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執(zhí)古之道,御今之有
原文:(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郎逃,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缚忧。此三者不可致詰僵控,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图柏,其下不昧序六,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蚤吹,是謂無狀之狀例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裁着。迎之不見其首繁涂,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二驰,以御今之有扔罪。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桶雀。
譯文:看它看不見矿酵,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背犯,把它叫做“匣荡瘢”;摸它摸不到漠魏,把它叫做“微”倔矾。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哪自;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丰包,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壤巷,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tài)邑彪。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胧华,這就是“惚恍”寄症。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矩动,跟著它有巧,也看不見它的后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悲没,來駕馭現(xiàn)實存在的具體事物篮迎。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示姿,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guī)律甜橱。
注釋:夷:無色。
希:無聲栈戳。
微:無形岂傲。以上夷、希子檀、微三個名詞都是用來形容人的感官無法把握住"道"譬胎。這三個名詞都是幽而不顯的意思。
一:本章的一指"道"命锄。
徼:清白、清晰偏化、光明之意脐恩。
昧:陰暗。
繩繩:不清楚侦讨、紛蕓不絕驶冒。
無物:無形狀的物,即"道"韵卤。
惚恍:若有若無骗污,閃爍不定。
古始:宇宙的原始沈条,或"道"的初始需忿。
道紀:"道"的綱紀,即"道"的規(guī)律。
你將獲解:
1屋厘、道家陳摶老祖名號出處涕烧;
陳摶字希夷;看不見為夷汗洒;聽到不聞叫做希议纯;摶只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溢谤,故混而為一瞻凤。
2、莊子為何說「道無在無不在」世杀?
大象無形阀参,道像風,雖看不到玫坛,但卻無處不在结笨;各種事物都有其規(guī)律,這也是道湿镀。
3炕吸、「惚恍」= 忽然的悟道像內心的一道光沖破黑暗;
誰能了解道勉痴,誰就能獲得真正的成就赫模,做事才能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思想與智慧蒸矛。
個人理解:
很久沒有學習更新了瀑罗,很慚愧。對于道雏掠,我個人理解就是斩祭,我們要去從各個方面獲取知識,體會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乡话;能夠看清它摧玫、了解它,甚至掌握它绑青,這樣才能將道參透诬像,并為己所用,讓自己獲得更高的思想和智慧闸婴、讓自己的人生更豁達坏挠、讓自己的境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