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湘不成軍”是對湖南人的崇高贊譽棒口。
“湘軍”源于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寄月,太平軍起義,一路北進无牵,攻城略地漾肮。在半壁河山行將淪陷的時候,以“耕讀傳家”的湖湘學人曾國藩茎毁、左宗棠等人克懊,卻帶著一支松散的軍隊聯(lián)盟屢敗屢戰(zhàn)而愈戰(zhàn)愈勇,最終扭轉乾坤七蜘。至此谭溉,“湘軍”說法始盛。
上世紀八十年代橡卤,地處內陸的文化大省湖南陸續(xù)冒出了“文學湘軍”夜只、“出版湘軍”、“動漫湘軍”蒜魄、“電視湘軍”扔亥,乃至衍生的“體育湘軍”、“機械湘軍”等文化產業(yè)的代名詞谈为,無不彰顯一種文化實力旅挤。
三湘四水,鐘靈毓秀伞鲫。屈騷神韻導引于前粘茄,湖湘文化惠澤于后。湖湘文壇大家輩出,湖南文學云蒸霞蔚柒瓣。
1982年12月15日儒搭,首屆矛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在6部獲獎作品中芙贫,湖南占了兩席搂鲫。從此,湖南作家獨步天下磺平,“文學湘軍”在中國文壇聲譽鵲起魂仍。
但誰都沒想到,首屆茅獎竟然是湖南作家的“絕唱”拣挪,從此擦酌,茅獎就成了湖南作家和文化部門一個解不開的情結和一塊卸不掉的心病。其實菠劝,過于看重茅獎是政府打造文學政績工程的極端表現(xiàn)赊舶,對文學本身毫無益處。這不赶诊,湖南作家雖然與茅獎漸行漸遠锯岖,但文學創(chuàng)作依然繁花似錦。
改革開放最初的12年甫何,創(chuàng)作出版長篇小說80多部出吹、中篇小說近500部、短篇小說6000多篇辙喂,詩歌捶牢、散文、報告文學等也都有很大的發(fā)展巍耗。作品數(shù)量空前增多秋麸,質量也大大提高。湖南作家在全國性的文學大獎評選中炬太,獲獎30多次灸蟆。在1979至1985年連續(xù)七屆9部作品獲獎,成為全國唯一的“七連冠”省份亲族。
這也說明炒考,現(xiàn)在獲獎作品的水準也許在提高,評獎的風氣卻變質了:還會有一屆茅獎頒給同一省份兩名作家的壯舉嗎霎迫?
繼莫斋枢、古之后,韓少功知给、何立偉瓤帚、殘雪描姚、蔡測海、葉蔚林戈次、劉艦平轩勘、王躍文、何頓等相繼脫穎而出怯邪,姚黃魏紫绊寻,一時爭妍斗艷。當時有報紙列出六大小說流派的代表作家擎颖,韓少功與何立偉分別高居“尋根派”和“意象派”的榜首。
正是湖南作家的整體性崛起观游、大面積獲獎搂捧,使湖南作家“文學湘軍”美譽日隆,標志著湖南文學進入黃金時代懂缕。
今天允跑,和叔單扒"文學湘軍”中那些“背井離湘”的文壇名家。
遠赴加拿大的古華
古華(1942- )搪柑,湖南嘉禾人聋丝。196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他曾長期生活在湘南五嶺山區(qū)工碾,對鄉(xiāng)鎮(zhèn)風俗很熟悉弱睦,創(chuàng)作主要以這一地區(qū)的生活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渊额、中篇小說集《浮屠嶺》况木、長篇小說《芙蓉鎮(zhèn)》等⊙#《爬滿青藤的木屋》獲1981年全國短篇小說獎火惊,《芙蓉鎮(zhèn)》獲首屆茅盾文學獎。現(xiàn)旅居加拿大奔垦。
對于其近況屹耐,媒體網上資料甚少,只是以前的一篇文章說到古華椿猎。
1986年2月2日惶岭,古華陪劉曉慶等回到故鄉(xiāng)體驗生活;1987年秋天犯眠,他陪英國作家戴乃迭女士回故鄉(xiāng)訪問俗他。在故鄉(xiāng),大哥羅鴻奎熱情周到的招待了他們阔逼。從家鄉(xiāng)回長沙后不久兆衅,古華卻選擇了訪問加拿大,然后滯留、定居加拿大羡亩,不再回來摩疑。有人說,古華出走的原因很多畏铆,但家庭婚姻問題顯然是主要原因之一雷袋。
如今,古華在加拿大結了婚辞居。他現(xiàn)在的夫人叫閻莊楷怒,是個留英女編輯,也到加拿大定居瓦灶。閻莊溫柔大方鸠删,文化修養(yǎng)較高,和古華成婚后贼陶,已成為古華的賢內助刃泡。在國外,據(jù)他的朋友介紹說碉怔,古華一面從事寫作烘贴,一面醉心研究家具文化。他設計的家具樣式撮胧,在加拿大很受歡迎桨踪。古華年輕時學過木工,會做木匠芹啥。他把東方文化蘊含在他的家具設計之中馒闷。他做出的家具別有一番韻致。據(jù)說在那里做家具比寫作更賺錢叁征。古華發(fā)了起來纳账。他靠自己的手藝,扎扎實實地賺了一筆又一筆錢捺疼。如今他已經過上了富翁的生活疏虫。
根據(jù)古華同名小說改編,謝晉導演啤呼,姜文卧秘、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zhèn)》,上映后官扣,還催生了其拍攝地——湘西永順縣王村的旅游熱翅敌。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為芙蓉鎮(zhèn)惕蹄。
