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上文討論了李白根本不可能是李建成阎毅、李元吉的后代,因為以李世民的行事風(fēng)格以及歷朝歷代的血的事實点弯,證明參與皇權(quán)爭奪失敗的一方扇调,往往是被斬草除根,以免后患抢肛。因而我們首先否定了李白并非隱太子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子孫后代狼钮。
唐高祖李淵
史料記載,《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載唐高祖李淵有22子捡絮,其中李建成熬芜、李元吉被殺,后代坐誅福稳;其余要么早亡涎拉,要么無子國除,要么子孫承襲的圆。除第七子漢王李元昌參與太宗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鼓拧,被賜死,妻子籍沒越妈,國除毁枯,然而并沒有被貶謫。十四子蜀王元軌叮称、十九子魯王靈夔,垂拱四年(688年)坐與越王李貞反武,徙居黔州瓤檐,至陳倉薨赂韵,神龍元年復(fù)爵。
唐太宗李世民
《舊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二十六》載唐太宗14子挠蛉,其中祭示,第三子吳王恪,永徽四年(653年)谴古,因房遺愛謀反事件被殺质涛,有子四人:仁、瑋掰担、琨汇陆、璄炼蹦,并流于嶺表垢油;第五子庶人祐貞觀十七年(643年)舉兵謀反窗慎,被賜死于內(nèi)省讹挎,貶為庶人熟丸,國除愉舔;第六子蜀王愔坐吳王恪謀逆杀狡,黜為庶人憔足,徙居巴州执庐,咸亨初(670年)酪耕,復(fù)其爵;第八子越王貞起兵反武失敗而飲毒自盡轨淌,神龍元年恢復(fù)族籍迂烁,開元五年(716年)復(fù)爵。
唐高宗李治
《舊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三十六》載高宗8子猿诸,長子李忠被賜死婚被,二子病死,三子自盡梳虽,四子被縊殺址芯,五子暴斃,六子自盡窜觉,七子(中宗)被毒害谷炸,八子(睿宗)被幽禁而死。然而離李白年代相近禀挫,不可能有那么近的血緣關(guān)系旬陡,否則早被恢復(fù)族籍了,不可能連參加科舉都舉步維艱语婴。
從上面歷史記載來看描孟,李白為李淵驶睦、李世民、李治后代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匿醒,這三位皇帝子孫要么被殺國除场航,要么在神龍元年以后恢復(fù)族籍和爵位,即便是貶謫也是南方地區(qū)廉羔,并沒有被發(fā)往西域戍邊的記錄溉痢。
本來關(guān)于李白是三位皇族后裔的說法就應(yīng)該打主,類似說法大多為無稽之談憋他,然而孩饼,近些年卻冒出了李白為李元嬰之后的說法,而且似乎拿上世紀的族譜為證竹挡,因而我們不得不專門探討镀娶。
2014年,媒體報道了一份《李氏族譜》此迅,上面明確提及李白為李淵第22子李元嬰之后汽畴,并且傳承有序,于是一些媒體開始轉(zhuǎn)發(fā)耸序,然而在史學(xué)界對之嗤之以鼻忍些,大概是漏洞百出,學(xué)者們不愿意為此花費精力去批駁坎怪。
出于“大膽假設(shè)罢坝,小心求證”的原則,筆者專門去閱讀了與此有關(guān)的文章資料搅窿,遺憾的是嘁酿,該族譜和所謂的“研究文章”對李白的身世真的沒有一點研究價值,而且漏洞頻出男应,為了替廣大網(wǎng)友負責(zé)闹司,筆者就列舉其中幾個錯誤之處,同諸位探討沐飘。
首先該族譜的真實性值得懷疑游桩。李白族譜在清朝以前從未有人提及,近些年陸續(xù)出現(xiàn)許多自稱為李白之后的“族譜”耐朴,并且都是“傳承有序”借卧。該族譜被發(fā)現(xiàn)報道是2014年,持有者為一江西省南城縣上唐鎮(zhèn)開鄉(xiāng)村診所的李氏農(nóng)民筛峭,為光緒年間和1938年間修撰铐刘,里面據(jù)稱是唐朝中和二年(882年)開始編修,族譜明確列入李白和其祖先影晓,為李元嬰后代镰吵。然而檩禾,就在同一地方同一時期編修的,也是李元嬰后代的其他李氏拿出其他族譜捡遍,發(fā)現(xiàn)并無李白記載锌订,看來這個族譜是“孤本”。
