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語
良知是伴隨我們行走在人生荒原的白鴿颖榜,它有時藏身起來棚饵,有時被人抓去,卻總會再次回到我們身邊掩完。
而有的人噪漾,卻從無良知,可以毫無內(nèi)疚地傷害你且蓬,他們不是惡魔欣硼,卻勝似惡魔。
作 者 簡 介
瑪莎·斯托特博士(Martha Stout, Ph.D.)
美國知名臨床精神病學專家恶阴,任職于哈佛大學醫(yī)學院诈胜,曾在著名的麥克萊恩精神專科醫(yī)院(McLean Hospital)接受專業(yè)訓練冯事。
斯托特博士擁有多部著作焦匈,被福克斯新聞昵仅、美國公共廣播電臺括授、KABC電臺及其他許多廣播節(jié)目介紹和報道過。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nèi)容為《當良知沉睡》一書精華解讀岩饼,供廣大書友們學習參考荚虚,歡迎分享,未經(jīng)允許不可用作商業(yè)用途籍茧。
目 錄
一版述、反社會人格概述
二、無良癥的案例——一個沒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會是什么樣寞冯?
三渴析、良知是什么
四晚伙、良知的起源
五、良知沉睡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與“煤氣燈下”典故
六俭茧、反社會人格是如何煉成的
七咆疗、反社會人格的特征
八、自我保護的13條原則
正 文
一母债、反社會人格概述
無良癥午磁,又叫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無法矯正的性格缺陷毡们。
患無良癥的人群被稱為反社會人格者迅皇,即使做了壞事被抓到,他們也只是受到表面的懲罰衙熔,但其內(nèi)心絲毫感覺不到傷害別人而所受的煎熬登颓。
為什么我們要學會辨認反社會人格者 ?
我們知道滅門慘案红氯、連環(huán)殺人案的犯罪嫌疑都是反社會人格者框咙,我們以為這些人都是極少數(shù)的存在,事實上痢甘,更多非暴力型的反社會人格者潛伏在我們身邊扁耐,因為反社會人格者占總?cè)丝诘?%;而精神分裂癥只占1%产阱。
二、無良癥的案例——一個沒有良知的高智商成年人會是什么樣块仆?
他构蹬,天資聰穎,帥氣逼人悔据,特別會討老師歡心庄敛;
他,家境富裕科汗,12歲就開始盤算自己能從父母手里繼承多少遺產(chǎn)藻烤;
他,是斯基普头滔。
他怖亭,最喜歡的事情,是在湖濱別墅度假時坤检,在湖邊用剪刀戳死青蛙兴猩!
你覺得長大后的斯基普會是什么樣?
A.高智商罪犯一名早歇,掌握了歐洲最大的犯罪集團
B.無固定工作的街頭混混
C.殺害父母及妹妹謀取遺產(chǎn)的通緝犯
D.心理陰暗倾芝、能力平庸的普通上班族
E.被孤立在社會邊緣讨勤,自殺
×以上答案皆不正確×
斯基普成年后非但一次都沒有進過監(jiān)獄,而且活得很好晨另。
他順利地考上了大學潭千,畢業(yè)后靠著冒險精神和施放魅力很快成為公司骨干,并迎娶了億萬富翁的女兒為妻借尿,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刨晴。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問題出現(xiàn)在看不見的地方:
斯基普是個無良癥者,他為公司努力拼搏垛玻,只是剛好因為工作適應他源源不斷地對冒險和刺激的渴望割捅。
他也不愛他的妻子,只是看上了她帶來的財富與背景帚桩,并且他清楚地知道她會容忍亿驾、包涵他的不負責任和拈花惹草。
他喜歡利用自己的聰明操控他遇到的所有人账嚎。
如果有人不服他的操控莫瞬,他可以恐嚇人、攻擊人郭蕉、可以把別人的胳膊弄斷疼邀,可以毀掉別人的事業(yè)和人生。
而公司因為他帶來的大量業(yè)績召锈,往往為他的這些劣跡買單旁振,息事寧人。
直到2003年涨岁,美國證券委員會指控斯基普犯有欺詐罪拐袜,案件正在等待調(diào)查結(jié)果……斯基普的真面目才慢慢浮出水面……
而此前,他已經(jīng)度過了50多年逍遙快樂的人生梢薪。
三蹬铺、良知是什么
假設一個人,為了忘記給寵物狗喂食就出門參加一個重要VIP都會參加的會議秉撇,并且他開完會就得立即出差甜攀,最終,他卻選擇放棄參加會議琐馆,回家先安頓好自己的狗再去出差规阀,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具有良知的嗎?
