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第二章 了解死亡 從了解自己的身體開始
>> 我們因何而為人迫皱?我最喜愛的一個定義是:“人屬于一個有意識的存在群體摊腋,以碳為基礎(chǔ)妄痪,倚賴于太陽系哈雏,受限于知識,易于犯錯,必死裳瘪⊥两”
>> 因為我們是人,就被默認可以犯錯彭羹,如此想來可以帶來一種奇異的安慰力量黄伊。我們并沒有能力第一次就把所有事情做對,也沒有無限的壽命可反復練習派殷,將件件事務都打磨完美还最。既然如此,我們就應接受自己的生命無法如此純粹毡惜。有些事務我們會做得很好拓轻,它們會豐富我們的生活,也豐富他人的生活经伙;那些我們顯然永遠無法掌握的事情扶叉,只是在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 作為人帕膜,“有意識”可能是決定性特征枣氧,這集中體現(xiàn)為我們有關(guān)于“自我”的認識——自我審視,由此認識到自己是有別于他人的個體垮刹,這幾乎是一種獨特的能力达吞。
>> 身份認同感是自我概念成熟的彰顯和延伸,我們由此得以發(fā)展出密切相連危纫、錯綜復雜的社會宗挥。具有身份認同感使我們探索和展示我們是誰,想要做怎樣的人种蝶,選擇什么價值,于是在某種程度上就令我們能夠表達個性瞒大,可能也讓他人對此報以包容態(tài)度螃征。
>> “但是,法官閣下透敌,我的當事人的太太是在15年前死去的盯滚,所以,即便曾經(jīng)的那個他殺了她酗电,生理上他已不再是同一個人魄藕,他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已經(jīng)死去,被替換掉撵术。您面前的這個人無法出現(xiàn)在犯罪現(xiàn)場背率,因為那時他還不存在。”
>> 這四種永久性細胞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里的神經(jīng)元寝姿,顱腦底部的一小塊骨質(zhì)區(qū)域交排,稱為耳囊,牙齒上的釉質(zhì)饵筑,以及眼睛里的晶狀體。
>> 我們的神經(jīng)元,或稱神經(jīng)細胞锅必,在胚胎發(fā)育的早期幾個月就已形成倒槐,我們出生時所有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就是余生所有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
>> 這些細胞在大腦中一直存在,由此可以提出一個有趣問題:這里是否有著關(guān)于我們身份的某些信息玄帕?可能可以繪出神經(jīng)元之間的溝通機制胶征,以此呈現(xiàn)我們?nèi)绾嗡伎迹邔哟蔚耐评砗陀洃浌δ苋绾螌崿F(xiàn)桨仿。有研究表明睛低,借助熒光蛋白,我們可以看到記憶如何在一個突觸層面形成服傍。實際應用可能還有點像科幻小說钱雷,不過我認為,理解神經(jīng)元在構(gòu)建身份中的關(guān)鍵作用吹零,就在不太遠的未來罩抗。
>> 構(gòu)建耳囊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就是由母親孕16周左右時的飲食供給的灿椅。所以套蒂,在我們的腦袋里,那塊大小僅夠盛下4滴雨水的小骨頭大概要在我們余生中都攜帶著母親懷孕4個月時的午餐化學元素記錄茫蛹。要是需要證明媽媽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操刀,這就是證明;要探究媽媽是怎么進入我們腦海的婴洼,這就是個全新視角骨坑。
>> 衰老的標志開始顯現(xiàn):頭發(fā)變細褪色,視力衰退柬采,皮膚起皺松弛欢唾,肌肉質(zhì)量和張力降低,記憶力和生殖能力下降粉捻。