中國修族譜的慣例歷來就有画株,一般十年一大修訂,經(jīng)常有所添加和刪減啦辐,刪減的大多是有悖于祖宗美德的人物谓传,增添的主要是后代子孫。由于千余年來朝代更迭芹关,戰(zhàn)火頻仍续挟,保存困難,因而能夠保存下來的族譜少之又少侥衬,經(jīng)常是家族里面有富貴者出錢出力诗祸,重新編寫。于是族譜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相互矛盾的地方轴总,這是因為直颅,不少族氏為了證明家族是名門望族,便在族譜里面都會牽攀名人怀樟,以顯得自己出身名門之后功偿,這樣才有光彩。
于是往堡,諸子百家械荷,名人賢達,后代“繁茂”虑灰,然而對于遺臭萬年的名人吨瞎,則無人牽扯,哪怕真的后代繁衍不斷穆咐,這就是為何沒有一家族譜說明自己是秦檜之后颤诀,正如清代狀元秦大士所言“人于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庸娱∽虐恚”。以前人講“光宗耀祖”熟尉,如今則是“祖宗恩澤照耀”归露,人們都想讓名人光澤使得名姓發(fā)光,至于其中的真假斤儿,也許只有編纂者才能說得清楚剧包。
有的族譜恐锦,相對比較嚴謹,會召集博學(xué)之士編纂疆液,這樣可以參照歷史一铅,即便是牽強附會也能糊弄過去,然而有的由于信息不發(fā)達堕油,知識面貧乏潘飘,因而就會出現(xiàn)很多笑話,片面的和名人賢達掛鉤的結(jié)果掉缺,往往出現(xiàn)年代和年齡以及前后代混亂的情況卜录,抑或是因為同名或相近,便把“李達”當(dāng)“李逵”眶明,強要“方文”變“方丈”艰毒,類似很多,這里就不贅述搜囱。
就拿該《李氏族譜》而言丑瞧,首先要確定能夠從民國保存至今,也算是功德一件蜀肘,然而內(nèi)容卻值得懷疑绊汹。因為,李白的譜系幌缝,別說現(xiàn)在灸促,就連唐代都沒搞清楚,后面宋明清一直是糊涂賬涵卵,怎么反而到了新時代就“傳承有序”了呢浴栽?
在李白認可的從叔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并未有李白祖父名字轿偎,在比李白晚幾十年的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亦無記載典鸡,另外其他“序”、“表”都沒有坏晦,只能說明萝玷,要么唐代對李白的身世諱莫如深,不便于記述昆婿,只好含混而過球碉,要么真是“絕嗣之家”,無從記錄仓蛆。而這決定了唐代是沒有李白家世的確切記錄睁冬,然而這個自稱“唐中和二年”編纂的族譜偏偏有,豈不是滑稽之談看疙?而且和當(dāng)時范傳正立碑時期相近豆拨,豈能有如此大的反差直奋?!
再就是施禾,當(dāng)時李白去世脚线,傲骨凋零,埋沒荒蕪弥搞,草草安葬邮绿,并無碑文傳世,范傳正感于通家之好拓巧,又傾慕李白風(fēng)采斯碌,因而才尋找墳?zāi)梗瑸橹旗`高山肛度,樹碑鐫石,并查明唯有孫女二人投慈,并無其他子孫存世承耿。倘若該族譜為真,作為同時期編纂伪煤,豈能不尋找墓碑加袋,跪靈祭掃?試問抱既,豈有如此之子孫职烧?父死祖喪不送葬,不掃墓防泵,不祭拜蚀之,不銘記?如果有如此子孫捷泞,也只能說是道德淪喪足删,不肖子孫!更不值得他的后人如此不知羞恥的冠冕堂皇的錄之“族譜”锁右!失受,只能說當(dāng)時只有孫女二人,李白一枝已經(jīng)凋零咏瑟,只有外姓相傳拂到。
第三,該李氏農(nóng)民因族譜報道而博名码泞,專門為之建立網(wǎng)站兄旬,并且說自己“研究十年”,信誓旦旦說李白確實是李元嬰之后浦夷。然而讀之“研究”文章辖试,只能感慨缺乏歷史常識辜王,東拉西扯,胡編亂造罐孝,牽強附會呐馆,倘若真有十年,真的應(yīng)該看看歷史書莲兢,這樣還有所裨益汹来。
