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身世之謎之十:關(guān)于李白的“四序”、“四碑”泼疑、“一表”的真?zhèn)涡?/b>
文:枯木
在研究李白身世的主要碑傳資料當(dāng)中德绿,主要有“四序”、“四碑”以及“一表”:即李陽冰《草堂集序》退渗、魏顥《李翰林集序》移稳、樂史《李翰林別集序》、曾鞏《李白集后序》“四序”氓辣,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秒裕、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劉全白《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钞啸、裴敬《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四碑”和李白替御史中丞宋若思為自己上表的《為宋中丞自薦表》几蜻。
這九篇資料,筆者核對文章內(nèi)容体斩,以及分析梭稚,按照時間年限依次為:
1、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絮吵,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弧烤。
2、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十一月乙酉(十二日)蹬敲,李陽冰《草堂集序》暇昂。
3、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从铲,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名段。
4、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伸辟,魏顥《李翰林集序》信夫。
5忙迁、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四月七日,劉全白《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惠奸。
6佛南、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正月二十三日嗅回,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绵载。
7、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二月焚虱,裴敬《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鹃栽。
8民鼓、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三月三日,樂史《李翰林別集序》夯到。
9黄娘、宋神宗宋嘉佑五年(1060年)逼争,曾鞏《李白集后序》
總覽以上碑傳序表誓焦,除李白的自薦表以及李華和魏顥的序沒有時間外杂伟,其他皆有準(zhǔn)確時間赫粥,宋代的序主要為詩集序文越平,皆是在唐代碑序的基礎(chǔ)上研究所得秦叛,其真?zhèn)涡匀Q于唐代的資料挣跋,因而研究李白身世狞换,后世依據(jù)的主要是唐代的碑序表哀澈。
在唐代的碑序表中割按,其中最確鑿的當(dāng)為李白本人替宋若思寫的自薦表,這是研究李白身世生卒的第一手資料院领;而李陽冰則為李白晚年投靠的族叔比然,范傳正為通家之好的侄輩强法,并且二人撰寫的碑序饮怯,和其它資料相比嚎研,相對清晰临扮,記事明白杆勇,因而歷來是研究李白身世的最重要的原始資料蚜退,其他皆是以之為母本研究。
劉全白的《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雖然比范傳正的碑序要早杰扫,當(dāng)時劉全白出任池州刺史,出于感激自己幼年的詩詞被李白所知佳遣,并且崇拜李白的風(fēng)采零渐,于是立碑造墳诵盼,題寫碑記风宁,可惜當(dāng)時并未深究戒财,沒有詳細(xì)考察李白生卒和身世饮寞,只是一篇很簡潔的紀(jì)念性碑文,對李白的身世提及并不多苦始,只可以對比其他資料作為勘驗盈简,因而后世多忽略太示。
裴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类缤,他的《翰林學(xué)士李公墓碑》距離李白去世八十余年,傾慕李白的才氣宴霸,立碑于墓瓢谢,而其碑文也未提及李白身世驮瞧,不過點到李陽冰的《草堂集序》论笔,并對李白的事跡和子孫略作介紹,內(nèi)容和李陽冰的序以及范傳正的碑序可以印證蒜埋。因而就其真?zhèn)涡詠碚f整份,李白、李陽冰朗鸠、劉全白烛占、范傳正忆家、裴敬五人的文章可以相互考證芽卿,不存在作偽的可能胳搞。
那么就剩下李華的《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和魏顥的《李翰林集序》真?zhèn)涡枰懻摷∫恪T诖酥靶覀兿葋砹私庖幌鹿糯哪怪俱懀糯哪怪俱懫鋵崙?yīng)該分為墓志和碑銘袭蝗,墓碑起源很早到腥,最早是立于在王公貴族的家廟左电,《禮記·祭儀》有“既入廟門,麗于碑”記載段誊,大概在東漢時期開始立碑于墳前没陡,墓碑文上一般刻記逝者的姓名盼玄、籍貫埃儿、成就,去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guān)系精钮。
孔子碑