>> 現(xiàn)代醫(yī)學奇跡能實現(xiàn)4種器官的移植:心臟礁遣、肺、肝臟和腎臟肩刃。但那“大家伙”祟霍,大腦——我們身體中其余各個器官杏头、組織和細胞的根本指揮控制中心——未曾被成功替代過。生與死之間的協(xié)約浅碾,似乎就寫在這些神經(jīng)元之中大州。
>> 死后變化有7個可辨識的階段。第一個是皮膚蒼白樣改變垂谢,這一改變在死后幾分鐘就開始出現(xiàn)厦画,持續(xù)約一小時。
>> 第二個階段是尸冷滥朱,在身體開始冷卻時很快發(fā)生根暑。
>> 第三個短暫的死后階段開始了:尸僵。僵硬通常在死后5小時內(nèi)從較小的肌肉開始發(fā)生徙邻,隨后傳到較大的肌肉排嫌,在死后12~24小時達到高峰。
>> 心臟不再泵血缰犁,身體逐漸進入死后變化的第四個階段:尸斑淳地。
>> 在第五個階段即腐敗階段,細菌的整體結(jié)構(gòu)開始解體帅容,細胞膜開始被微酸性的體液溶解颇象。這個過程稱為“自溶”,給厭氧菌以細胞和組織為養(yǎng)料增殖提供了完美的條件并徘。
>> 第六階段是快速繼續(xù)腐爛遣钳,這一階段發(fā)生在幼蟲孵化和大群蛆蟲稱王稱霸的時候。
>> 最終的第七個階段是白骨化麦乞,身體的所有軟組織都已被分解蕴茴,只剩下骨頭,可能還有一些頭發(fā)和指甲姐直,因其成分為惰性的角蛋白倦淀。
>> 完成上述死后分解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呢?答案不那么簡單简肴。在非洲的一些地區(qū)晃听,昆蟲活動猖獗,溫度較高砰识,人體從尸體變?yōu)楣羌苤恍?天。但在蘇格蘭的寒冷野外佣渴,可能需要5年乃至更久辫狼。身體分解的速度受氣候、氧氣接觸辛润、死因膨处、埋葬環(huán)境、昆蟲分布、食腐動物活動真椿、降水和裹尸處理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們很少能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來判斷確切的死亡間隔時間突硝。
>> 名字可能是我們的身份中最不永久的組成部分,卻可比我們必朽的遺體留存得更久甚至跨越世紀解恰,有時還能有力地激發(fā)后來人的恐懼、憤怒护盈、愛與忠誠挟纱。
>> 名字是由他人替我們選擇或贈送給我們的腐宋,也可能是詛咒的標記,我們要攜著它走過余生胸竞,它成為我們認為自己是何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欺嗤。
>> 我們在一生中的身份由身邊的人加持,我們相信他們說的都是真話撤师,那么我們的名字和傳承就成為自我感知和安全感的基石。
>>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使用三種特征作為身份的基本指標:DNA腺占、指紋和牙列痒谴。
>> 若是使用父母采樣,我們盡量采用母親的DNA意鲸,因顯然父親有并非生父的可能。
>> 我們很少給親屬帶去歡樂的消息怎顾,但我們也相信漱贱,遞送消息時的善意、誠實和尊重募强,最終會有助于他們面對事實和創(chuàng)傷的愈合。
第三章 死亡零距離 當那些愛你的人溘然而逝
>> 他在生活中擁有的不多慌烧,卻異常滿足鸠儿。
>> 那天我意識到,當那一度讓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那股生氣淑翼,離開了我們一貫驅(qū)使著走過生命歷程的這副皮囊品追,物理世界中留下的不過是一陣回聲或一道影子玄括。
