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回來的路上看到戴著耳機的跑步者停在路邊尋著美景自拍。驀然想起剛鍛煉的時候也會這般打卡,只是后來覺得太形式化了瓤漏,頗有炫耀的嫌疑,打卡之類的事就少了颊埃。這會看看蔬充,打卡未然不是一種督促,一種儀式班利。
是的饥漫,儀式!跑步的時候還跟友人笑談過罗标,言語間將儀式感歸類于宣傳工作的通病∮苟樱現(xiàn)在想想积蜻,儀式感是我們成長的必由之路。中華自古是禮儀之邦彻消,“八禮四儀”也無不彰顯禮儀對道德修養(yǎng)竿拆、人文養(yǎng)成的重要性。儀式感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是必要的宾尚。
妻嫁過來之前丙笋,家里人過生日媽媽總要去老家的土地山上香,初一十五亦然煌贴,這是父母為子女親人祈福的儀式御板。妻過來之后,每逢生日或是節(jié)慶總會定個蛋糕或是點心慶祝牛郑,這是她對生命與生活的尊重儀式怠肋。父母從開始的覺得浪費到而今的樂于嘗試,這是親子禮儀的綜合井濒,是生活中與生命的共鳴灶似。
許是用語略重,我又一次憶起那自由而不自由的童年瑞你,正常卻不算積極的兒童生活酪惭。三年自由天性散漫的村小,三年規(guī)章健全卻又略顯生硬的學校者甲。整個六年的小學春感,帶有儀式感的事情應(yīng)該是周一的升旗禮。風雨無阻樂聲響起必然是整齊的佇立操場或走廊虏缸,這是對國家的熱愛與尊重鲫懒。
工作那年的第一個周三,操場的廣播突然響起了頗具童趣的音樂刽辙。兩個嘹亮的童聲歡快的告訴我“紅領(lǐng)巾廣播站”開始播報了窥岩。那段時間的我熱衷于找大隊部投稿,談?wù)撐业陌嗉壴诅停⒆拥淖魑摹荛L一段時間颂翼,她雖然簡短,卻是班里的孩子繁忙學習之余的心靈儀式所在慨灭。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朦乏,嘹亮的廣播聲沒有了……
我也記不清我們在教學生活中遠離儀式多久了,起立氧骤、問好呻疹、答問……漸漸被驀然所代替。
友人談到儀式感對孩子的影響筹陵,看著從身邊跑過的年輕跑者刽锤,我覺得有必要思索這個問題镊尺。生活與生命都需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