴的琴烫扼,為了這張琴,他賣去了東陽舊業(yè)尺上,還向尚書令討了一塊河輪佩玉材蛛,截成薄片鑲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則是用玉簾巾單怎抛、縮絲制成卑吭,此琴可謂價值連城。有一次马绝,其友山濤乘醉想剖琴豆赏,嵇康以生命相威脅,才使此琴免遭大禍。
嵇康創(chuàng)作的《長清》掷邦、《短清》白胀、《長側(cè)》、《短側(cè)》四首琴曲抚岗,被稱為“嵇氏四弄”或杠,與蔡邕創(chuàng)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宣蔚。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向抢,足見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胚委。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8779508-28ce9763d5de67ba.jpg)
4
現(xiàn)存琴譜最早見于明代朱權(quán)編印的《神奇秘譜》(1425年)挟鸠,譜中有關(guān)于“刺韓”、“沖冠”亩冬、“發(fā)怒”艘希、“報劍”等內(nèi)容的分段小標(biāo)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俠累》看作是異名同曲硅急。
《廣陵散》全曲音樂風(fēng)格既統(tǒng)一覆享,又有變化,從而更生無窮魅力铜秆。北宋《琴書"止息序》對《廣陵散》的描寫可謂神來之筆:“其怨恨凄惻(感)淹真,即如幽冥鬼神之聲。邕邕容容连茧,言語清泠。及其怫郁慷慨巍糯,又亦隱隱轟轟啸驯,風(fēng)雨亭亭,紛披燦爛祟峦,戈矛縱橫罚斗。”
千年后重聽此曲宅楞,能不念聶政针姿,能不想嵇康?
廣陵成絕響厌衙,彈破九重天距淫。“曲終人不見婶希,江上數(shù)峰青榕暇。”
可嘆一曲“廣陵”成絕韻!但那余韻彤枢,卻悠悠然穿透了厚重的歷史狰晚,一直在人們的耳畔激蕩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