>> 人體外貌發(fā)生的變化要深刻得多肉瓦,絕不僅僅是血流停止、壓強消失哪雕、肌肉松弛鲫趁、大腦失去動力。一些難以描述的東西失去了——無論我們叫它靈魂堡僻、人格疫剃、人性,還是只是稱其為存在牲阁。
>> 死亡是真正的未經(jīng)探索的目標地壤躲,就我們所知,抵達以后也無法返回役电。
>> 恰如作家棉胀、科學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所說:“生命愉悅,死亡平和霎挟。棘手的是從生到死的切換麻掸。”
>> 真希望我們都像威利一樣幸運熬北,在享受過快樂健康長壽的生命以后诚隙,突然毫無疼痛地栽進一碗暖乎乎的番茄湯里久又,我們一家人都在他身邊。
>> 她堅信死后有生命地消,為此我非常希望她能回來與我談談脉执。我很傷心,她不曾回來過半夷。
第四章 死亡就在身邊 如何說再見
>> 匆匆一生中我們在應做什么玻熙、必須做什么和想做什么之間來回折騰。最終大部分人可能都感到自己實現(xiàn)得太少列荔,或者本該用另一種方式做事枚尼。
>> 醫(yī)院病房,沒有溫暖崎溃、愛盯质、個性和記憶概而,對試著為一個最個人赎瑰、私密破镰、發(fā)生過就無可挽回的時刻做準備的將死之人和他們所愛之人來說,是一處太過荒涼的所在源譬。
>> 經(jīng)歷死亡對人們來說有轉(zhuǎn)變態(tài)度孕似,甚至改變生命軌跡的力量。
>> 善意和誠實不就是我們在陷入疾病霸饲、疼痛之中或臨死之時所企望的嗎臂拓?
>> 腦電圖研究指出,在無意識或臨死時傻工,所有感官中最后喪失的是聽覺孵滞。
>> 愛的觸摸顯示了對死亡的無畏無懼坊饶。
>> 不得不看著阿爾茨海默病奪走家人的記憶,奪走他們幾乎全部的獨特身份蟋滴,這樣的悲慟比起被阿爾茨海默病奪走這一切的本人痘绎,會沉重幾分?
>> 要經(jīng)歷一場危機尔苦,才能面對現(xiàn)實,做出艱難重大的決定魂那。
>> 有一天我問他為何如此費力屋讶,他的回答令我震驚得從來不曾忘記,從中我還聽到了祖母的腔調(diào)±纸“我們怎么知道她聽不見贬养?”他說,“我們怎么知道她不是被禁錮在頭腦里仰美,只是沒法交流儿礼?我們怎么知道她不孤獨蚊夫,不害怕?”
>> 所以在他自己遭遇癡呆癥時壤圃,我從不曾假設(shè)他的意識已不在琅轧,我相信他的意識只是被禁錮在他的頭腦里,他充滿恐懼且孤身一人冲杀。
>> 父親模蜡,這個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存在,一度是我生命的基石闯传,現(xiàn)在就像合上電燈開關(guān)一樣從這個世界消逝了卤妒。他離開了這個房間,留下一個更瘦小的軀殼共缕。這種感覺很奇異:我對這個軀殼毫無依戀图谷,因為那不是他。我的父親不是他的身體菠镇,他遠甚于此承璃。
第五章 身后事 一切卻并未終結(jié)
>> 這些儀式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在于家庭和社區(qū)可在儀式中紀念逝者隘梨,公開與之道別舷嗡,還在于喪失親人的人可將他們的哀慟融進儀式里咬崔,無論這儀式要求表達還是掩飾情感,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慰藉郎仆。
>> 喪失感停留于我們內(nèi)心兜蠕,生活圍繞它延展,將它深深埋在表層之下曙旭。隨時間流逝,這種感受也許日漸遙遠剂习、稀薄,也就更容易對付失仁,但它不會離開们何。
>> 死亡越來越世俗化,與之有關(guān)的肅穆拂封、規(guī)矩和儀式也在衰落贴见。
>> 人不需要活著才有存在感片部。
>> 而阿瑟已經(jīng)給自己規(guī)劃了離開世界的獨特方式霜定。他堅決不愿在自己年歲增長望浩、軟弱無能的時候倚賴他人。他希望等到自己活夠了缘回,就著手安排后事典挑,用自己的手終結(jié)生命。
