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
不做決定本身就是一個決定
不做選擇本身就是一個選擇
祁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
是不是說 人的理性行為依賴大腦的感性結構
理智駕在本能的心智上
人很水依照邏輯思考(演繹法) 來做決定, 而是通過簡單的法則, 嘗試從錯誤中學習,
人習慣從壞境中辨(歸納) 出模式, 然后利用這些模式 預測后來會發(fā)生的事情.
@julian feldman
認知吝嗇者 cognitive miser
經常依賴顯而易見的表面信息和簡單有效的策略評估信息并作出決策的個體,即利用直覺判斷系統, 以減少認知負擔
@susan fiske & shelley Taylor 1984
大腦占身體體重的2%, 卻消耗身體20%的能量.
它無法一直去注意所有的刺激, 因此必須 將常用行為習慣化 來減少能源的支出.
我們生活中的 60% 是習慣化的行為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稟賦效應 endowment(捐贈) effect
人天生不喜歡損失, 那是記錄在基因中的.
從進化的角度, 大多數的動物都處于生存的邊緣, 得失的壓力完全不同, 失去一天的食物可能會致死, 但多得到一天的食物并不會延長一天的生命(除非食物可以保存)
一鳥在手 勝于兩鳥在林
前景理論 prospect theme
大多數人在 面臨獲得(好結果)時 風險規(guī)避(到手更重要)
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負面結果)時 風險偏愛(不損失更重要)
啟發(fā)性(heuristic) 算法式(algorithms)
啟發(fā)式 是人人們根據一定的經驗, 在問題空間內進行較少的搜索,
以達到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啟發(fā)式不能完全保證問題的成功解決, 但是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較省時省力.也叫rule of thumb 拇指規(guī)則, 又叫經驗法則, 是一種可用于許多請的的 簡單的 經驗性的 , 探索性的 但不是很準確的原則
可得性啟發(fā) (avaliability heuristic)
按照例子進入 心中容易理解的和鮮明程度來判斷頻率
quiz:
你會買地震險么? 只有心理學家不買
地震不可抗拒因素 這個也上保險么
過分關注罕見事件
地震是個罕見事件, 但是它的影像是如此的生動(系統一激活), 人們會高估ta的發(fā)生率
quiz:
杰克個性溫和,很害羞诱咏,對別人沒有什么興趣缴挖,但是如I
你找他幫忙,他都會幫你的忙映屋。他很愛整潔, 對細節(jié)非常在乎。
這個人更有可能是圖書管理員還是農夫
刻板印象
代表性啟發(fā)(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當面對不確定的事件, 我們往往根據其與過去經驗的相似程度來進行判斷或預測.
基率謬誤(base-rate fallacy)
70年代, 美國圖書管理員與農夫的比例是 1:20
證實性偏差(comfirmation bias)
當讓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 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 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的證據傾向
記者只訪問符合他看法的專家,只報道符合他觀點的事實
學生只收集符合他論文假設的數據
老板在雇傭員工時早处,只注重符合他需要的條件
quiz:
你會喜歡下面哪個人:
A 聰明 勤勉 沖動 固執(zhí) 嫉妒
B 嫉妒 固執(zhí) 沖動 聰明 勤勉 首因效應的印象分
他有多高? 很高嗎?
他有多矮 不矮么
語言學上的 connotation effect
錨定效應 (anchoring point) 與調整不足(under adjust)
錨定效應:
人們將已知信息作為基準點, 并錨定該點進行判斷的行為
調整不足: 在設定好基準點后, 便不會脫離該基準點的行為
最高的紅杉樹是高于365m還是低于365m
最高的紅杉樹是高于55m還是低于55m
小數原則 (law of small numbers)
認為小樣本和大樣本的經驗值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
生孩子, 生了7個女孩, 下一個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所有表現都會回歸平均值(regressiontoward the mean)
第二次的表現與第一次并無因果關系
過度自信 (over optimism)
個體傾向于高估利潤, 低估開銷; 幻想成功, 忽略錯誤, 所以個體冒險是因為過度樂觀 忽略了風險,
個體在制定計劃并預測時, 傾向于不切實際的的最佳情況.
當預測風險項目的結果時, 個體往往基于 “妄想樂觀” 而不是對收益 損失和概率的合理加權做出決策
社會規(guī)范 vs 市場規(guī)范
第一組 報酬5元 5分鐘做了159個
第二組 報酬5毛 5分鐘做了101個
第二組 請對方幫忙 5分鐘做了168個
禮物一旦標上價格 就不在喚醒社會規(guī)范, 只能喚醒市場規(guī)范
喚醒顧客的的道德心跟社會規(guī)范 效果比市場規(guī)范來的好
你花 80 元買了兩張電影票砌梆,到電影院門口時,發(fā)現電影票不見了你會重新買兩張票去看電影嗎 大部分人不去
你打算花 80 元去買兩張電影票傻丝,到電影院門口時诉儒,發(fā)現皮包內買票的錢不見了亏掀,你會用支付寶再買兩張票去看電影嗎 大部分人去
心理賬戶
付出之痛 pain of paying
當時是一大筆錢, 但是一旦花出去, 很快就忘記了
喜好來自比較
人很少以絕對條件來選擇事物,
除非有東西可以做比較, 不然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黑暗房間的一盞燈, 明亮房價的同一盞燈
900元跟1000的主觀差距 <<<< 100元 跟200元主觀差距
A店: 筆 25元/支
B店: 筆 18元/支
C店: 西裝 455元
D店: 西裝 448元
你會愿意在15分鐘省7塊錢么
誰會更煩惱?
甲乙兩人同乘一輛出租車去機場。二人班次不同温算,但起飛時間相同.
路上遇到車禍间影,到達機場時,工作人員跟甲說:你的飛機 5 分鐘前飛走了巩割;跟乙說:你的飛機30分鐘前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