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綠的封面,一只安靜的黑貓娩贷,就是這樣一本干凈的書第晰,叫做《一個人的好天氣》。我以為這是一本勸導人積極向上的書彬祖,可是這本書的內(nèi)容反而沉重茁瘦,它寫的就是我們自己。
這本只有寥寥5萬字的小說储笑,講述日本20歲女孩知壽寄住在一個叫做吟子的老人家里甜熔,度過春夏秋冬一個四季輪回,最終在第二個春天找回心情突倍,搬出房子開始新生活的故事腔稀。里面寫下的滿滿的都是關于青春、關于成長的心事羽历。
1.平淡的生活
“我想趁現(xiàn)在把空虛都用光焊虏,老了就不會再空虛了★趿祝”
故事里的主人公知壽诵闭,她對什么都打不起勁來,高中畢業(yè)后也不愿繼續(xù)上大學澎嚣。她也沒有合適穩(wěn)定的工作疏尿,只是偶爾打打零工,卻有著攢夠一百萬元的想法易桃。一個感情不咸不淡的男朋友褥琐,一開始看上去就可有可無,最后隨意分手晤郑。她沒有什么朋友踩衩,就連母親也遠在他國。她不關心親人贩汉,不在乎愛情驱富,或許她連自己也不關心∑ノ瑁可是褐鸥,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故事的主人公,帶我們走進了每個人的故事赐稽。
每天平平淡淡地去上班叫榕,發(fā)呆時就看離家不遠處的電車浑侥,這是知壽最經(jīng)常做的事情。她的生活沒有激情晰绎,全都是瑣碎寓落,而我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日復一日荞下,循環(huán)往復伶选,仿佛倉鼠無止境地奔跑。是什么讓我們囚禁在生活的桎梏里無法自拔尖昏?不過是我們不愿改變的心仰税。
2.寡淡糾結的親情
“盡管我們身上流著同樣的血,心卻并不相通抽诉。我從青春期開始陨簇,就對充滿朝氣和對我過分親昵的媽媽樣樣看不慣。讓我反感的不是不被她理解迹淌,而是被她理解河绽。也許媽媽為了不使兩個人的生活過于沉悶,想努力像朋友那樣和我相處吧唉窃。然而疲憊和面子使得她又做不徹底葵姥,她的這種不徹底讓我感到難為情。 ”
知壽心里一直渴望著得到母親的關心句携,卻始終不知如何表達榔幸。盡管表面上她對一切都不在乎,和自己的母親之間一直存有著一種距離感矮嫉,可是她內(nèi)心也渴望被愛削咆,卻不敢去愛。
在生活中我們也大抵如此蠢笋,享受著被愛的感覺拨齐,卻不懂該怎樣付出∽蚰可是愛與被愛本來不就是一體嗎瞻惋?我們也曾像知壽一般埋怨家人的啰嗦,直到母親的遠走才讓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空空如也援岩。原來歼狼,自己不是不愛,只是深深的藏在心里享怀,等待著時間的發(fā)酵羽峰,讓她發(fā)現(xiàn)自己是真的需要。
3.年輕的身體 老去的心
“真想胡亂地彈一通鋼琴。
恨不得把衣櫥里的衣服全燒了梅屉。
真想把戒指和項鏈都從樓頂上扔下去值纱。
真想一次連抽十支煙。
這樣就能擺脫煩惱了吧坯汤。
我覺得自立永遠也過不上正常的生活虐唠。得到了的東西又扔掉或被扔掉,想扔掉的東西總也扔不干凈惰聂,我的人生全是由這些組成的疆偿。”
在這本該充滿活力的年紀庶近,知壽卻與周圍的人和事物都始終保持著距離翁脆,別人很難走進她的內(nèi)心眷蚓,她也不愿意走進別人的生活鼻种。她懶惰于打理自己,不愿改變沙热,這也是導致她的兩段感情都無疾而終的原因叉钥。
與她相比,吟子卻更像一個年輕人篙贸。她談戀愛投队、化妝、參加舞會爵川,她從不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敷鸦,因為她早已看透生活的本質(zhì)。面對充滿熱情地活著的吟子寝贡,就連知壽也不免感到深深的嫉妒扒披。