>> 但一項歐洲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拙寡,對醫(yī)生信任度最高的國家是輔助死亡合法的荷蘭琳水,看來獲得選擇權(quán)比壓縮選擇權(quán)更能增進信任在孝。
第六章 遺骨會說話 我想證明你曾活過
>> “一個人,只要他還在別人的記憶里始赎,他就還活著∥改耄”
>> 在這樣的標準下筋搏,我們有一個潛在的“生命周期”奔脐,或者叫作“死亡周期”,雖然通過親人的記憶峦朗、家庭故事排龄、照片橄维、影像,可以讓我們存在的時間長一點凛忿,但這個周期大概是四代竞川。
>> 用禮貌而敬畏的態(tài)度對待考古遺骨委乌,并遵循讓逝者安息的要求,這種責任感必須貫穿我們的整個生命歷程叠赦。這不僅僅是一堆白骨革砸,而是某人的親屬,曾經(jīng)在這個世界上笑過册踩,被愛過暂吉,存在過。
>> 面對沒有身份姓名的人類遺骨阎肝,我們不容易產(chǎn)生同情心肮街,而法醫(yī)人類學的妙處就在于嫉父,它能恢復遺骨的身份,重新喚醒人類關(guān)愛保護他人的本能摇肌。
>> 一直以來仪际,全世界認可和接受的尸體處理方式有5種树碱。第一種是直接將尸體暴露在野外,陸地上或天空中的食腐動物會分食尸體。第二種是將尸體扔進河里或海里伦连,海洋生物會幫忙處理尸體钳垮。第三種是將尸體“儲藏”在地面上的陵墓里,這種方式深受富裕階層的歡迎歧焦。第四種就是把尸體埋在地下绢馍,土里的無脊椎動物會完成腐蝕過程肠套。在獲得允許的情況下你稚,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埋葬尸體朱躺,包括私人土地搁痛,只要確保不會污染水源鸡典。最后一種是火化,就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巢钓,這是最快速干凈的一種方式疗垛,雖然也有可能引發(fā)空氣污染贷腕。
>> 其中一種叫“水焚葬”,這種方式的原理就是堿性水解作用瞒斩。將尸體放入一個大缸里胸囱,放水和堿液(燒堿或氫氧化鈉)瀑梗,在高壓下加熱至160℃,大約3小時谤职。這樣一來允蜈,身體組織就變成了綠棕色的液體蒿柳,富含氨基酸其馏、多肽和鹽。剩下的易碎的骨頭被骨灰研磨機研磨成粉(其實就是鈣磷灰石)仔引,可以撒到什么地方或者作為肥料。
第七章 莫失莫忘 唯有找到翘簇,方可治愈
>> 但我認為版保,從長遠來看夫否,告知家屬實情是對他們小小的仁慈凰慈,因為只有接受現(xiàn)實,他們才能結(jié)束那些不切實際的猜想森篷,才能真正開始正視已失去的東西豺型,才能開始治愈姻氨。
第八章 鑒定身份 你是誰
>> 我們可以推算孩子在成年以后的身高肴焊,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兩歲時的身高乘以2。(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茂浮?我們在兩歲的時候已經(jīng)長到成年身高的一半了壳咕。)另外一種方法是用MPH方程式來算(就是父母身高和的一半)谓厘,男孩身高(以厘米計)=(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13)÷2,女孩的身高=(父親的身高-13+母親的身高)÷2属桦。
>> 我們不愿意承認的一個事實是聂宾,其實我們的身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縮短,但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巾陕,我們都一直沿用自己年輕時的身高鄙煤,即便事實上我們越來越矮了茶袒。每過10年,我們的身高大概縮短1厘米乾巧,70歲以后沟于,會再縮短3~8厘米植康。
