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堯之師曰許由①贴谎,許由之師曰齧缺汞扎,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擅这。
堯問于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②澈魄?吾藉王倪以要之③”。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④仲翎!齧缺之為人也痹扇,聰明叡知⑤,給數(shù)以敏⑥溯香,其性過人鲫构,而又乃以人受天⑦。彼審乎禁過⑧玫坛,而不知過之所由生结笨。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⑨湿镀。方且本身而異形⑩炕吸,方且尊知而火馳(11),方且為緒使(12)勉痴,方且為物絯(13)赫模,方且四顧而物應(yīng)(14),方且應(yīng)眾宜(15)蒸矛,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恒(16)嘴瓤。夫何足以配天乎扫外?雖然,有族廓脆,有祖(17)筛谚,可以為眾父(18),而不可以為眾父父(19)停忿。治驾讲,亂之率也(20),北面之禍也(21)席赂,南面之賊也(22)吮铭。”
【注釋】
①許由連同以下數(shù)句中的齧(niè)缺颅停、王倪和被衣均為人名谓晌,除許由曾見于其他典籍外,其余三人都是作者杜撰的隱士癞揉,他們清廉潔己纸肉,不同于世俗。
②配天:做天子喊熟。
③藉:借助柏肪。要:通作“邀”,請的意思芥牌。
④圾:通作“岌”烦味,危險的意思。
⑤叡(ruì):“畋诶”字之異體谬俄,聰慧的意思。
⑥給:捷弃理。數(shù)(shuò):頻繁溃论,引申為快捷的意思。
⑦乃:竟案铺。人:指人為。受:相應(yīng)梆靖,調(diào)合控汉,“受天”是說對應(yīng)或調(diào)合自然的稟賦。
⑧審:明瞭返吻。
⑨乘:趁姑子,引申為借助〔饨“乘人”即借助于人為街佑。無天:拋棄自然的秉性谢翎。
⑩本身:以自身為本,把自我當(dāng)作萬物歸向的中心沐旨。異形:改變?nèi)f物固有的形跡森逮。
(11)尊知:尊崇才智〈判火馳:像大火蔓延似的快速急驟褒侧,指急急忙忙地為求知和馭物而奔逐。
(12)緒:端谊迄,這里喻指細末的小事闷供。使:役使。
(13)絯(gㄍ撑怠i):拘束歪脏。
(14)物應(yīng):為外物而應(yīng)接,即應(yīng)接外物的意思粮呢。
(15)應(yīng)眾宜:應(yīng)接眾多的外物而奢求處處適宜婿失。
(16)與(yù):參預(yù)」砑“與物外”指參預(yù)外物的變化移怯。
? ? ? 恒:固定不變,“未始有恒”指從不曾有過定準(zhǔn)这难。
(17)祖:初始之人舟误。
(18)父:這里指同族人中的首領(lǐng),也可以理解為統(tǒng)領(lǐng)一方的官長姻乓。
(19)前一“父”字同于前一注嵌溢,后一“父”字指統(tǒng)領(lǐng)眾多首領(lǐng)或地方長官的國君,即前面所說的“天子”蹋岩。
(20)率:先導(dǎo)赖草。
(21)古代帝王坐位向南,臣子面見國君時則面朝北方剪个,因此“北面”乃是臣下和百姓的代稱秧骑,而下句的“南面”則是國君的代稱。
(22)賊:這里指象《胠篋》中田成子那樣殺死國君而自立為諸侯的竊國大盜扣囊。
【通譯】
堯的老師叫許由乎折,許由的老師叫齧缺,齧缺的老師叫王倪侵歇,王倪的老師叫被衣骂澄。
堯問許由說:“齧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借助于他的老師來請他做天子惕虑》爻澹”許由說:“恐怕天下也就危險了磨镶!齧缺這個人的為人,耳聰目明智慧超群健提,行動辦事快捷機敏琳猫,他天賦過人,而且竟然用人為的心智去對應(yīng)并調(diào)合自然的稟賦矩桂。他明了該怎樣禁止過失沸移,不過他并不知曉過失產(chǎn)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侄榴?他將借助于人為而拋棄天然雹锣,將會把自身看作萬物歸向的中心而著意改變?nèi)f物固有的形跡,將會尊崇才智而急急忙忙地為求知和馭物奔走馳逐癞蚕,將會被細末的瑣事所役使蕊爵,將會被外物所拘束,將會環(huán)顧四方桦山,目不暇接地跟外物應(yīng)接攒射,將會應(yīng)接萬物而又奢求處處合宜,將會參預(yù)萬物的變化而從不曾有什么定準(zhǔn)恒水。那樣的人怎么能夠做天子呢会放?雖然這樣,有了同族人的聚集钉凌,就會有一個全族的先祖咧最;可以成為一方百姓的統(tǒng)領(lǐng),卻不能成為諸方統(tǒng)領(lǐng)的君主御雕。治理天下矢沿,必將是天下大亂的先導(dǎo),這就是臣子的災(zāi)害酸纲,國君的禍根捣鲸。”
【學(xué)究】
這應(yīng)該是一篇虛構(gòu)的文章闽坡,堯讓許由接任天下的記錄能夠找到栽惶,但讓堯 讓許由的老師的老師來承接堯的帝位,也只有在這里見到疾嗅,實在無法從其他地方獲知外厂。
不過這并不影響莊子借人說事的本意。堯要找一個能夠帶領(lǐng)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人來承接帝位宪迟,這是常人思維酣衷,覺得只要是能人就應(yīng)該可以交惯;可莊子卻借許由說事次泽,覺得只有懂得自然之道之人才可以穿仪,這就出現(xiàn)了矛盾。莊子又試圖在說他的無為而治的哲學(xué)觀意荤。
事實上啊片,人性原本就需要用有能力之人去管理天下,而用道德去管理天下玖像,沒有衡量的尺度紫谷,很難掌握,除非天下之人都是道德之人捐寥,但實際上這是不現(xiàn)實的笤昨。可見莊子始終不違背自己的虛無觀握恳,但現(xiàn)實卻按著人性在發(fā)展瞒窒,最后依然要能人來治理天下。找許由這樣的人談?wù)摰赖潞懿诲e乡洼,找許由之類談治理國家崇裁,實在找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