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上篇:曾經(jīng)的性啟蒙小黃書裙士,如今橫切開來給你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薩賓娜和弗蘭茨這一對情人入客,在很多價值觀的認(rèn)知上,都恰好相反腿椎。
-1- 隱私
對薩賓娜來說桌硫,隱私是每個人所必須妥善保管的私物,放棄自己隱私的人就等于放棄了一切啃炸,而保守著隱私铆隘,才能生活在她所認(rèn)為的真實之中。一旦她的愛被公開南用,愛就會變得沉重起來膀钠,而無法承受。這也正是她和弗蘭茨最終分手的直接原因裹虫。
因而在薩賓娜的價值體系里肿嘲,“公開的隱私”等于“重”,而“隱私”筑公,既是“真實”雳窟,也是“輕”。這點和弗蘭茨恰恰相反匣屡。對弗蘭茨來說封救,“生活在真實之中就意昧著推翻私生活與公開生活之間的障礙〉纷鳎”誉结,和薩賓娜偷情的這九個月,他持續(xù)地感受著生活的不真實券躁。當(dāng)他向妻子坦白惩坑,并和薩賓娜一起離開時,“他感到自己越來越輕也拜。他終于對自己說旭贬,九個月之后他生活在真實之中了√掠荆”因而在弗蘭茨的價值體系里稀轨,“公開的隱私”等于“輕”,而“隱私”岸军,既是“不真實”奋刽,也是“重”瓦侮。
再回想到特麗莎,對她而言佣谐,保留隱私是她逃離母親的陰影的唯一希望肚吏,在這一點上,她和薩賓娜對于輕重的定義狭魂,觀點是相同的罚攀。有趣的是,兩個人卻分別是“重”和“輕”兩個極端的典型代表雌澄。
【思考】你是否也有不想告訴任何人的小秘密斋泄?在你看來,有隱私的生活镐牺,和完全公開透明的生活炫掐,哪一個更為真實?
-2-背叛
薩賓娜一直以來都沒有一段穩(wěn)定的感情睬涧,因為她能在一次又一次對感情的背叛中募胃,體會到激情和快樂。背叛畦浓,對她來說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痹束,進(jìn)入到未知的狀態(tài)。在薩賓娜眼里讶请,沒有什么比進(jìn)入未知狀態(tài)更奇妙誘人的了祷嘶。這也是薩賓娜不同于常人之處,對一般人而言秽梅,恐懼來自于未知,未知可能意味著恐懼剿牺,但薩賓娜感受不到這種恐懼企垦。
薩賓娜的背叛,并不針對某人晒来,或者某段感情钞诡,而針對背叛所導(dǎo)向的未知所帶來的愉悅感。這是一種靠感官享受所驅(qū)使的湃崩,沒有方向感的背叛方式荧降。因此薩賓娜每一次的背叛,都使她離最初的反叛越來越遠(yuǎn)攒读,也離她原本想要在未知里得到的愉悅感越來越遠(yuǎn)朵诫。我們自然會像書中一樣,提出疑問:
“倘若(背叛)這條路走到了盡頭又怎么樣呢薄扁?”
昆德拉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剪返。他只是告訴我們废累,在剛開始的背叛帶來的愉悅之后,薩賓娜并不知曉自己隱藏在背叛欲念后的深層目的脱盲。她為了背叛而背叛邑滨,甚至發(fā)展到渴望背叛自己的背叛——背叛,這個原本讓薩賓娜一直享受著的生命之輕钱反,反而成為了她生命中的“非如此不可”掖看,背叛,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也就是實際上的“重”)面哥。
想通了這一點哎壳,再來看薩賓娜對于墓地的特殊嗜好,也就顯得不那么突兀了幢竹。墓地代表著一切生命的終點耳峦,也代表著背叛這條路的盡頭。在長期背負(fù)著“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實際上的“重”)之后焕毫,墓地可以給薩賓娜帶來最大限度的解脫蹲坷。死亡,是對生命的終極背叛邑飒。
對于弗蘭茨而言循签,他一直都沒有意識到,更能迷住薩賓娜的不是忠誠疙咸,而是背叛县匠。因為他自己認(rèn)為,忠誠在種種美德中應(yīng)占最高地位撒轮,忠誠使眾多生命連為一體乞旦,否則生命將分裂得支離破碎。忠誠题山,是他的“真實”兰粉,也是他的生命之“重”,他雖然會因為偶爾“輕”的出現(xiàn)感受到一些放縱的快感顶瞳,但總體而言他更習(xí)慣于“重”的狀態(tài)玖姑。因此,當(dāng)薩賓娜不辭而別消失在他的生活中之后慨菱,弗蘭茨意識到——
“看不見的女神薩賓娜焰络,比陪他周游世界和他總怕失去的薩賓娜更能使他幸福》龋”
他揮別了薩賓娜帶來的不忠誠的可能性里所包藏著的“輕”闪彼,回到了自己正常的协饲,腳踏實地的生活备蚓。
【思考】你是否也時有叛逆之心,希望打破規(guī)則二跋、找尋自由?在你看來流昏,循規(guī)蹈矩扎即、自由自在,孰輕孰重谚鄙?
