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了好多年的臺灣之行土涝,終于在2019年7月份成行,幸運的是幌墓,7月底回來回铛,8月1日就取消了自由行,所以克锣,這次的旅行經(jīng)歷就更加的難能可貴。這次旅行中腔长,遇到了好多有趣的人和事袭祟,但我不是一個可以靜得下心來寫點東西的人,所以就不跟大家分享旅行見聞了捞附,就分享一些照片吧巾乳,畢竟您没,我就是個拍照的人,對于分享美景胆绊,我還是有很大的興趣的氨鹏,但愿看過這些照片的人,會覺得這一趟臺灣之行值得压状。
臺北國家音樂廳仆抵、國家戲劇院和中正紀念堂在自由廣場上呈三足鼎立之態(tài)勢,雖然中正紀念堂是作為主體的存在种冬,但就從建筑層面來看镣丑,中正紀念堂的設(shè)計比不上音樂廳和戲劇院,這張是國家戲劇院娱两,盡顯恢弘大氣莺匠!
自由廣場的牌樓,沒有澳門大三元牌坊的歷史滄桑感十兢,卻多了份文化的厚重趣竣,與“中正紀念堂”遙遙相望,同樣的藍頂白墻旱物,與藍天白云相得益彰遥缕。如果要提煉一下自由廣場的關(guān)鍵詞,那就應(yīng)該是“中正”异袄、“自由”通砍、“文化”。
這張是站著國家音樂廳的臺階上烤蜕,背景依然是國家戲劇院封孙,本想從不同的角度嘗試構(gòu)圖,結(jié)果拍出來的戲劇院效果都不如正面拍攝的大氣讽营,正好有游客闖進鏡頭拍照虎忌,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場景,就拍下了這張橱鹏。
101大廈是很多人到臺北必打卡的地方膜蠢,當然除了購物,這種地標式的建筑也是攝影人必須要打卡的地方莉兰。這張是在下午時太陽還未下山時拍的挑围,本來不在我的重點推薦行列,但是后期出來后糖荒,我忽然就很喜歡這種暗黑系的色調(diào)杉辙。
這一張是我在此次行程中拍的最滿意的一張照片了,這是在阿里山等小火車時拍的捶朵,當天阿里山下著毛毛細雨蜘矢,山里凝結(jié)了很重的霧氣狂男,這種天氣恰好成就了這種拍攝的意境,我把這張起名叫“歸途”品腹,真應(yīng)了“天青色等煙雨岖食,而我在等你”的景。
高雄是一個節(jié)奏很慢的城市舞吭,雖然它擁有世界上最美的地鐵站“穹頂之光”泡垃,但是地鐵里的人卻不是很多,這是一個不適合拍照镣典,卻適合慢慢溜達的城市兔毙,這張就是在駁二藝術(shù)園區(qū)溜達的時候拍的,日系小清新風(fēng)格兄春。
鵝鑾鼻燈塔也算是墾丁的一個標志性建筑了澎剥,沿著海岸線一路上有很多能叫出名字的景點,比起貓鼻頭赶舆、船帆石等景點哑姚,我覺得這個景點的看點會多一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龍磐公園的海景芜茵,海天一色叙量,渾然大氣,但我用相機并沒有照出它的氣勢九串,所以就不給大家展示了绞佩。如果到了臺灣,墾丁是我強烈推薦的地方猪钮。沿著海岸線品山,騎著電動車,吹吹海風(fēng)烤低,等一場日落肘交,這才是生活。
從墾丁到花蓮扑馁,我選擇了縱谷線涯呻。多良車站,被評為臺灣最美的車站腻要,這是縱谷線的第一個景點复罐,這個車站一半是山,一半是海雄家,也是被很多人追捧的網(wǎng)紅打卡地市栗,景色是真美,人也是超級多,時間有限填帽,我等不及拍火車開過來的場景了,就給大家欣賞一下太平洋的海水吧咙好。
伯朗大道是縱谷線中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地方篡腌,不僅是因為其阡陌交錯的田園風(fēng)光,更是因為狼狽的經(jīng)歷勾效。騎三輪車嘹悼,帶著三個妹子义钉,忽遇瓢潑大雨趁猴,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迷了路,打電話叫了救援蚓让,這就是一個路癡和其他三個路癡碰撞出的火花萌腿。
花蓮的一日游真的是走馬觀花限匣,清水斷崖、太魯閣都是匆匆掠過毁菱,打卡拍照米死,沒有太多的體驗,成片效果也就這樣贮庞,最深刻的體驗就是出海賞鯨了峦筒,坐著游艇,到大海深處去探尋鯨群的蹤跡窗慎,可惜船上不穩(wěn)物喷,鯨群又游得太快,沒辦法拍到遮斥。
九份峦失,是一個建在山上的老街,也是環(huán)島的最后一站伏伐,之所以選擇到這里來宠进,是因為這里是宮崎駿《千與千尋》中街道的原型。老街其實不算長藐翎,十分鐘可以從頭走到尾材蹬,但在游覽高峰期,這條路可以走一個小時吝镣,足見它的擁擠程度堤器,日本和韓國的游客居多。九份的夜景很贊末贾,可惜我沒帶快門線闸溃,所以拍的片子都糊了,很遺憾,只能給大家展示山景了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