第九章 殘缺的尸體 凡所經(jīng)歷销睁,必有痕跡
>> 防衛(wèi)性肢解這個古怪的名詞是指兇手分尸的原因是為了盡可能快冻记、盡可能方便地處理尸體,動機通常是為了消滅證據(jù)和掩蓋罪行演顾,在兇殺案件中最常見隅居。
>> 科學數(shù)據(jù)顯示胎源,大多數(shù)的殺人犯或者肢解尸體的罪犯跟受害者是認識的棉钧,而且案發(fā)現(xiàn)場很多是在罪犯的家中或者受害者的家中。
>> 表皮層的下面是真皮層涕蚤,這一層就是文身藝術(shù)家們施展技藝的地方宪卿。在這里有很多的神經(jīng)末梢的诵,但沒有血管。這就是文身會很痛愧捕,但不怎么流血的原因奢驯。
>> 想想你的手被紙割到的時候,有的時候根本不會流血次绘,但還是疼得要命。這是因為這個傷口只是從表皮層進入真皮層邮偎,這里有神經(jīng)末梢管跺,但還沒有觸及皮下組織的血管。如果文身深入到皮下組織禾进,并不會留下什么痕跡豁跑,因為心血管系統(tǒng)會把墨水當成是廢物排泄掉。
>> 因為墨水分子太大泻云,無法通過淋巴結(jié)艇拍,就會在這里聚集。這就是為什么有文身的人宠纯,所有的顏色都會聚集在淋巴結(jié)處卸夕。
>> 第二種常見的肢解尸體的類型叫作過度肢解,有的時候我們也把這種行為解讀為“過度殺害”婆瓜。
>> 第三種肢解尸體的類型叫攻擊型肢解快集。這種肢解通常發(fā)生在因為性滿足而殺人之后,或者是為了得到對生者和死者施虐的快感廉白。
>> 溝通型肢解是最后一種類型个初,通常是暴力幫派和有武力摩擦的雙方把這種行為作為一種威脅,要求對方停止某項活動猴蹂,或者強迫他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自己的幫派而不是對手的幫派院溺。
>> 在原告、被告這樣的法律體系里磅轻,一方想要證明你是世界一流的專家覆获,另一方卻想讓你看起來像個十足的傻瓜。
>> 通常先向我提問的是我提供過服務的一方的律師瓢省,在這個案件中就是代表皇家檢察署的律師。事實上痊班,這通常是最溫柔的審問了勤婚,但當他們問我年齡時,我也經(jīng)常犯些小錯涤伐。并不是我要拒絕回答馒胆,而是我的年齡實在是太不重要了缨称,我經(jīng)常都會忘記,這個時候通常都會引起大家的竊笑祝迂。我也就大概猶豫了半秒鐘睦尽,這也足夠讓我放松下來,每次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型雳,我都會責備自己為什么不事先想好自己的年齡当凡,而總是忘記。在那樣的情形下纠俭,年齡是我腦子里覺得最不重要的事情沿量。
>> 但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愿意讀這種悲慘的死亡故事,就會有缺乏同情心的新聞行業(yè)冤荆。
第十章 在科索沃的日子 那些死于戰(zhàn)爭的人
>> 人類自己親手制造了毫無人性的災難朴则,比其他任何自然災害都要嚴重。
>> 有的時候我們都忘記了簡單的生活也有它的好處钓简。我們關(guān)注的大多數(shù)新聞故事并沒有什么價值乌妒,對我們的生活也沒有什么直接影響,但我們還是習慣性地想要知道每一個細節(jié)外邓。我們吸收了太多消極的東西撤蚊,我甚至擔心我們對信息的接收疲勞會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失去原本的好奇心。
>> 而且我還意識到坐榆,我們所看到的新聞報道其實是經(jīng)過粉飾的拴魄,因為在那樣的情況下,真實發(fā)生的事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席镀,所以不會被完整地報道匹中。所以如果你看到的報道已經(jīng)讓你難過心碎,你一定要明白豪诲,真正發(fā)生在當?shù)氐氖虑闀訃乐亍?br>