為何如此說?我們簡單列舉幾個改艇,比如說是研究收班,其實就是以己意“解讀”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和范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然而竟然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都不甚了解谒兄。比如“沮渠蒙遜”不知是誰摔桦,他認為是比喻“武周之亂”,“咸秦”認為是秦地咸陽承疲,“條支”認為是長安胡人聚居地邻耕,至于“碎葉”認為是范傳正“猜測”,“因官寓家”認為是四處做官燕鸽,“右姓”理解為“江西”兄世,“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理解為保唐反周啊研,被貶為庶民御滩,等等,諸如此類字面理解和自說自話党远,還有不少削解,哎,真是無言以對麸锉,也不想和他分辨钠绍。
按照他的說法,李白是李元嬰后代花沉,那么為何被貶到“長安”柳爽?難道貶謫是到都城,這是懲罰還是褒揚碱屁?磷脯!他說是武周時期的迫害,而武則天針對的只是李淵娩脾、李世民赵誓、李治的對皇位有威脅的子孫,她自己的親人23人,唐宗室34人俩功,并無李元嬰以及后代受到迫害記錄幻枉。另外按照族譜李白祖先為李元嬰第16子李修琈,并無官職分封诡蜓,倘若武則天迫害熬甫,也會針對他那些被封為王公的兄長,而不是他這個無關(guān)緊要的人物蔓罚。再就是椿肩,假設(shè)是神龍元年遷居四川(按照他的說法是李白父親逃到四川親人那里),武則天已死豺谈,為何要用“逃”郑象,為何不回到江西祖居地?而且一直沒有在江西居住過茬末?
他說正是因為唐玄宗知道李白是他的侄兒厂榛,所以才“降輦步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丽惭,別說貴為皇帝噪沙,就按照一般家庭規(guī)矩,哪里有叔叔恭迎侄兒的禮數(shù)吐根?更何況按照族譜唐玄宗比李白要大三十多歲!諸如此類漏洞百出的“研究”辐马,胡攪蠻纏的把碎葉說成是猜測拷橘,牽強附會的拉上武則天,一會兒從字面講解“碑序”喜爷,一會兒又說是亂編冗疮,邏輯混亂,自相矛盾之類到處可見檩帐,更別說按照族譜李白生于713年术幔,太多的詩詞作品文章都對不上號,因而真的不值一駁湃密,不過我們要理解诅挑,該作者所受的教育知識有限,不能苛求該人做歷史研究考據(jù)泛源。
滕王李元嬰
總之拔妥,所謂李白是李元嬰后代,比說成李建成达箍、李元吉后代似乎要“強一點”没龙,因為太子一系絕不會有后代存世,而李元嬰后代說,似乎可以牽強硬纤,這也是為何清末修撰的時候解滓,能夠拉扯上關(guān)系,其原因是李元嬰16個兒子筝家,恰恰是李修琈無記錄(其余皆有子嗣)洼裤,正好可以“鉆個漏洞”,然而其他眾多的證據(jù)說明肛鹏,這也是無稽之談逸邦,可能性不存在。
究其原因在扰,還是當(dāng)時名人之后的想法作祟缕减,族譜其中,可能有很多真實芒珠,然而桥狡,在李白此事上面,絕對是附會編造皱卓,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裹芝。如果是傳承有序,唐宋時期娜汁,尤其是宋代考據(jù)之風(fēng)盛行嫂易,早就被李白的眾多崇拜者找了出來,還要等到21世紀掐禁?怜械!
關(guān)于李白是李淵后代其他子孫的說法,也有人提過傅事,不過因為李唐譜系在唐代記錄很嚴格缕允,而且資料很全,對照譜系蹭越,參照歷史事件障本,很難編造或者附會,因而這類說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消失匿跡响鹃。
綜上所述驾霜,利用排除法,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茴迁,李白并非李淵直系后代寄悯,至于李建成、李元吉堕义、李元嬰等子孫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猜旬,而只能是其他可能性脆栋。至于李白是李氏皇族旁系哪一枝?我們下來逐一進行討論洒擦,排除不可能的以及證據(jù)無法支撐的說法椿争,從而對可能性進行討論,限于篇幅熟嫩,下篇再談秦踪。
(待續(xù))
2019/6/16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