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到一年端午時,年年歲歲具不同漩怎。
? ? 今年的端午勋颖,由于遠離了大城市的喧囂,節(jié)日氛圍就沒有那么濃郁勋锤。粽子是必備的節(jié)日標配饭玲,其他的就沒有什么了。
? ? 今天讀到一則新聞叁执,是描述韓國的端午祭的茄厘。因為之前不了解,所以特意百度了一下谈宛,這一百度才知道次哈,韓國早在2005年就將端午祭申請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但是他們的端午祭不是特指某一個節(jié)日吆录,而是韓國江陵地區(qū)在端午節(jié)氣時間里特有的一種祭祀活動窑滞。對于中國跟韓國的諸多“撞臉”,我個人現(xiàn)在已經能夠比較平靜的接受了恢筝,因為韓國的前身哀卫,高麗國(后來的朝鮮國),其實就是古代中國的一個附屬國撬槽,很多風俗一致或相似此改,那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區(qū)別在于侄柔,我們丟失了的或者不重視的沒有很好保護的很多文化遺產共啃,在韓國得到了重視受到了保護。
? ? 我們的端午暂题,是有很悠久的歷史的移剪。最初為古代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祭祀,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敢靡。后因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挂滓,統(tǒng)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部分地區(qū)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赶站。
? ? 端午到了近現(xiàn)代幔虏,遺留下來的習俗如插艾蒿、菖蒲贝椿、吃粽子想括、飲雄黃酒、戴荷包烙博、五毒兜兜瑟蜈,拴五彩縷,劃龍舟渣窜、紀念屈原等铺根,還是有的,只是各地活動不同乔宿。
? ? 我家是北方的位迂,沒有賽龍舟之類的活動可以搞,由于北方城市里也沒有蛇详瑞,所以也不會喝雄黃酒掂林,但是在門前插上艾蒿這個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記得小時候坝橡,由于端午還沒確定為法定假日泻帮,所以那天還是要上學的,但是大家到了學校都會比一比计寇,誰的手腕上的彩帶顏色多锣杂,編織漂亮。而且小時候中午是自己用飯盒帶飯吃的饲常,端午那天大家用交換粽子吃的方法來比較誰家的粽子最好吃蹲堂。荷包就更是我們女生的比試必備的標配了狼讨,誰的荷包最漂亮贝淤,端午那天就會覺得特有面子。
? ? 隨著自己的長大政供,到外地讀書播聪,在外地參加工作,端午似乎就只剩下吃粽子這一個標志性的活動了布隔。想想還真是很遺憾的离陶,畢竟在外的游子們,生活就是忙忙忙衅檀,節(jié)日的時候招刨,如果有假期,假期短就只剩下補眠和逛街哀军,假期長的才能去乘坐那人山人海的交通工具回家一趟沉眶。但是即使回到家里打却,也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少人家端午時候在門前懸掛艾蒿了~
? ? 時代在變遷谎倔,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改變柳击,節(jié)日的習俗,不知道還會不會原汁原味的保留下去片习,或者還能保留多久捌肴。當然,創(chuàng)造新的習俗來代替舊有的習俗是不可避免的藕咏,但是如果能在某些區(qū)域某些特定時間里状知,還能回味一下我們的“文化遺產”總是令人欣慰的。也許再經歷幾代人之后孽查,后世的人們都要從留存的影像里面去溫習這些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