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設計出卓越派撕、高效和流暢的用戶界面,本·施耐德曼的“用戶界面設計的八大黃金法則”非常值得參考的片挂。蘋果幻林、微軟、谷歌等幾大巨頭設計的產品都反映了本·施耐德曼的法則音念,本次將給大家分享如何整合八大黃金法則來改進設計工作沪饺。
保持設計的一致性
當設計類似的功能和操作時,可以利用熟悉的圖標闷愤、顏色整葡、菜單的層次結構、 行為召喚按鈕(Call?to Action)讥脐、用戶流程圖等來實現(xiàn)一致性遭居。規(guī)范信息表現(xiàn) 的方式可以減少用戶的認知負擔啼器,使用戶體驗流暢易懂。一致性可以幫助用戶快 速熟悉產品的數(shù)字化環(huán)境從而更輕松地實現(xiàn)其目標俱萍。
為重度使用者提供快捷鍵
隨著使用次數(shù)的增加镀首,用戶需要更快的完成任務的方法。例如鼠次,Windows 和 Mac 為用戶提供了用于復制和粘貼的鍵盤快捷方式更哄,隨著用戶經驗的積累,他 們可以更輕松快速地瀏覽和操作用戶界面腥寇。
適時提供有意義的信息反饋
用戶應該知道他們在哪里成翩,以及在什么時候發(fā)生了什么。用戶每完成一個操 作赦役,需要系統(tǒng)給出反饋麻敌,然后用戶才能感知并進入下一步操作。反饋有很多類型掂摔,例如聲音提示术羔、觸感反饋、語音提示乙漓,以及各種類型的組合级历。對于用戶的每一個動作,應該在合理的時間內提供適當?shù)陌扰⑷诵曰姆答伭戎场H缭O計電商購物流程時應該告訴用戶進行到哪個步驟,要保證用戶在盡量少受干擾的情況下得到最有價值的信息并順暢完成任務涩蜘。但用戶經常操作的功能應適當減少不必要的反饋嚼贡,太 多不必要的反饋效果會起副作用,讓用戶感覺啰唆同诫、浪費時間甚至會發(fā)怒粤策。
最常見的視覺反饋是在操作系統(tǒng)中點擊某個文件或應用程序圖標時,就立即 變?yōu)椤巴怀鲲@示”误窖,如圖所示叮盘。該反饋是即時的,并且該操作概念(即心智 模式)具有自然贩猎、簡潔熊户、易于理解的特性萍膛,讓用戶覺得該操作本該如此吭服。
對話(明確告知用戶執(zhí)行動作后的狀態(tài))
如果用戶要達到目標需要執(zhí)行一 連串動作時(如應用程序安裝過程或網(wǎng) 絡購物流程等),需要精心設計每個引導過程蝗罗,尤其是開始時艇棕、進行中蝌戒,以及 完成時的反應。良好的引導設計能有效 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沼琉,減少用戶操作過程 中的困惑北苟、壓力和等待時間。如圖所示為MacOS系統(tǒng)中安裝應用程序的 用戶界面打瘪,左側顯示安裝過程中的每個 步驟友鼻,右側顯示安裝進度。
提供簡單的錯誤處理機制
沒有用戶喜歡操作時被告知“錯誤”闺骚,設計時應該盡量考慮如何減少用戶犯錯誤的機會彩扔,但如果用戶操作時發(fā)生不可避免的錯誤,不能只報錯而不提供解決方案僻爽。請確保為用戶提供簡單虫碉、直觀的分步說明,以引導他們輕松快速地解決問題胸梆。 例如敦捧,用戶在填寫在線表單時忘記填寫某個輸入框時,可以標記這個輸入框以提 醒用戶碰镜。
允許用戶撤銷操作
設計人員應為用戶提供明顯的方式來讓用戶恢復之前的操作兢卵,無論是單次動 作、數(shù)據(jù)輸入還是整個動作序列后都應允許進行返回操作绪颖,正如本·施奈德曼在他的書中所說:
“撤銷功能減輕了焦慮济蝉,因為用戶知道即便操作失誤,之前的操作也可以 被撤銷菠发,鼓勵用戶去大膽放手探索王滤。”
在 Photoshop 和 Affinity Designer 兩款設計工具的“歷史記錄”面板中滓鸠, 用戶都可以非常直觀地退回到項目操作歷史的某一步動作雁乡,如圖所示。
讓用戶掌握控制權
設計時應考慮如何讓用戶主動去使用糜俗,而不是被動接受踱稍,要讓用戶感覺他們 對虛擬空間中的一系列操作了如指掌,在設計時按照他們預期的方式來獲得用戶的信任悠抹。
減輕用戶的短期記憶負擔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珠月,我們的短時記憶每次最多只能記住五個東西。因此楔敌, 界面設計應當盡可能簡潔啤挎,保持適當?shù)男畔哟谓Y構,讓用戶去識別信息而不是去回憶卵凑。識別信息總是比回憶更容易庆聘,因為識別是通過感知線索讓相關信息重現(xiàn)胜臊。 例如,我們自小學時就體會到做選擇題比簡答題更容易伙判,因為選擇題只需我們對 正確答案進行再次識別象对,而不是從我們的記憶中重新提取。
例如iOS和Android手機屏幕底部的主菜單區(qū)域中只能放置最多不超過四個應用程序圖標宴抚,這個設計不僅涉及對記憶負荷的考慮勒魔,還考慮了不同版本的一 致性問題,如圖所示菇曲。
最后沥邻,做一下總結
以上內容摘自UX先生的新書《用戶體驗設計師進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