東漢末年轨香,曹操嚴(yán)令禁碑臂容,魏晉南北朝時期亦因循此令脓杉。然而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望有所寄托丽已,于是產(chǎn)生了將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銘形式沛婴。從墓志銘又稱“埋銘”“壙銘”“壙志”“葬志”等嘁灯,由這些稱謂也可看出確實是埋在地下的躲舌。
至北魏時羹奉,方形墓志成為定制约计,即為兩塊等大之正方形石板煤蚌,上下重疊,刻銘文者在下為底贪庙,刻碑額者在上為蓋止邮。于是墓志銘便一分為二农尖,前一部分是“志”良哲,即簡述死者生平滑沧,用散文記述死者的姓名巍实、籍貫、生平等令漂;后一部分是“銘”,用韻文表達(dá)對死者的贊楊纬朝、悼念之詞骄呼。
秦瓊之子秦懷道的墓碑
禁碑令廢除后隅茎,墓志銘形成習(xí)俗患膛,逐漸形成了墓碑立于地上踪蹬,而墓志埋藏于地下的格局,這種形式風(fēng)行于隋唐時期夺蛇,從現(xiàn)在出土的墓志銘來看疚漆,唐代最為繁盛,而且大多分為兩部分刁赦,這就是墓志和銘文的區(qū)別娶聘。
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記述,是“按圖得公之墳?zāi)埂?/b>甚脉,從和李白的孫女對話來看丸升,李白墳?zāi)贡容^寒酸,“墳高三尺牺氨,日益摧圯”狡耻,并未提及李白的舊墓的碑文,李白孫女講述猴凹,當(dāng)時“力所不及”夷狰,因而即便有也是相當(dāng)?shù)暮喡槿啊_@也是范傳正下決心重新選擇墓地,建墳立碑毡庆,妥善安葬的緣由蝇刀。
那么站粟,我們假設(shè)李白去世的時候確實有墓志和銘文,也就是762年的李華《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和790年的劉全白《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從劉全白的文章可以看出,只是鑿刻于墳?zāi)股系膱杂驳氖^上,到了范傳正重修墳?zāi)沟臅r候,過去了27年,而李華的更早,已經(jīng)過去了55年,大概已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字跡模糊或者流失儒旬,總之非常簡陋甚垦,范傳正為之“作新墓銘,輒刊二石,一寘于泉扃,一表于道路先蒋。”业岁,看得出范傳正是雕刻了兩塊墓志銘允耿,一塊埋藏于地下蚂蕴,一塊立于墓表君编。然而過去了一千多年,歷經(jīng)滄桑,地下和地表的墓志銘已經(jīng)完全損毀除师,只剩下刊印的文章流傳倚舀。
范傳正的墓志并序泊交,詳細(xì)記述了李白的生平,然而沒有李白的生卒年月竿报,大概在另一塊墓志上济瓢,已經(jīng)無法查找了,只能說是遺憾。再看李華的《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志并序》饶火,李華(715-766年)耍群,字遐叔,唐代著名散文家灾锯,和李白同時代人赦肋,比李白小十余歲程帕。李白去世時李華隱居在大別山南麓敛苇,相距不遠(yuǎn)来涨,應(yīng)該說撰寫墓志銘還是可能的。然而從文章來看,非常簡略拙绊,和李華給他人寫的墓志銘相比金句,真?zhèn)沃档蒙倘丁?/p>
岳飛書·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
從李華的《著作郎贈秘書少監(jiān)權(quán)君墓表》和《太子少師崔公墓志銘》來看拍冠,非常詳盡钢猛,籍貫轩缤、世系命迈、配偶子女都要言不煩贩绕,然李白的墓志并序卻如此簡略讓人懷疑。清代以注釋李白詩集著稱的學(xué)者王琦曾經(jīng)提出異議:“今華之文多見于《文苑英華》壶愤、《唐文粹》中淑倾,乃作太白墓志,不特于生平行事一切不言征椒,即郡邑娇哆、世系、表字陕靠、配偶亦略而不書迂尝,寥寥數(shù)言,何其惜墨如金乃爾剪芥!即其揄揚之辭垄开,亦與太白泛而不切,較之元微之所作杜子美墓志税肪,相去天淵矣溉躲。”,今人也有研究考據(jù)益兄,認(rèn)為李華的墓志并序很可能是后人偽托锻梳。
依筆者的意見,作為墓志銘净捅,沒有銘文的慣有行文舊例疑枯,要么是流傳過程中傳抄佚失部分,要么是后人偽作蛔六。然而就其內(nèi)容而言荆永,關(guān)鍵的卒年62歲,對李白的卒年考據(jù)非常重要国章,因而要認(rèn)為是偽作具钥,必須以其他資料證實李白并非62歲去世來反證,否則很難貿(mào)然否定液兽,然而關(guān)于這方面的資料骂删,尚需進(jìn)一步考據(jù)。
岳飛書·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
李華的墓志并序四啰,對李白的身世和生平并無過多描述宁玫,對研究李白的一生貢獻(xiàn)并不大,因而雖然真?zhèn)未嬉筛躺梗欢⒉挥绊懮硎乐i的談?wù)撘蚨覀兞砦脑僬劇?/p>
然而魏顥的《李翰林集序》則不一樣撬统,其中有不少關(guān)于李白的詳細(xì)描述,這對研究李白的身世有很大的參考作用敦迄,因而恋追,我們再來看看魏顥的《李翰林集序》真?zhèn)涡匀绾危?/p>
限于篇幅和閱讀習(xí)慣凭迹,關(guān)于魏顥文章和李白贈送詩文的真?zhèn)危覀兿挛脑僬効啻眩贿^可以透露結(jié)論嗅绸,那就是魏顥的文章內(nèi)容和所謂的李白贈詩絕對是假的,具體證據(jù)何在撕彤?且聽下文詳談鱼鸠。
(待續(xù))
2019/7/10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