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小孩圖圖今年剛4歲余指,尤其喜歡看《海綿寶寶》和《熊出沒》,經常反反復復的觀看跷坝,長期觀看后幾乎被這些動畫片洗腦了酵镜。受到動畫片影響,圖圖會模仿片中的人物行為柴钻,有時候會對著煤氣上的火苗吹氣笋婿。朋友當然會禁止這樣的危險行為,可圖圖很生氣顿颅,亂扔東西,甚至推打攻擊父母据某。
做父母的自然不讓圖圖看這些動畫片了蛛芥,這下圖圖更生氣鬧別扭洗鸵,表現的很叛逆,愛頂嘴绍些,十分任性。
這樣的情況在不少家庭中都出現過耀鸦,本文就此來分析下孩子的任性行為以及家長對此應該如何處理柬批。
一般在3歲到學齡前的兒童心中藏有一個很厲害的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為兒童的英雄夢袖订。
成年人眼中認為這些反復出現的劇情很無聊氮帐,但是在兒童的心理這是一次又一次的滿足。家長不要對孩子反復觀看這些情節(jié)表示出厭煩洛姑,需要做的是規(guī)定好看電視的時間段和觀看的時長上沐,最好可以抽取一點時間耐心陪孩子一起觀看。
另外這個年紀的兒童因為自我認知的發(fā)展和外界接觸信息有沖突楞艾,屬于叛逆期参咙。
家長切記不要打罵也不要過多說教,重在起到榜樣的作用硫眯,直接去做蕴侧,用行動來做示范,這時候兒童自然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家長的身上两入。在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過程中净宵,很大一部分的影響來源自父母以身作則豎立起來的榜樣力量。
兒童對動畫片中行為的模仿是必然的塘娶,家長要積極引導其正向的行為動作归斤。
比如用《熊出沒》引導孩子要愛護環(huán)境,不浪費食物刁岸,用《海綿寶寶》來引導孩子懂得分享脏里,懂得真誠待人不說謊話。
至于兒童對動畫片中一些不良行為的模仿虹曙,家長要及時制止迫横,并且可以用動畫片給孩子啟發(fā)“你看光頭強這樣做,最后吃虧了吧酝碳》猓”要讓孩子主動認識到錯對之分,畢竟很多事情在兒童的認知范疇內僅僅是有趣好奇疏哗,其他的想法不多呛讲。
留心兒童被動畫片洗腦的背后,隱藏著孩子的心事返奉。
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不強贝搁,主要依靠的是肢體語言,行為是最直白的內心展現芽偏。
有可能孩子是想通過模仿動畫片中被家長明確禁止的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重視雷逆。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反思,是否對孩子過于忽視污尉,親子間互動太少膀哲?只是給孩子找個動畫片讓他自己看,然后家長就忙于別的事情了被碗,長期缺乏交流某宪,孩子內心會有陌生的感覺,與父母產生了疏遠就更不愿意聽從父母管教蛮放。
如果孩子經常模仿動畫片中的攻擊行為缩抡,家長一定要多留意,是否孩子在外面玩耍時被人欺負包颁?或者家長的某些行為對孩子造成了內心傷害瞻想,他想學習動畫中的招式來對外界進行反擊?多溝通打開孩子心結娩嚼。
兒童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蘑险,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面對兒童各個階段的問題時岳悟,總會產生對自己教育方式的懷疑佃迄。歡迎留言寫出你困惑泼差,共同學習進步。
PS.本人原創(chuàng)首發(fā)在企鵝號呵俏,現搬到簡書與大家共同分享教育心理學知識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