事實上瘦麸,在這個簡單的故事里姥敛,他這么做還可能因為其他動機:
A.受不了“出差回來看到家里的狗死在了廚房地板上”
B.害怕狗饑餓的哀嚎會讓鄰居對他產(chǎn)生不好的看法
C.他不希望自己是個虐待動物的卑鄙小人
然而,這些都不是良知瞎暑。
良知是他因為對狗有感情彤敛,所以只要一想到在他出差期間与帆,狗會一直又餓又渴,心里就受不了墨榄,這就是良知了玄糟。
良知,是一種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義務感袄秩。
它會激勵我們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判斷阵翎,甚至有損自我的決定。
四之剧、良知的起源
良知郭卫,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勞倫斯·科爾伯格對一些6~16歲的孩子做了調(diào)查背稼,他發(fā)現(xiàn)兒童的道德發(fā)展依循一個普適的過程:
7~10歲贰军,處在道德成規(guī)前期,他們會順從成年人的權威蟹肘,并遵守規(guī)矩词疼,因為對賞罰具有了預期判斷。
10~13歲帘腹,進入道德成規(guī)期贰盗,他們對權威有了抽象的概念,有了服從的意愿阳欲。
13歲以上舵盈,處于道德成規(guī)后期,形成抽象的道德原則球化,并按其行事以滿足自己的良知秽晚,而非他人的認可。
五赊窥、良知沉睡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與“煤氣燈下”典故
對于那96%的非無良癥者來說,他們的良知曾經(jīng)動搖或削弱狸页,甚至泯滅過嗎锨能?
1. 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
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揭示了良知在什么情況下會陷入深度催眠。
米爾格拉姆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芍耘,他記錄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實驗址遇,它甚至向我們揭秘了二戰(zhàn)時期納粹分子的行為動機。
實驗過程:
主持人向兩名實驗者解釋斋竞,該實驗是研究“懲罰行為對學習效果起到的作用”倔约。
其中一人被指定為學習者,他需要記一些詞匯坝初,如果犯錯浸剩,就得接受電擊钾军,每錯一次,電擊強度都會增大绢要。
另一人被指定為“老師”吏恭,主持人要求他操作“電擊發(fā)生器”,上有30個不同檔次重罪,從15伏一直到450伏樱哼。每當學習者犯錯誤,老師就按規(guī)則執(zhí)行電擊剿配。
*事實上搅幅,學習者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演員,是主持人的合作者呼胚,并且他根本不會受到電擊茄唐,“老師”才是真正的實驗對象。
實驗中砸讳,主持人米爾格拉姆教授會身穿白大褂站在“老師”身后琢融,冷靜地用語言敦促坐在電擊發(fā)生器旁的老師繼續(xù)操作,無論“學生”在另一個房間如何痛苦簿寂、扭曲地喊叫漾抬。
實驗目的:
在于揭示研究對象(老師)需要經(jīng)過多久才會因明確的道德使命而違抗米爾格拉姆的權威。
實驗結(jié)果:
米爾格拉姆分別對40名不同的實驗對象重復了這個實驗過程常遂,其結(jié)果令人震驚纳令。
最初的40人實驗中,有34個人在確信學習者被綁在椅子上并遭到電擊的情況下克胳,甚至學習者要求退出試驗時平绩,還是會繼續(xù)電擊他們。
并且漠另,其中有25人(即62.5%)從來沒有違背過主持人的要求捏雌,一直按到最后一檔450伏的電鈕為止。
其他幾所大學用米爾格拉姆的方法重復了這些實驗笆搓,很快就對男女兩種性別分別累積了1,000個案例性湿,而且涵蓋了各行各業(yè)的人,但實驗結(jié)果還是如出一轍满败。
實驗結(jié)論:
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按照別人的要求行事肤频,只要他們認為這個命令來自一個合法的權威,就不會去管要求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算墨,而且他們也不會受到良知的約束宵荒。
補充驗證實驗:
米爾格拉姆的另一版實驗里,他用“普通人”代替了“穿著白大褂的科學家”,服從命令的人從62.5%下降到了20%报咳。
2. “煤氣燈下”典故的由來
典出自1944年喬治·庫克執(zhí)導的心理驚悚片《煤氣燈下》(Gaslight)侠讯,英格麗·褒曼主演的女主角遭人設計,覺得自己就要發(fā)瘋了少孝。
邪惡的男主角設計在自己外出時继低,讓褒曼獨自聽到閣樓傳來聲響,還會把煤氣燈弄得忽明忽暗稍走,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這恐怖的房子里袁翁,她的姑媽多年前就是在這棟房子里被神秘謀殺的。
然而婿脸,當褒曼找人傾訴的時候粱胜,沒有人相信關于閣樓、煤氣燈還有其他怪事的話狐树,她開始慢慢懷疑自己的現(xiàn)實感……
當我們一旦心生疑慮焙压,并設法向其他人講述自己可能被某個無良癥者當成目標了時,就會“被置于煤氣燈下”抑钟。
有良知的人們通常會用更平常涯曲、易接受的視角來為他們解釋這些事情:他太忙所以忘記給孩子飯錢了、她一時沒看清錯拿了同事的公文包等等……
然后我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在塔,并將疑問藏在心底幻件。我們對自己由良知做出的判斷產(chǎn)生了懷疑和動搖,良知被蒙蔽了蛔溃,真相與人們認為的恰好相反绰沥。
六、反社會人格是如何煉成的贺待?
