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太累帘睦?方法不對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袍患,養(yǎng)孩子成了大多數(shù)家庭最重的負擔(dān)坦康,一個大人往往沒辦法帶好一個孩子,最常見的情況是诡延,一個全職媽媽需要配備一個老人或者保姆滞欠,兩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養(yǎng)娃這個艱巨的任務(wù),更為可怕的是肆良,甭管幾個人合作養(yǎng)娃仑撞,只要參與的人都會累得精疲力盡。
所以妖滔,我做全職媽媽時,常常會有媽媽問我:“你家保姆在哪兒請的桶良?”
當她們得知我家沒有保姆座舍,也沒有老人幫忙更沒有小時工時,她們大驚失色陨帆,一臉同情的看著我說:“哎曲秉,那你不是累死了?云香你太強了疲牵,你怎么受得了承二?”
事實上,我并沒有很累纲爸,反而每天神清氣爽亥鸠,該培訓(xùn)培訓(xùn),該出書出書识啦。當然负蚊,如果我也按照很多人養(yǎng)孩子的方法:每天無時無刻不守在孩子身邊陪孩子玩,好不容易孩子睡著了颓哮,媽媽趕緊做飯家妆、洗衣、收拾屋子冕茅,活兒還沒干完伤极,娃又醒了,繼續(xù)陪娃……那我確實會被累死姨伤,因為這樣的媽媽別說有自己的休閑時間了哨坪,就連睡覺的時間都很難保證。
問題是姜挺,這樣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齿税,的確是孩子需要的嗎?這樣疲憊辛苦炊豪,毫無個人時間的媽媽心情能好嗎凌箕?一個每天煩躁疲憊的母親如何養(yǎng)育出平靜自信的孩子拧篮?
事實上,在孩子一歲之前牵舱,的確需要媽媽經(jīng)常的陪伴串绩,但當孩子學(xué)會走路,開始自己探索世界以后芜壁,媽媽更多的是需要放手礁凡,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你總是陪著他玩耍慧妄!
這個觀念可能會讓很多父母大吃一驚:“什么顷牌?難道我們總是陪著他反而不好了?難不成把孩子放在一邊不搭理他塞淹?”.
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概念了:高質(zhì)量的陪伴窟蓝。如何評判陪伴的質(zhì)量高不高?什么才是真正高質(zhì)量的陪伴饱普?
邊工作邊陪伴
我認為陪伴質(zhì)量高不高的標準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tài)如何运挫。只要雙方狀態(tài)是愉快安詳?shù)模@樣的陪伴就是高質(zhì)量的陪伴套耕。也就是說谁帕,高質(zhì)量的陪伴,不是指父母隨時待命冯袍,陪著孩子玩游戲匈挖。
事實上,在家庭中康愤,高質(zhì)量的陪伴不僅僅是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父母全身心的陪著孩子玩耍关划,還有一種更重要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高質(zhì)量的陪伴:那就是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翘瓮。
前面一種陪伴好理解贮折,也是很多父母努力在踐行的。后面一種就讓很多人費解了:父母在一邊工作资盅,讓孩子自己玩耍也是一種高質(zhì)量的陪伴调榄?
當然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呵扛,這里所指的工作每庆,絕對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上網(wǎng)、打電話應(yīng)酬今穿、看書等等缤灵,而是指那些孩子能理解能模仿的工作。
比如做家務(wù)、做手工腮出,這些孩子能看見帖鸦,也能明白并能模仿,只有這樣的工作才能成為陪伴孩子時的工作胚嘲。同時作儿,父母做工作時的狀態(tài)極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還是享受工作本身馋劈,悠閑自在的工作攻锰?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妓雾,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時的狀態(tài)娶吞。
有人可能會不相信,因為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往往會很專心械姻,好像根本就注意不到媽媽在旁邊做家務(wù)寝志,這怎么會是一種高質(zhì)量的陪伴呢?事實上策添,孩子表面上好像沒有注意到媽媽在做什么,但他卻用靈魂在感知著這種陪伴毫缆,正如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李維胡德在《孩子成長歷程——三個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書中所說:“孩子對他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唯竹,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喽。”
我想很多孩子都會記得小時候父母干活時自己在旁邊玩耍的場景浸颓,因為那時候的父母不匆忙,他們總是慢悠悠的旺拉,滿懷歡喜地干著自己的工作产上,這種溫馨,這種享受的狀態(tài)蛾狗,多年后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腦海中晋涣,歷久彌新。
我當初踐行這樣的陪伴純粹是誤打誤撞沉桌,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谢鹊,我家沒有保姆幫忙干家務(wù),而孩子睡著時我又想寫點文章留凭,所以只好在孩子醒著的時候佃扼,帶著他一起做家務(wù),沒想到孩子居然非常喜歡蔼夜,不但不會搗亂兼耀,還會經(jīng)常幫忙干活,有時即使他要玩耍不干活,也總是興高采烈的瘤运,呈現(xiàn)出一種滿足愉悅的狀態(tài)窍霞。
那時,我就疑惑尽超,莫非孩子很喜歡我做家務(wù)官撼?因著孩子喜歡,我也就不著急了似谁,干起家務(wù)來更加輕松悠閑傲绣,孩子的狀態(tài)也愈發(fā)好了。
