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得在一次沙龍活動中墨叛,教練在讓我們做完正念練習后問了幾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就是:你是誰尝盼?問第一遍的時候吞滞,很快我就給出了答案第一反應就是我的名字。問二遍盾沫,想到了我的身份裁赠,家鄉(xiāng),愛好等等赴精。問第三遍的時候佩捞,有點懵。第四遍蕾哟,我也不知道我是誰一忱。這聽起來挺搞笑,到最后竟然不知道我是誰了谭确。
? ? ? 在一次曼陀羅繪畫中帘营,老師讓在圓中間畫自我意象,當時不知道怎么畫逐哈,就隨意畫了一個芬迄。
? ?后來在做慈心禪的時候,在戶外大自然中昂秃、在看畫展禀梳、在音樂中杜窄,慢慢感受到我像一個被滋養(yǎng)的小孩。
? ? ?有一次在做瑜伽的時候算途,感覺到我就像一只魚兒塞耕,自由歡脫。
? ? ?在上個月的一個活動中又被問到:如果你是森林里的一員郊艘,那你是誰荷科?---我是一只歡樂的小鹿。
? ? ?現(xiàn)在的我則是一個調皮逗比纱注、無所畏懼又飽受滋養(yǎng)的小孩畏浆。
后記:上面只是簡單記錄了我的一些自我形象,平時我們多是用外在有形的東西狞贱,然而這些外面有形的東西有時候會成為成長的束縛刻获。當我們逐漸地去探索自己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內核是什么瞎嬉,我們的靈活性會逐漸增強蝎毡,就不再會被一些現(xiàn)實中的不美好牽著鼻子走。然而氧枣,自我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沐兵,但走在路上總比不走能看到更多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