① 基因:
反社會人格特征最多可能有50%的影響來自先天徽曲。不過,這種極為復雜的性格特征不太可能由單一基因決定麸塞,而是由許多基因共同作用所致秃臣。
② 早期情感依附障礙:
嬰兒期時,總是獨處而破壞了情感依附哪工,便會罹患此類障礙奥此,長大后無法與人建立情感依附。但目前尚無法確證早期情感依附障礙是形成反社會人格的成因正勒。
③ 社會文化:
強調(diào)集體文化的一些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得院,反社會人格者相對稀少傻铣,但在更強調(diào)“個人”章贞、“獨立”的西方文化中,反而出現(xiàn)了更多反社會人格者。
七鸭限、反社會人格的特征
1. 反社會人格的臨床診斷特征
① 無法遵守社會規(guī)范
② 慣于欺騙和操控他人
③ 行事易沖動蜕径,無法提前做出計劃
④ 易怒,具有攻擊性
⑤ 毫不顧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⑥ 一貫不負責任
⑦ 在傷害败京、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后毫無悔意
以上特征占3條兜喻,就足以在臨床上被確診為反社會人格障礙
2. 反社會人格者的常用招數(shù)與識別
① 毫無顧忌地使用自己的魅力,因此通常魅力驚人
② 對刺激的需求多過常人赡麦,且喜歡拉人下水一起冒險
③ 具有超強的識別好人的能力朴皆,一看就知道誰好欺負、好控制泛粹、容易騙
④ 善使色誘
⑤ 演技高超遂铡,扮作正義的化身
⑥ 喜歡裝可憐
八、自我保護的13條法則
① 最高法則晶姊,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某些人就是沒有良知的扒接。
② 做判斷時,從自己的直覺出發(fā)们衙,不要受到別人身份的影響钾怔。
③ 當考慮跟某人建立新關系時,拿“事不過三”原則檢驗對方的主張蒙挑、承諾和責任宗侦。
④ 質(zhì)疑權威。
⑤ 提防馬屁脆荷。
⑥ 分清尊敬和害怕的區(qū)別凝垛。
⑦ 不要加入他們的游戲,以為自己能贏蜓谋。
⑧ 避開無良癥者梦皮,拒絕與他們接觸和溝通。
⑨ 質(zhì)疑自己的婦人之仁桃焕。
⑩ 不要嘗試彌補已經(jīng)無法彌補的事情剑肯,咽下這口氣,及時止損观堂。
? 千萬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让网,而幫他們隱瞞其真實性格。
? 捍衛(wèi)自己的心智师痕,不要讓他們說服你相信人性是一種失敗溃睹,大多數(shù)人是有良知的。
? 好好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報復胰坟。
結(jié) 語
杭州保姆縱火案因篇,一把火,將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燒得支離破碎;
留美學者章瑩穎綁架案竞滓,嫌犯被捕時竟還自如微笑咐吼;
這些案件令人震驚之余又惶惶不安。
誰也不知道商佑,身邊是否就潛伏著一個公孫止這樣可以瞬間翻臉絕情的熟人锯茄,不動聲色就能將你的人生摧毀。
這些無良者茶没,或許天生就沒有任何良知的感覺肌幽,我們能做的,就只能辨認出他們抓半,并遠遠避開他們牍颈。
積分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