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群在轉(zhuǎn)發(fā)一篇文章邮屁,題為《特級教師于漪:語文教學不能光注重表面的熱鬧,更要貨真價實》账忘。此文摘自于漪論著《語文的尊嚴》志膀,并以其中的一句話作為標題。盡管編者加了一個“光”字闪萄,使句子顯得更辯正梧却,但由于拿來作標題,反而更顯得有些嘩眾取寵了败去。其實于漪寫作此文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放航,其所批評的語文教學界的四種流弊——不注意語言文字;搞亂了語文學科性別圆裕;濫用多媒體广鳍;誤用討論——似乎也沒毛病荆几。問題就出在這個標題句上。原本作者只是對言不及義的“討論”的一個感概赊时,拿來做標題后仿佛就成了于漪對整個當下語文教學的看法吨铸。這就值得商榷了:什么是表面的熱鬧?什么是貨真價實祖秒?我們擁有足夠的熱鬧了嗎诞吱?形的發(fā)展是不是屬于貨真價實?
就于漪全文看竭缝,“表面的熱鬧”無疑指過濫地使用信息技術房维;“對語言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它們是在什么場合下怎么表達的抬纸,在不太清楚的時候就進行所謂的討論”咙俩。說白了就是教學的形式問題。而“貨真價實”無疑就是指語言文字以及文本所蘊涵的思想湿故、見解阿趁、智慧。說白了就是教學內(nèi)容問題坛猪。多媒體技術脖阵、課堂討論等屬于“語文教學”范疇,語言文字砚哆、思想內(nèi)容等屬于“語文”范疇独撇。語文與語文教學是不能混為一談的。語文教學是為語文服務的躁锁,語文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纷铣。兩者是屬于形于質(zhì)的問題,本身并不存在優(yōu)劣對錯高下的問題战转。關鍵在于應用它們的人搜立,是否針對學生與場景而釆取科學、恰當槐秧、適宜的態(tài)度啄踊。濫用“形”固然不對,濫用“質(zhì)”就可以了嗎刁标?同樣是錯誤的颠通。在小學的時候得一筆一劃教孩子們認字寫字,初中時仍需要手把手說文解字膀懈,到了高中如果連一篇文章的所謂語言文字顿锰、思想見解還需要教師來講解,這是不是有點過了?
現(xiàn)在我們專門來討論多媒體技術與課堂討論這兩個目前爭議最多硼控,也是于漪在文中所批判泡沫最多的教學手段刘陶。對語文教學的任何討論到最后都將集中在這兩個問題上:有無必要;是否過濫使用牢撼。但前者似無討論的必要匙隔,因為于漪已明白告訴我們:多媒體作為信息手段進入課堂教學是一大進步,可以開闊學生視野熏版;討論當然好纷责,可以集思廣益。現(xiàn)在我們可以聚焦在第二個問題上撼短,更明確地說就是:語文的表面即語文教學(在此專指多媒體與討論)真的夠熱鬧了嗎碰逸?公開課或許如此,常態(tài)課未必然阔加;公開課部分老師如此,多數(shù)老師未必然满钟。
從于漪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胜榔,她所列舉的否定性課例基本屬于公開課。那么湃番,公開課為何容易過度開發(fā)多媒體夭织、過度使用討論呢?因為這兩者幾乎代表了當下語文課程改革在教學上的進步表征吠撮。既然我在示范尊惰,我就不可能拿一堂使用傳統(tǒng)手段的課堂呈現(xiàn)給前來取經(jīng)或考查的人們,我必須得向大家證明我的新理念泥兰、新教學芭拧!同時鞋诗,既然要體現(xiàn)我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與課堂討論有過人之處膀捷,我又豈能在公開課上淺嘗輒止點到即止呢?我必須得用足用老方可罷休削彬。于是全庸,我們才會看到于漪所說的“某地有節(jié)推廣的小學語文課,上‘遠上寒山石徑斜融痛,白云生處有人家壶笼。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雁刷,整節(jié)課就是用多媒體上一幅國畫”這樣奇葩的情景覆劈。但是當無人聽課時的常態(tài)課上,老師也如此賣力地使用多媒體嗎?說出來也許會讓你失望之極墩崩,調(diào)查表明:80%以上的老師是因為學校規(guī)定每課都得上交課件氓英,才迫于壓力使用多媒體。其中又有80%以上的常態(tài)課課件起到的只是傳統(tǒng)的板書的作用鹦筹,只是文字量更大铝阐。老師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如果像上公開課一樣上常態(tài)課,教師非累死不可铐拐。公開課累在哪徘键?主要就累在查資料這件事上。你以為找到一幅合適的畫遍蟋、音樂吹害、視頻會那么容易嗎?所以光注重表面的熱鬧當然不對虚青,但問題是熱鬧真的有嗎它呀?有也是屬于部分開公開課的老師。
討論使用同樣如此棒厘。公開課上熱熱鬧鬧的討論場景纵穿,在常態(tài)課上幾乎看不見的。為什么呢奢人?因為討論是一項長遠功夫谓媒,其對學生的作用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慢慢生根何乎、開花的句惯,結(jié)果有可能在其離開學校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有時老師甚至看不到學生在討論歷程中開出的艷麗之花支救。換言之討論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功夫抢野,而所耗費的時間精力遠勝于老師自己滔滔不絕的講解。討論是門學問各墨,也是把雙刃劍蒙保,因此偶或使用抑或毫無研究基礎之上的使用確實捉襟見肘漏洞百出,但能潛心鉆研討論欲主、科學應用討論的人少而又少邓厕,當我們看到有人在有問題地使用討論的時候,指責批判是容易的扁瓢,但在此之前我們是不是先得問一問:他為何誤用討論详恼?