前往海南的韓少功
繼沈從文之后蚯涮,韓少功業(yè)已成為湖南作家的標志性人物治专。
韓少功這一文學高峰是建筑在一個又一個突出的矛盾上:他生活簡單,但閱歷豐富遭顶;僻處鄉(xiāng)村海邊张峰,但視野開闊、心胸寬廣棒旗;為人堪稱東方圣賢喘批,創(chuàng)作卻融鑄西方巨擘;身為“尋根派”領袖铣揉,卻寫出了最先鋒饶深、最富有實驗意識的中長篇小說。他除了是作家逛拱,還是“譯者”“雜志主編”和地地道道的“農民”敌厘。和叔認為,韓少功是中國當代作家中罕見的思想家和實踐者橘券,因為有實踐做底子额湘,他的思想便顯得精銳而飽滿卿吐,且更接地氣旁舰。他的小說像一部部團得緊緊的寓言,隨筆則大開大合嗡官,縱橫捭闔箭窜。小說反映韓少功的性格,隨筆顯示韓少功的氣質——外柔內剛衍腥,平中見奇磺樱,俯仰于世又獨自成王,見慣大江大海卻永遠守著源頭婆咸。
韓少功與他同時代的頂尖作家賈平凹竹捉、莫言、余華的不同之處在于尚骄,他輕技而重道块差。重道使他的創(chuàng)作很早就有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輕技卻讓他不太注重虛構和敘事倔丈,所以他討不到茅獎的好憨闰。其實,韓少功是無需用茅獎來證明自己的作家需五,《馬橋詞典》因為一場無謂的爭端而錯失茅獎鹉动,這是茅獎的損失,而不是《馬橋詞典》的遺憾宏邮。和叔敢說泽示,一百年后缸血,80%的茅獎作品沒人讀了,但還會有人讀《馬橋詞典》边琉。
現(xiàn)居北京的殘雪
殘雪曾經長期僻處長沙市一條小巷里属百,以裁縫為業(yè)。莫言獲諾獎之前变姨,殘雪在西方文學圈的名氣比莫言大得多族扰。她的名篇《蒼老的浮云》《黃泥街》曾改變過和叔的文學觀。殘雪是中國最早的不為讀者寫作的作家定欧,她只面對自己的靈魂和困境渔呵。她的文字是一口深井。所有路過者都容易忽視它砍鸠,但如果你偶爾趴在井口扩氢,往里面看,就會奇妙地看到自己略顯晦澀的面孔爷辱,你會懷疑那是不是你录豺。然而,井的深度一定是有限度的饭弓。無限的深双饥,就只能讓人看不到自己。過于內視弟断,使殘雪的后期作品對和叔不太有吸引力咏花。
先落戶深圳、后移居加拿大的薛憶溈
薛憶溈被譽為“迷人的異類”阀趴。他和殘雪都是十分“西化”的作家昏翰,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路數(shù)截然兩樣。與殘雪不同刘急,薛憶溈的神韻依然是中國的棚菊。他將自己所學的計算機理論、高等數(shù)學、西方哲學,全部當作了文學武器膳灶,因而他的小說具有計算機一般的精妙結構、數(shù)學那樣的精準和哲學式的精深球订。這種寫作對文字有極高的要求」迮ィ可貴的是冒滩,通過一二十年的坐冷板凳、啃冷饃頭浪谴,薛憶溈對“完美”的追求形成了自己在語言上潔癖开睡,他因此能向讀者展示一種既富含西方元素因苹,又非常優(yōu)美好讀的小說,并一躍成為中國當代最好的中短篇小說寫作者之一篇恒。略微遺憾的是扶檐,寫中短篇的卓越才華似乎對薛憶溈的長篇寫作形成了一種束縛。如果說殘雪的創(chuàng)作像一口井胁艰,那薛憶溈的創(chuàng)作則像一汪湖泊款筑,很容易吸引行人的目光,人們都愿意在湖邊走走腾么,欣賞贊嘆四周的美景奈梳,但可能很少有人會去關注自己映在湖里的影子。
少壯派田耳遷居八桂
“湘軍五少將”之一的田耳圓頭大耳解虱,面貌樸拙攘须,在我們湖南鄉(xiāng)下,這是富貴之相殴泰。田耳早已名動江湖于宙,成為同代作家中的翹楚,卻謙卑低調悍汛,洵洵儒雅捞魁,殊為難得。更早的時候员凝,和叔在網上讀到他的短篇小說《衣缽》署驻,不禁嘆服之至奋献。如果要我在有限的閱讀范圍內健霹,排出給我印象最深的新時期的短篇小說,《衣缽》能躋身前五瓶蚂。田耳大約不寫詩糖埋,我也沒讀過他的散文,但他僅憑小說一項窃这,即可傲視群雄瞳别。田耳是湘西鳳凰人,所以我們也不奇怪杭攻,那里可是出過沈從文祟敛、黃永玉叔侄的。聽到田耳遷居廣西的消息兆解,和叔悵然良久馆铁。
前輩中,莫應豐英年早逝锅睛,葉蔚林也于2006年病逝于海南埠巨。除上述幾位背井離湘外历谍,蔣子丹去了海南,肖建國去了廣州……幾乎將湘軍的脊梁骨抽光辣垒。后生里面望侈,鄭小驢去了海南,向迅去了江蘇勋桶,田耳去了廣西脱衙。少壯派剛剛成型,卻又被“出走”攪局例驹。湖南岂丘,真是一片充滿驚奇、期待眠饮,又讓人黯然神傷之地奥帘。
“揮毫當?shù)媒街坏綖t湘豈有詩仪召≌#”湖湘文化源遠流長,文學湘軍根深葉茂扔茅、人才輩出已旧,作為湖湘子弟,和叔期待文學湘軍能夠再次崛起的那一天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