4.對于生死的悲觀
知壽與吟子比起來,缺乏生命賦予年輕人的那股朝氣和激情圃泡。在談論到死亡的時候碟案,知壽想的是,“我想象著在那些貓的照片邊上掛上吟子的遺像的畫面颇蜡。早晚吟子也會成為沒了名字的死者中的一員价说,失去個性吧。誰也不會再談起她风秤,她吃過什么穿過什么鳖目,這些日常瑣事就像原本不存在似的缤弦,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疑苔。”
而經(jīng)過歲月打磨,更臨近死亡的吟子惦费,卻能極平淡地對待生老病死兵迅,仿佛一切與她無關。不知道生命會在什么時候終結薪贫,但卻依然要快樂的生活恍箭。
像我們這樣的年紀,太容易想得多瞧省。在一切未到來之前扯夭,就急于面對,在真正到來的時候鞍匾,卻又不知所措交洗。
5.一個人的寂寞與孤獨
知壽有愛拿人東西的毛病,她覺得這不算偷橡淑,是回收构拳。
“偶爾我會翻看這些鞋盒子,沉浸在回憶中想起東西原來的主人和我的關系梁棠,我會時而傷心落淚置森,時而吃吃笑起來。拿起其中任何一件擺弄符糊,都會感到安心凫海。”
對于內(nèi)心封閉的知壽來說男娄,這就是她的安慰行贪。在故事的最后,她把盒子里的東西還給了吟子模闲,也不再如曾經(jīng)一般只知道緬懷過去建瘫。
是,這就是我們空虛寂寞的二十歲围橡。這是屬于青春期的哀愁暖混、迷茫和百無聊賴。 我們總以為自己刀槍不入翁授,然而心里卻脆弱不堪拣播。我們害怕孤獨,卻又懼怕社交收擦。我們整日悲傷贮配,卻又不知如何改變。我們只能沉迷過去塞赂,無法自拔泪勒。
小說一直是以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方式來講述,就好像知壽自己寫的日記一樣,記錄的滿是零零碎碎圆存。
而這樣的敘述方式叼旋,正與另一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作品《孤獨小說家》如出一轍,他們都取材于平淡的日常沦辙,甚至都談不上什么情節(jié)可言夫植。不知道是翻譯過于僵硬,還是日本作家的行文風格就是如此油讯,總是感覺他們敘述起東西來如同碎碎念一般详民。可是細細看起來陌兑,又好像這冬日的陽光沈跨,抓不住溫度的觸感,卻一點一點地融化身上的寒冷兔综。
但是這輕盈的文字背后卻負載著沉重的感情饿凛,對于未來的迷茫和空虛,彌漫在字里行間邻奠,讓人讀起來感覺烏云密布笤喳。就連故事的最后一章“迎接春天”也沒有交代吟子究竟是否還在为居,有沒有和芳介步入婚姻碌宴,媽媽和帶著一個女兒的中國男人有沒有在一起。只是知壽的生活已不再一樣蒙畴,她開啟了感情世界的探尋贰镣,整個故事的節(jié)奏就是這樣恬淡安靜。就連作者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膳凝,可是我認為答案不就在這本書里面嗎碑隆?
文中多次寫到知壽暫住的房子就在車站站臺盡頭的對面,大概是指正站在人生交叉口的我們吧蹬音。最后上煤,知壽搬走了,就暗示著她已經(jīng)在人生的中轉站找到了方向著淆。生活固然無聊劫狠,可快樂卻是自己給的。既然一個人是生活永部,一群人也是生活独泞,為什么不快樂點呢?不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苔埋,不管是不是一個人懦砂,只要好好生活,都沒什么大不了。
既不悲觀荞膘,也不樂觀罚随,像溪水流入大海卡儒,順其自然箭券。我們一天一天的生活,就如同一篇一篇翻看自己的日記果港。任憑這世界多喧鬧擁擠削罩,我內(nèi)心依舊安寧瞄勾。當春夏秋冬過去,一個人也是好天氣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