其實,不僅僅是于漪引几,包括錢夢龍昧互、魏書生等老一輩語文教育工作者挽铁,幾乎都有過對多媒體教學、討論辯論等教學活動的批評敞掘。他們說的都在理叽掘,但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絕大多數(shù)語文常態(tài)課堂老氣橫秋,很少能見到真正熱鬧的場景玖雁。因此正確的批評帶來的有可能是負面的影響:大量語文教師借名人之言拒絕應用更不要說研究現(xiàn)代技術和現(xiàn)代教學方法更扁。
現(xiàn)在我們要回到更本質(zhì)的問題上來:語文教師是干什么的,語文課有何用赫冬?
葉圣陶老先生早就指責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現(xiàn)象了浓镜,當下大家也跟著罵語文老師沒水平,每周四五節(jié)課劲厌,每年幾百個小時下去膛薛,可是學生寫個文章狗屁不通,錯別字連篇补鼻。語文教學高耗低效這個鍋教師不背也得背哄啄,而且語文教師的責任確實很大。但這個責任不在于知識的傳授风范,語言文字增淹、歷史文化、文學常識該教的老師都教了乌企,可是語文教師的職責真的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嗎?如果那樣成玫,教育學加酵、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哭当、課程與教學論等等師范生都不必學猪腕,學了也沒用(當下能用上的確實少之又少),甚至都不需要教師钦勘,扔幾本語文大全即可陋葡。用同樣的時間讀背這些語文大全,學生掌握的知識一點也不會比教師教的少彻采,甚至可能更多腐缤,那么語文老師的不可替代性又體現(xiàn)在哪里?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在于自己在語文上有多優(yōu)秀肛响,而在于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優(yōu)秀起來岭粤。學生不可能在有限的幾節(jié)課的知識灌輸下就能優(yōu)秀起來。而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也不僅僅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語文知識特笋,甚至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讀寫方法和有多高的讀寫能力剃浇,而要看他有沒培養(yǎng)起語文人的情懷,有沒有良好的讀寫習慣,有沒有高遠的讀寫境界虎囚。有的人會讀也善讀角塑,卻不愛讀;有的人讀以致用淘讥,而有的僅為消遣圃伶;有的文字功底很好卻不愛寫,有的愛寫卻專寫些風花雪月黃賭毒暴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污文……因此适揉,語文教師的職責和語文課的功能就在于發(fā)展學生對語文的敏感留攒、培養(yǎng)他們對語文的情感、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嫉嘀、提升他們語文學習的境界等等炼邀。因此,不管你使用什么手段剪侮,不管你講什么內(nèi)容拭宁,有沒有效就看學生聽了你的語文課是更喜愛語文還是更討厭語文,是更勤奮地讀寫而是更懶得讀寫瓣俯,是準備著用語文為人類謀福利還是計劃著通過語文達成自己的榮華富貴杰标。
語文教師要注重語言文字沒錯,關注文本的思想見解更對彩匕。但語文教師一定不能逞一己口舌之強腔剂,將學生自己的感悟體驗都該包辦了,把學生的思維空間都填得滿滿的驼仪。而基礎教育的內(nèi)容也就那么多掸犬,不要老想著如何不漏一字的教不少一句地學,那其實很容易做到绪爸。有個橋段怎么說湾碎?今天睡了明天還想睡是愛情,今天睡了明天還得睡是婚姻奠货。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愛情介褥,而不是逼他們“早婚早育”。因此递惋,教師要多琢磨如何使學生聽了還想聽柔滔,學了還想學。從這個意義上說萍虽,語文基礎教育階段形比質(zhì)可能更重要一點廊遍。我們不要一味地批判某種形式使用中產(chǎn)生的問題,而是要找到問題的結(jié)癥贩挣,從而加以防治與醫(yī)療喉前,使這種形式能夠更健康更持久地發(fā)展没酣。避免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斷陷入鐘擺狀態(tài):先一窩蜂地擁擠在某種形式上,再徹底將其否定打垮卵迂,然后再尋找新的形式裕便,進入新的輪回。形之不存質(zhì)將焉附见咒?如此偿衰,語文或語文教學就永遠不可能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