-3- 閉眼
弗蘭茨在做愛的時候喜歡閉上眼睛刁绒。閉上眼的世界闷营,在他看來是無限的,當(dāng)整個人融化在黑暗的無限之中時知市,自己也就變成了無限傻盟。他同時體會到,一個人在他內(nèi)在的黑暗中長得越大娘赴,他的外在形態(tài)就變得越小跟啤。讀到這里時诽表,我對弗蘭茨這個一向軟弱隅肥、被動、古板的男人泛啸,倒是有點刮目相看。
薩賓娜對于閉眼的理解是:黑暗并不意昧著無限平痰,卻意味著觀看事物時的不滿伍纫,被看事物的否定昂芜,以及拒絕觀看。
這和薩賓娜對于未知的向往泌神,多多少少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舞虱,畢竟未知和黑暗母市,很多時候是如影隨形的。這也許說明了椅寺,薩賓娜對于“可感知”這一點的要求非常高蒋失,即使是“未知”也不例外。再回到上一節(jié)里講到的——死亡篙挽,是對生命的終極背叛。既然如此铣卡,為何薩賓娜不早早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以便從“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里解脫出來呢梧油?我猜想州邢,答案也許正是薩賓娜對于未知和黑暗的些許自相矛盾之處。在薩賓娜看來量淌,黑暗,意味著對事物的否定胚股;死亡裙秋,代表著無窮的黑暗,因而意味著對存在的否定(這點在“永劫循環(huán)”里也有印證)摘刑。所以,薩賓娜會欣賞墓地党晋,但不想早早將自己埋葬于墓地。換言之灾而,薩賓娜明白扳剿,生命的終點是虛無,一切背叛的掙扎都將歸于虛無庇绽。但早日奔向虛無,并非她存在的意義余爆。
我還沒有研究過昆德拉的哲學(xué)理論夸盟,但從他這本書看來,毫無疑問應(yīng)該屬于薩特和加繆的存在主義一派上陕。薩賓娜就是個明顯的例子。早早的看破了人生的虛無亚隅,仍在通過背叛不斷地反抗庶溶,她存在的意義何在?一直吝嗇于給答案的昆德拉在此處給出暗示:
薩賓娜對于隱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無所察覺偏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酿联,就是生命的目的所在夺巩。存在的意義,就是存在本身柳譬。
【思考】閉上眼睛,你能看到什么蹲姐?是無邊無垠的廣闊天地人柿,還是漆黑一片的幽閉空間?
-4-輕重
重新回到輕和重的話題上來江咳。昆德拉在全書中哥放,一直試圖引導(dǎo)讀者思考的兩大方向:
一,“輕”不一定意味著輕松和積極甥雕,“重”也不一定意味著沉重和消極。四大主角里挟阻,托馬斯和特麗莎峭弟,一輕一重;弗蘭茨和薩賓娜瞒瘸,一重一輕。所謂的“輕”省撑,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非如此不可”俯在,其內(nèi)核還是“重” 『枰。“重”是人生的主旋律劈猿,確實有其荒謬之處,但也自有其出路——
“必然揪荣,沉重,價值佛舱,這三個概念連接在一起。只有必然请祖,才能沉重;所以沉重刷晋,便有價值慎陵。”
二席纽,“輕”和“重”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润梯。這點在四大主角的事例里已有多處分析。除此之外仆救,由輕到重的轉(zhuǎn)換:昆德拉以貝多芬為例——“他將瑣屑的靈感變成嚴(yán)肅的四重奏,把戲謔變成了形而上的真理”摧莽;由重到輕的轉(zhuǎn)換——“不論誰顿痪,如果目標(biāo)是‘上進(jìn)’,那么某一天他一定會暈颜餍福”揩悄。
之所以要做這么多“輕”和“重”的思考,并在人物之間做各種形式的交叉對比删性,是希望讀者們能理解,昆德拉的這些人物性格的設(shè)置维贺,對于輕重的解釋甚至是隱喻巴帮,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虐秋,即同一概念的多重性和不確定性(變化性)垃沦。“輕”和“重”,對于不同人而言只恨,或者對于同一個人的不同角度而言,或者對于同一個人的相同角度的不同階段而言纵菌,其定義都可以是不同的休涤。
米蘭·昆德拉在他另的另一本書——《小說的藝術(shù)》中曾經(jīng)說過:
“小說應(yīng)該毀掉確定性……確切地說,小說家的才智在于確定性的缺乏序苏,他們縈繞于腦際的念頭捷凄,就是把一切肯定變換成疑問。小說家應(yīng)該描繪世界的本來面目跺涤,即謎和悖論『剿簦”
在我看來院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對昆德拉的這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理念的絕佳展示超营。
最后一篇解讀:永劫回歸和媚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文 |樂之讀
寫有深度的書評| 開有思想的書單
“讀書是為了體驗不同的世界阅虫,那是非常愉快的事情。能通過讀書進(jìn)入其他世界米碰,這是最讓我快樂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