>> 關(guān)于大規(guī)模傷亡事件顶捷,唯一能預測的就是它的不可預測性。
>> 他們脫下了身上的盔甲屎篱,隊長朝我走過來服赎。他離我很近,嘴巴都快貼到我的耳朵上交播,非常清楚嚴肅地對我說:“小女人重虑,你都不知道你是有多幸運才撿回一條命∏厥浚”
>> 跟外界完全失去聯(lián)系是一種很奇怪又很有吸引力的經(jīng)歷缺厉。對那些工作不開心、私生活不幸福的人來說,這是一種解脫提针。
>> 隱藏在我們盔甲下面的柔軟并不是弱者的表現(xiàn)命爬,我覺得這是人性的表現(xiàn)。
第十一章 當災難來臨時 海嘯讓我重新認識死亡
>> 那就是所有有能力處理重大傷亡事件的國家辐脖,有義務在災難發(fā)生時提供國際援助饲宛。在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里,事故嗜价、自然災害艇抠、惡意可以在眨眼之間就帶走人的生命,我們需要隨時準備炭剪,訓練有素练链,及時專業(yè)地處理災后余波。分歧奴拦、自我都應該被放到一邊媒鼓,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我們要先團結(jié)在一起错妖。
>> 災難事故發(fā)生后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救援傷者绿鸣,尋找死者,進行身份認定和預防進一步災害的發(fā)生暂氯。
>> 我們不要忘記潮模,災難的發(fā)生不是可不可能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的問題痴施。所以當下一次災難來臨時擎厢,不管它是大是小,我們可以盡我們所能地應對辣吃。
第十二章 正視死亡 除了恐懼动遭,我們還可以做什么
>>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被死人嚇到過神得,相反厘惦,從來都是活人更讓人恐懼。死者哩簿,往往都更好預測宵蕉,也更容易合作。
>> 但真正的自我認識通常都是通過接受自身的焦慮节榜、缺點和恐懼實現(xiàn)的
>> 在我看來羡玛,逝者并沒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潛伏著的魔鬼是那些犯下滔天罪惡卻還活著的人宗苍。
>> 我認為他們對這個社會最柔弱的群體犯下的是最卑鄙稼稿、最不可饒恕的罪行亿遂。成年人沒有任何權(quán)利剝奪孩子們的純真。
第十三章 遺體捐贈 消除恐懼的最佳方法
>> 我們不需要都是天才渺杉,我們只需要是務實的推行者、改造者挪钓。但我們必須誠實是越,不能把原創(chuàng)者的功勞據(jù)為己有。
后記
>> 我不想活到太老的年紀碌上,如果那樣倚评,意味著要和年輕人爭奪資源,尤其是如果我再也不能貢獻什么馏予,還要成為我愛的人的負擔天梧。我想要在生命的最后也是獨立的,行動自如的霞丧,所以我寧愿用質(zhì)量換取數(shù)量呢岗。
>> 我把死亡當成最后的冒險,我不想在這最后的時刻什么都沒有體會到蛹尝。畢竟我只能體驗一次死亡后豫。當死神來臨時,我希望我自己還能清醒一點突那,可以跟她交談挫酿,所以我不想因醫(yī)療救治而阻礙我們的談話。我想要能夠認出她愕难,聽到她的腳步聲早龟,看清她,觸摸她猫缭,聞著她的氣味葱弟,品嘗她的味道,用人的思維盡可能地理解她饵骨,這是我生命盡頭唯一的盛典翘悉,我不想因為沒有坐在“前排”而錯過什么。
點評
認為好看
看完這本書居触,以后談起死亡我可能會平心靜氣妖混,不再震驚。我一定要夸一夸譯者轮洋,讀起來完全沒有外文書籍僵硬晦澀的通病制市。