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巩踏,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導(dǎo)秃诵,這樣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塞琼,狀態(tài)非常放松菠净、喜悅,孩子吸收了這種狀態(tài)也會非常放松喜悅彪杉,同時毅往,成人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示范派近,光是這兩點攀唯,就已經(jīng)為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huán)境了。
我又將韻律和節(jié)奏引入了我們的家務(wù)中渴丸,每天定時掃地拖地侯嘀,周一到周五,我每天都會安排不同的家務(wù)來做谱轨,比如周一擦桌子戒幔,周二洗襪子,周三清潔玩具土童,周四洗鞋子诗茎,周五做面食等。這些活動中献汗,我很少喊豆豆來幫助错沃,只是自己輕松的做著,有時候他會過來幫忙雀瓢,有時候他會玩自己的枢析,但無論哪一種,他的狀態(tài)都是平靜喜悅的刃麸。當我真的希望他參與時醒叁,我也很少直接說,而是通過唱歌吸引他的注意力,不管是擦桌子還是洗襪子把沼,我都為這些活動編了特定的歌曲啊易,比如我們的《襪子歌》:“媽媽正在洗襪子,洗呀洗襪子饮睬,媽媽現(xiàn)在正在洗呀洗襪子租谈!……”
我們家一天到晚歌聲不斷,我相信這種歌聲本身也是一種陪伴捆愁,更是一種韻律和節(jié)奏割去,我想等豆豆長大后,他也會記得我們曾經(jīng)美好的家務(wù)時光的昼丑。當然呻逆,他更有可能記得的是那些與他有關(guān)的家務(wù),比如洗他的衣服鞋子菩帝,比如給他做手工咖城,比如爸爸給他做玩具。只要父母狀態(tài)好呼奢,所有的家務(wù)都是一種高質(zhì)量的陪伴宜雀,與孩子有關(guān)的家務(wù)更是一種萬兩黃金也換不來的超級陪伴。
那么握础,有了這種陪伴辐董,還需要父母陪著孩子玩嗎?當然也要弓候,尤其是當孩子需要你參與他游戲的時候,同樣他匪,陪伴孩子做游戲菇存,要記住你只是一個陪伴者,一個跟隨者邦蜜,不要企圖通過游戲教會孩子什么依鸥,孩子自然會吸收他能吸收的一切,相反一個成人在游戲中上躥下跳悼沈,拼命引導(dǎo)贱迟,表面看孩子是興奮了,瘋狂了絮供,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應(yīng)該有的狀態(tài)衣吠,也就是說,這只是你的表演壤靶,而不是真實的生活缚俏,我們應(yīng)該給予孩子的是真實的生活,我們真正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是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兩種陪伴都重要
同樣忧换,這樣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應(yīng)該和前面所說的通過工作陪伴孩子相結(jié)合恬惯,每天都有這樣的陪伴,也有那樣的陪伴亚茬,兩者缺一不可酪耳。其重要性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刹缝,讓親子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話題碗暗。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赞草,沒有任何一個成人能常年全天候的陪著孩子玩游戲而一直保持平靜喜悅的心情讹堤。因為這不是父母真正喜歡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游戲而且沉迷其中厨疙,除非他還沒長大洲守,心理上就是一個三歲小孩。
第二沾凄,父母工作陪伴既是對孩子的一種陪伴梗醇,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陪伴,這種換擋可以讓成人有更好的品質(zhì)去和孩子相處撒蟀。就我個人而言叙谨,在孩子的陪伴下干家務(wù)是非常享受的,有過這樣的享受時光保屯,當我陪孩子玩耍時我也更能專心手负。同時這也讓我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以便孩子睡著以后姑尺,我有足夠的時間看書竟终、寫作,這種安排讓我精力充沛切蟋、神清氣爽统捶。
第三,這樣的陪伴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柄粹。當父母陪孩子玩耍時喘鸟,孩子能學(xué)會如何與人合作玩耍,也能從成人身上學(xué)到很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驻右,當父母通過工作陪伴孩子時什黑,孩子會學(xué)會如何獨自玩耍,這是他陪伴自己的時間堪夭。很多孩子一離開父母就無所事事兑凿,不知道干什么好凯力,這就是父母從小沒給過他機會自己玩耍的緣故。也有人說礼华,我的孩子如果不陪著玩咐鹤,他真的不知道怎么玩啊,他會很無聊的圣絮。好吧祈惶,孩子偶爾的無聊是必須的,正如成人一樣扮匠,每個人都需要一點點無聊的時光捧请,這樣我們更能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可以說棒搜,當我們無聊的時候疹蛉,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心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是我們真正獨立思考的時間力麸。
第四可款,從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fā),這樣養(yǎng)育的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克蚂。當他獨自玩耍時闺鲸,他在發(fā)展自己的自我;當父母陪伴他玩耍時埃叭,他的自我又是放下的摸恍。這兩種陪伴相結(jié)合,孩子既有發(fā)展自我的空間赤屋,也有放下自我的時候立镶,這才是健康的發(fā)展狀況。
如果大人從來不能專心陪孩子玩类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獨的媚媒,長大后他可能變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莺奔。相反欣范,那種大人無時無刻不陪著玩耍的孩子則很難得到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变泄,因為他的自我和成人的自我是糾纏在一起的令哟,甚至是被成人所裹挾的,尤其是在家里妨蛹,被很多大人圍著的孩子屏富,大人的自我緊緊包裹著孩子的自我,這無異于一種扼殺蛙卤,所以現(xiàn)在我們會看到那么多沒有自我的可憐的孩子狠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